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

2011-11-09 10:15陶晓辉
文教资料 2011年23期
关键词:口才口头表达能力

陶晓辉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

陶晓辉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口头表达能力是现代社交的必备技能,加强高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极其重要。本文对《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课程教学内容设置进行了探讨,通过演讲训练、辩论训练,进而通过面试、营销、谈判等实用口才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素质教育 《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课程 教学内容

一、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课程在高校素质教育体系中的意义

口头表达能力是指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达到与人交流目的的一种能力。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有更直接的、更广泛的交际作用。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之一,更是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不管是在职场上推销自己,还是在市场上推销产品、技术、服务,都对人才的口头表达能力有越来越高的要求。缺乏口头表达能力,即使有精湛的技能,也会因为不懂得恰当交流,使自身的发展受到限制。面对处处有竞争、时时有挑战的当今社会,口才的高低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部分人的成败。

我国目前推行的素质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是高中的应试语文教育,对学生重视读写多,而口头表达少,在教育的第一线,我们经常深感入校学生在这方面的欠缺。语言表达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合格的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加强大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培养大学生积极思索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已成为大学生的个人之需、社会之需、时代之需。口才作为大学生走向市场和在市场中拼搏的必备素质,日益显现出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

《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课程从口头表达基本训练开始,在此基础上通过演讲口才训练、辩论口才训练,进而通过面试、销售、谈判、服务语言等实用口才训练来达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

《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是一门以素质能力教育为目标,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在工作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旨在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的技能训练,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相关训练科目的语言技巧,具有专业所需的演讲与口语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语言应变能力。具体有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口头表达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的口头表达方式和方法。

3.素质目标: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继续学习,有效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交际的素质与修养。

《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课程在我校是航空服务、酒店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培养口语技能的公共课,同时对其他专业学生开放选修。

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口头表达能力训练》作为高等院校大学新生的通识教育课程,具有鲜明的高等院校特色,对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课程从理论入手,侧重于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的沟通、阅读、写作、交际等语言应用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表达技巧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课程根据高等院校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需求和将来的就业要求,有所选择地设计了态势语训练、朗读训练、口头表达方式训练、演讲口才训练、辩论口才训练、面试口才训练、销售口才训练、谈判口才训练及服务业口才训练等内容,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其中演讲口才训练、辩论口才训练是为了满足学生日常学习和活动而设计的,面试口才训练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求职需要所设计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销售口才训练、谈判口才训练及服务业口才训练课程内容是根据学生未来可能的职业岗位需求与现代企业发展趋势所设计的。

(一)教学内容

《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课程充分结合高职高专学生将来实际工作中各环节突出需要的口才知识,适应素质培养方案的需求,经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序化,在内容上划分为七大模块,每个大模块下有若干子项目,具体如下图1。

图1 《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图

具体教学重难点与学时分配见表1。

表1 《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二)教材选取

为适应21世纪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根据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针对高职高专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按照文中上述构想,编写了《口头表达能力训练》一书,编写中始终贯彻“轻理论讲解,重实际训练”的指导思想,同时参考了大量资料,从中提取精华编写而成。此书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除了本院,也被湖北开放职业技术学院等其他兄弟职业院校采用。

(三)考核内容与方法

成绩由四部分组成:平时表现情况,课堂内教学实训成绩,期末口试成绩,参加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的额外加分。

1.平时考察。重平时考查,占总成绩的50%,其中到课率、作业占20%。

2.平时训练。占30%。强调“三要原则”,即“上课要到堂(考勤约束),训练要参与(记录激励),参与要质量(评估促进)”。

3.参加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表现良好的酌情加5—10分,总分不超过100分。

4.期末综合考查。期末考查成绩占50%,采用口试的形式,内容为演讲。每人演讲时间应为3分钟。每位同学必须参加口试,否则考查成绩计0分。

三、结语

通过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和前来听课的领导和教师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们以《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等课程教学实践为主要支撑,申报并获得了2010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0402)。

[1]陶晓辉,苗邯军.口头表达能力训练[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

[2]陈翰武.演讲与口才[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刘晓航.口才训练教程[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

[4]邹远.情景口才技巧与素材全书[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9.

[5]肖守琴.《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设计[J].文学教育,2010,(2).

课题项目名称及编号: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2010402。

猜你喜欢
口才口头表达能力
哲理漫画
高校大学生演讲与口才实践能力提升研究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语言就是力量
口头传统新传承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新一代江格尔奇为例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演讲与口才》项目式课程教学改革应用探索
口头表达一点通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