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最优尺度回归分析

2011-10-13 14:31杨峥嵘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1期
关键词:元认知英语专业学习策略

杨峥嵘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镇江 212001)

[特约论稿]

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最优尺度回归分析

杨峥嵘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镇江 212001)

文章在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策略进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对调查问卷的相关数据进行最优尺度回归分析,研究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能够运用多种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重复策略、上下文策略、做练习策略是影响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四级成绩的关键因素,制定计划策略、自我评估策略、猜测策略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四级成绩起到一定的影响。

非英语专业;词汇学习策略;最优尺度回归

词汇是语言的基石,语言的语音、语法、语篇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学习。在学习外语时,大多数人最先遇到也是觉得最难的就是词汇的学习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语词汇学习特别是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外语词汇学习策略主要涉及词汇学习策略的分类与应用、词汇学习策略与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O’Malley&Chamot把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和情感策略。Luppescu等认为,广泛的阅读和经常查字典有益于词汇知识质的提高和量的扩大。吴霞、张萍、李玲、夏利亚、胡兆欣、樊旭梅等分析了词汇学习策略与词汇成绩、英语成绩的关系。但是这些学者主要偏重对词汇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进行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没有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论文拟使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方法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关系进行分析,以帮助学生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取得更好的英语学习效果。

一、研究方法

1.问题设置和调查对象

该研究拟解决以下问题:①非英语专业学生主要使用哪些词汇学习策略?②词汇学习策略和英语成绩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调查对象为从江苏大学非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中抽取140名学生,他们参加了词汇学习策略问卷调查,结果123份学生的问卷数据有效。选择大三学生参加本次调查的原因是:至少八年的英语学习使得他们对词汇学习的策略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并且他们已形成自己的词汇学习风格。

2.词汇学习策略调查问卷

词汇学习问卷根据已被证明有效的国内外专家的相关文献。该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学生的个人简况,包括性别、班级、来源、英语学习成绩等。问卷第二部分的设计主要参考了O’Malley&Chamot的学习观念和策略,其观念是:词汇是否应通过自主学习习得。策略分为三个层次: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制订计划、自我检查、自我评估;认知策略包括重复、上下文、查字典、猜测、联想、词汇卡片和做练习;社会策略指合作。每个策略的陈述包括五个等级:完全不符合我、基本不符合我、有点符合我、基本符合我,完全符合我,各自依次被赋值1、2、3、4、5。

二、描述性统计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非英语专业学生能使用一定的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在元认知策略中,自我检查策略使用频率较高,但是制订计划策略和自我评估策略则较少使用。在认知策略中,上下文策略使用最为频繁,重复策略、猜测策略、联想策略也较为频繁,查字典策略、做练习策略和词汇卡片策略则相对使用较少。在社会策略中,合作策略则基本不使用。

表1 词汇学习策略的描述性统计

三、最优尺度回归分析

由于论文的实证分析是以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的,这些数据基本上是分类数据。对分类数据的处理,既可以设计虚拟变量进行相关模型的构建,也可以直接使用最优尺度回归的方法对分类数据进行拟合。最优尺度变换专门用于解决在统计建模时对分类变量如何进行量化的问题,其基本思路是基于希望拟合的模型框架,分析各级别对因变量影响的强弱变化情况,在保证变换后各变量间关系为线性关系的前提下,采用特定的非线性变换方法进行反复迭代,从而为各个原始分类变量分别找到最佳的量化评分,随后在相应的模型中使用量化评分代替原始变量进行后续分析。将最优尺度变换技术应用于线性回归分析,则就是最优尺度回归分析,在SPSS中使用分类回归(Categorical Regression)来实现。

表2检验表明,总模型F检验通过,模型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表2 方差分析

表3为标准化系数及其F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自我检查策略、重复策略、上下文策略、做练习策略通过检验;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制订计划策略、自我评估策略、猜测策略有一定的影响;查字典策略、联想策略、词汇卡片策略、合作策略未能通过检验。以上结果至少表明,查字典策略、联想策略、词汇卡片策略、合作策略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四级成绩几乎无影响。制订计划策略、自我评估策略、猜测策略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四级成绩起到一定的影响,而自我检查策略、重复策略、上下文策略、做练习策略是影响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四级成绩的关键因素。

表3 系数及其检验表

表4给出了对模型的进一步分析结果。首先是相关分析,给出了各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相关性分析。其中偏相关是控制了其他变量对因、自变量的影响后的估计,部分相关则只是控制了其他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其次是影响重要性,是根据标准化系数和相关系数计算出的自变量在模型中的重要程度百分比,所有变量的重要性加起来等于100%,数值越大则表明该变量对因变量的预测越重要。由此可见,在通过标准化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后的因素中,重复策略对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四级成绩的影响最大;上下文策略、猜测策略、做练习策略对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四级成绩也有一定的影响。最后是容忍度,表示该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中不能够被其他自变量所解释的比例越大越好,反映了自变量共线性的情况,如果有变量的容忍度太小,则最优尺度回归的分析结果可能不正确。表4可以看到个变量的容忍度均没有太小的情况,表明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中不能够被其他自变量所解释的比例较高,共线性的情况基本不存在。以上分析表明,最优尺度回归的效果较好,可以用于分析。

表4 相关性和容忍度

四、结论与建议

该研究结果表明,非英语专业大三学生普遍认为词汇学习主要应该通过自主学习来实现,在词汇学习过程中能够使用多种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平均值为2.76)的使用要少于认知策略(平均值为2.83)。认知策略中重复策略、上下文策略、做练习策略是影响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四级成绩的关键因素,制订计划策略、自我评估策略、猜测策略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四级成绩起到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词汇策略的使用明显与英语成绩呈正相关关系。

词汇学习策略对学生词汇的习得和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极为重要,为此应做好以下几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更多使用制订计划策略和自我评估策略;引导学生综合使用查字典策略、做练习策略和词汇卡片策略等多种认知策略,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引导学生加强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习词汇,利用团队优势提高词汇和英语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动机、社会责任动机和个人发展动机,提高学生词汇和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1]吴霞,王蔷.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词汇学习策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1):53-57.

[2]张萍.硕士研究生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6):442-449.

[3]李玲.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6):80-84.

[4]非英语专业词汇学习策略研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12):53-57.

[5]胡兆欣等.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阅读词汇量和学习策略实证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112-116.

G642

A

1673-0046(2011)11-0001-03

猜你喜欢
元认知英语专业学习策略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元认知:领域一般还是领域特殊?
网络环境下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策略相关性探析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习策略剖析
幂的运算对学习策略及生活方式的启示
自主学习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