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十五年
——河南油田年产量重上200万吨纪事

2011-11-04 12:20王建宠
中国石化 2011年3期
关键词:稠油采收率储量

□王建宠 文/图

一梦十五年
——河南油田年产量重上200万吨纪事

□王建宠 文/图

2010年,河南油田生产原油227万吨。这是河南油田时隔15年之后原油产量重上200万吨。

河南油田1977年开始产能会战,1978年全面投入开发,1988年原油产量达到历史最高峰257.74万吨。随后,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开采,原油产量开始递减。1992年,河南油田原油产量依然保持在230万吨,1995年原油产量降到191万吨。此后,油田原油产量连续15年保持在180万吨左右,实现了“硬稳定”。原油产量重上200万吨成为河南油田人最急切的梦想和矢志追求的目标。

精查细找保持储量持续增长

河南油田在河南、新疆两地现有泌阳和南阳凹陷、南华北盆地、焉耆盆地、春光区块、伊犁盆地五个探区,拥有探矿面积3.12万平方千米,油气总资源量17.97亿吨。虽然远景资源量相当丰富,但每一个探矿区块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勘探面临着一道道难题。

面对困难局面,河南油田及时调整勘探思路,将勘探重点向东部老区富油凹陷转移,形成了立足老区富油凹陷勘探的统一认识,经过精查细找的勘探实践,泌阳凹陷的北部斜坡、南部陡坡带和深凹区都取得重大突破,连续9年探明储量持续增长,累计探明储量9200多万吨。

泌阳凹陷是河南油田增储的主战场。“十一五”期间,通过对泌阳凹陷油气富集规律的深化研究,在局部隆起控制油气富集的理念指导下,组合应用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等技术,发现栗园富油构造及梨树凹含油构造,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360万吨。特别是栗园富油构造储量丰度超过929万吨/平方千米,成为中国石化高勘探程度区块新发现的亮点。

南阳凹陷是河南油田第二大勘探开发主战场。“十一五”期间,油田重新开展油田成藏基础研究和老井失利原因分析,甩开预探,发现新的断层——岩性含油圈闭,扩大了储量规模。对南79井、南99井和张36井等断块展开评价勘探,落实了储量规模。开展储层关系研究和定向井以及储层改造技术的应用,新部署钻探井取得良好效果,发现了千万吨级储量规模的含油断块。

寻找隐蔽性油气藏是该油田不懈追求的目标。他们创新勘探思路,由主攻构造油气藏转为寻找隐蔽性油气藏,在焉耆盆地隐蔽油藏勘探上取得明显效果。通过对宝南地区三维地震资料的重新处理和精细解释、叠后反演,油田在七里铺三工河组落实4个岩性圈闭,在八道湾组发现了一个背斜圈闭,预测圈闭总资源量1376万吨。风险探井宝13井全井发现异常显示41层212米,新增预测储量871万吨。

精雕细刻促进油田稳产上产

“九五”以来,河南油田全力利用现有储量资源和已成熟配套的开采技术,加快探明储量的评价、落实和产能建设工作,产量、工作量、开发指标等均较好地实现了规划目标,“十一五”期间共产原油956万吨,超产86万吨。借助春光油田开发,实现了年产量重上200万吨的目标。

大力发展油藏描述技术,实行勘探开发一体化。该油田将钻井、地震技术相结合,加深对复杂断块的认识程度,扩大储量规模。开展成藏规律研究,寻找并落实有利圈闭,采取边评价、边建设的快节奏方式,加快产能建设的步伐,最大限度地缩小油藏从发现到开发的周期,初步形成了具有河南油田特色的产能建设模式。在张店、井楼、古城等老区共动用储量2105.4万吨,占可动用储量的70.3%,建产能35.8万吨,为油田稳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创新思路,技术攻关取得突破。针对稀油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阶段,油田转变开发思路,打破层系界限,利用水驱油藏重构开发单元技术,在突出单层开发理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适合水驱油藏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十一五”期间在22个水驱单元区块规模化应用,增加可采储量204.4万吨,提高采收率1.33个百分点。利用薄层组合开采技术,完善吞吐井242口,增加可采储量112.6万吨,提高采收率16.2%。利用高周期热化学蒸汽吞吐技术,提高了稠油中低渗透层的动用程度,采收率提高3.8~5个百分点。利用完善配套水平井、复杂结构井钻采技术,形成了适合河南油田油藏特征的水平井开采技术系列,成功应用于不同类型油藏,共实施水平井、复杂结构井96口,水平井平均日产油为直井的3~4倍,“少井高产”、“少井高效”开发技术攻关迈出坚实一步。

加大创新力度,拓宽三次采油领域。河南油田在一类储量全部动用的情况下,开展了二类储量高温聚合物驱油、一类储量二次聚合物驱油等技术的攻关应用,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使三次采油规模不断扩大,“十一五”期间累计增产原油36.32万吨,阶段提高采收率2.07个百分点。二次注聚合物在下二门油田投入工业化应用,获得聚合物驱增油的二次高峰。

采油工现场算细账,分析制定油井生产优化参数方案。

技术进步带来良性循环

离开技术创新,发展寸步难行。河南油田开发建设30年来的每次储量和产量的重大突破,无一不是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创新来实现的。该油田始终坚持把发展的基点放到依靠科技上,努力向科技进步要储量、要产量、要效益。“十一五”期间完成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30项,重点推广配套或单项新技术项目36项,有15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6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科技增油53.7万吨。

围绕油田主业开展科技攻关。该油田研究应用的复杂断块群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隐蔽油气藏勘探技术、双河油田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配套技术、超薄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经济开采技术、特超稠油过热蒸汽开采技术等具有河南油田特色的单项或配套技术,覆盖了油田勘探开发全过程,形成了油田独特的核心技术竞争力,为储量、产量任务的完成提供了技术支撑。

运用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改善油田勘探开发效果。三次采油配套技术不断完善,不断扩大应用规模,三次采油产量已接近油田总产量的1/3。用浅层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通过对北部斜坡带构造进行精细解释、油藏特征分析和油气聚集规律研究,“十一五”期间新增石油地质储量5466万吨,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益。研究应用的稠油蒸汽开采增效剂及制备方法,突破了稠油油田薄层、高周期、低压、高积水地层注蒸汽增效的难关,在井楼、古城、新庄、杨楼等油田实施应用研究,增油2万吨,实现了蒸汽增效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突破,为油田稠油开发后期挖潜上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油藏经营让老油田焕发青春

河南油田作为一个开发了30余年的老油田,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大有“老态龙钟”之势。如何让高效开发的老油田重新焕发青春?实践表明,只要经营好油藏,开发方法得当,老油田依然可以重现青春。

实现由油藏开采向油藏经营管理转变。2004年,新庄油田投入开发,河南油田借鉴国内外油藏经营管理的先进经验,引入油公司管理模式,实施专业化、项目化、目标化管理,推行项目经理制和油藏开发单元目标责任制。油公司模式的实施,提升了稠油新区开发效率,原油产量实现了3年上3个台阶的跨越式增长,而人工费用却每年节约770万元,各项开发经济技术指标保持较高水平,油井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5.6%。这种开发模式不仅改变了油藏交叉管理的局面,消除了管理盲点,而且适应了油藏开采变化,实现了由传统管理向项目化运作的转变,驾驭油藏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实现工作中心由产量到效益转变。双河油田经过多年的高速开发,已经进入“三高”开发阶段,每年都有1/3以上的老井出现产量递减。要维持产量,就需要上大量的新井、老井措施,从而造成了打新井、拼措施,新井、措施井产量递减后再打新井、拼措施的不良循环。河南油田通过加强注采井网的配套完善工作,创新注水方式,为油井搭建了“水上舞台”。合理的注水使双河油田的面貌大为改观,自然递减率和含水上升率得到有效控制。而今,河南油田特高含水期的开发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储采更加平衡,自然递减率和综合递减率持续下降,注水单耗、机械采油和吨油成本明显降低,产量递减速度得以有效控制,曾经“老态龙钟”的油田正在一步步地“返老还童”。

地质人员正在研究油藏状况,制定挖潜上产方案。

猜你喜欢
稠油采收率储量
相变换热技术在油田稠油开采中应用
稠油热采区块冷采降粘技术应用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基于三维软件资源储量估算对比研究
全球钴矿资源储量、供给及应用
2019 年世界油气储量与产量及其分布
海上M稠油油田吞吐后续转驱开发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