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敏:“无产阶级的贤妻良母”

2011-11-11 05:30蒋永清
中华魂 2011年6期
关键词:大姐工人工会

文/蒋永清

陈少敏:“无产阶级的贤妻良母”

文/蒋永清

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重温毛泽东讲过的话感到更受教育,他说“共产党人要具有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精神,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完全、彻底地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对革命无限忠诚,为人民鞠躬尽瘁。”90年来,我们不知有多少这样的共产党人涌现出来,成为我们党的栋梁之材,成为中流砥柱,值得我们广大党员群众永远怀念,永远学习。我们工会中的陈少敏大姐就是值得中国工人阶级骄傲和自豪的一位好党员。

陈少敏原名叫孙进修,生于1902年山东寿光县范于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兄妹五个,她行三。13岁时因家贫便独闯青岛,到一家日本纱厂当了童工。父亲孙万庆怕她吃不消,半年后便把她接回家务农。她受父亲进步思想影响,坚决拥护男女平等,反对妇女裹脚。因此,后来有人便故意喊她“孙大脚”。她却毫不在乎地说:“大脚有啥不好?挑水、砍柴,有双大脚,长大了更好干活!”参加革命后,在鄂豫边区有人叫她陈大脚,跟男人们一样走南闯北,赴汤蹈火,跟敌人展开搏斗。甚至让鬼子们一听说陈大脚,就吓得闻风而逃。有人说她是百发百中的“双枪”老太婆。抗战胜利二十多年后,日本军人战犯访华团来京,侵华时的山本太郎大队长专门提出要求,要拜访一下当年在鄂豫边区赫赫有名的女将军陈少敏大姐。

陈少敏是她参加革命后改的名字,党内的同志和边区群众都尊称她陈大姐。中央相关部门专门接待了日本军人战犯访华团与陈大姐会见。日本人一见都大吃一惊,没料到她原来是一位普通又普通的中国老太太,个个都竖起大拇指,连说:“真了不起,了不起!敬佩敬佩!”

“真了不起!”这是实话。陈大姐1923年就接受了王尽美、邓恩铭等山东共产党创始人的教育和影响,1925年就积极参加了青岛日本纱厂工人举行的反对日商资本家的大罢工斗争。192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因为表现突出,1928年11月被批准转为中国共产党员。她在青岛市委领导下的职工运动委员会工作,并担任街道党支部书记,领导工人运动。工人都亲切地叫她陈大姐。

1930年的一天,市委书记唐汝贤对她说,山东省委遭到敌人破坏,中央给山东派来一位新书记任国祯同志,为了保证省委安全,顺利开展工作,组织研究决定,让陈少敏和任国祯同志扮成假夫妻,组成一个“家庭”,作为省委机关,掩护其工作。她听了一愣,心想,共产党里怎么还有这种特殊任务?!唐汝贤书记见此情景又严肃耐心地解释说:“组织上知道,你还是位姑娘。但考虑到工作需要,情况特殊,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原省委已遭到破坏,决不能再发生类似问题。任国祯同志单身一人,按规定,当地凡没眷属的男单身汉不准租房立户。否则,他就难于立脚。为了省委机关安全才想出扮假‘夫妻’建‘家庭’的办法。市委相信你能为党做出贡献!”

陈少敏听明白了道理,坚信党的利益高于一切,服从革命需要,便在青岛以“夫妻”的名义与任国祯租了一间屋子。任国祯到任后,临时省委机关就这样很快开始秘密工作了。陈少敏还去打蛋厂做工,任国祯为了减轻陈少敏的经济负担,便当了车夫挣钱,也以此掩护工作。为了便于工作,他们推心置腹而又开诚布公地交换了意见,从而相互理解,知心知底,相互关照,共同把省委机关搞好,尽快把工作开展起来。尽管生活很不方便,但都是为了党的事业,困难一个个被克服了,生活得比较和谐融洽。街坊们常夸他们是对好夫妻。由于志同道合,经过相处磨合,他们真的产生了恋情。任国祯在6月被中央正式任命为山东省委书记兼组织部长,担子更重了。在此情况下,经双方同意、组织批准,于6月26日正式结了婚,成为结发夫妻革命伴侣。

1930年12月后,任国祯调任北平市委书记,接着到天津领导工人运动,不久又调任唐山市委书记。陈少敏便随之前往,做党的机关工作,处理职工运动问题。任国祯后被河北省委派驻山西特派员,陈少敏因生孩子住进北京协和医院,没能一同前往。1931年11月13日,任国祯不幸被阎锡山匪徒逮捕惨杀。陈少敏听到噩耗,受到严重打击,刚生下不久的女儿因病无钱医治而夭折。她化悲痛为力量,振作精神,继续坚持革命斗争。

1935年冬,她开始在冀鲁豫一带组建红军师,开始游击战,以配合红军北上抗日。

“西安事变”后,党组织决定陈少敏到中央党校学习。到延安后,有一天突然通知她去见毛主席,真是喜出望外,让她高兴极了。她被带到一排整洁的窑洞前,见毛泽东正站在那里等候,她赶紧上前和毛泽东热情握手问好。毛泽东高兴地说:“听说你在白区工作表现得很好很坚强,为革命受尽了磨难,你受苦了,党中央感谢你啊!”陈少敏很受感动,不好意思地说:“我没做什么,感谢党中央、毛主席对我们的支持和关心帮助!”

毛泽东请她进窑洞里坐下,又随意谈了几句后说:“少敏同志,有件工作我想交你去办。徐特立同志是湖南人,在那里威望很高,他需要回湖南去组织发动抗日工作,而国民党却很怕他回去,将会沿途设防通缉。为了安全,我想请你化装成徐老夫人,想方设法掩护徐老回到湖南。完成任务后,再回来学习,你看如何?”她听后有点不好意思,但一想是毛主席亲自交办的革命任务,便霍地站起来说:“请主席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毛泽东高兴地笑着说:“你一定要扮得很像个贤妻良母,不能有丝毫破绽,才能完成护送任务。我知道,你有丰富的白区斗争经验,一定会成功的。祝你顺利!”

陈少敏愉快地接受了护送任务,化装打扮后与徐老一起登程。路上随机应变闯过了道道艰险关隘,把徐老安全送到长沙。回延安后立即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亲自送她到中央党校,并对党校负责人讲:“我给你们送来一个好学员,白区工作的红心女战士,无产阶级的贤妻良母陈少敏同志!”陈少敏深深感谢毛主席的热情帮助和信任。从此开始了在中央党校的学习。

陈少敏被编在12班,同学多是各地搞工运、农运、学运和敌后情报工作的同志。看到很多理论水平高的同志和自己一起学习,十分高兴。毛主席、朱老总等中央领导同志经常来党校作报告,她更感到机遇难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当她听到湘鄂赣省委书记涂正坤的妻子被叛徒出卖遭到屠杀后,对同学的不幸遭遇十分同情。于是经常关心他,与他一起讨论问题,耐心做安慰工作,尽量减轻他的悲痛和精神压力,以鼓励他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涂正坤在大家的安抚下,踏下心来学习,顺利结业。在与陈大姐的接触中,知道她的遭遇,两人有点命运相同,感到情投意合,友谊真挚深厚,双方同意便结成了伴侣,一起被分配到南方去工作。不久,一件意外的事发生了,涂正坤的原爱人突然来了信,说她在那次惨案中没有死,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并转回了延安,特写信告知。陈少敏看了后又惊又喜,喜的是革命的姐妹死里逃生,又多了一份革命力量,大难不死,令人高兴。惊的是自己已与涂正坤结婚,如何办呢?她想了一宿,拿定了主意,把信交到了涂正坤手上,并坦然相告:“俺想好了,你和她出生入死,相依为命多年,如今她死里逃生,是天大的好事,她现在更需要你的温暖关怀和帮助照顾。你赶快给她回信吧!咱们马上办离婚。俺这就去延安,请组织上把她调到南方来和你团圆。”涂正坤听了十分受感动,心想陈大姐的风格真高尚,不愧是红心女战士和无产阶级的贤妻良母。可又不知说啥好!陈少敏郑重地说:“你看,咱们学习生活工作相处了这么长时间,难道你还不了解俺?!俺可不是在情人怀抱里成长的,俺是在党的怀抱里成长的,俺马上回延安找党去!”她革命第一,党第一,为了同志和战友的幸福,甘愿牺牲自己的感情,忍痛割爱,表现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高尚道德情操。

陈少敏长期与李先念同志在中原地区做党的组织工作和创建武装力量的工作,开展抗日根据地的武装斗争。根据武装斗争需要,中央让她担任过鄂中区党委书记。成立新四军鄂豫独立游击支队时,李先念任司令员,她任政治委员;成立鄂豫边区党委,陈少敏任书记。1941 年初,“皖南事变”后,鄂豫挺进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任师长兼政委,陈少敏任副政委,主要肩负边区党委和地方政权建设的领导重任。她提出要“把全边区人民组织到保卫家乡,保卫边区的斗争中来,每个保组织一个游击小组,一个自卫队,一个少先中队。”从而有力地配合了新四军第五师主力部队对日伪顽的作战。

她还领导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强调通过整风增强团结,共同抗战。她形象地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少一个仇人,少一堵墙。”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壮大了抗战实力,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日本投降后,第五师和边区各单位指战员在中原地区接受了日军投降。

陈少敏在中原抗战的英雄事迹广为流传,不愧是一位巾帼英雄。边区曾专门生产“女将军”牌香烟,烟盒上印着一位跃马举枪的女将。中原百姓们说,她就是人们爱戴的女将军陈大姐。日本鬼子们闻风丧胆!

陈少敏在抗战中功勋卓著,在党内外和群众中树立了很高威望。因此,1945年6月,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在七届七中全会上递补为中央委员。“七大”时,蔡畅当选为中央委员,她和邓颖超当选为候补委员。一位童工出身在革命战火中冲杀出来的巾帼英雄能被选为中央委员,确实为中国妇女、中国工人阶级增了光,也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无产阶级的政党,让中国广大工人阶级倍感骄傲和自豪。

在解放战争中,她和李先念、王震等同志一道指挥中原部队,按党中央、毛主席决定实行战略转移。蒋介石当时曾狂妄地宣称,要在48小时内“一举包围歼灭”我中原军区部队,甚至叫嚣要悬赏一百万到二百万元收买李先念、王震、陈少敏的人头。但终为泡影。

在中原突围时,陈少敏作为中原局副书记和中原军区副政委,不仅和大家一起行军打仗,还要负责运筹指挥其他方面的繁重工作,最终累病了。身边战士们好不容易凑了一把炒米,为她煮了一小碗粥。她却坚决不喝,一定让送给伤病员喝。战士们看到此景无不感动得流下热泪。在她指挥下,一大批干部突破重围转到了陕南,受到了毛主席、党中央的高度评价。

解放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全国解放胜利后,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城市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并要学会同不拿枪的敌人进行斗争,否则就不能维持政权,就会站不住脚,就会失败。在城市斗争中,我们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要解决好工人失业问题、工人生活问题,否则,群众就会不满意共产党。

陈少敏在会上聆听了毛泽东的报告,深感责任重大。青岛解放后,她在主持那里的工作时,提出“工人是工厂的主人”,必须“废除侮辱工人的搜身制度”,“恢复和发展生产,支援解放战争”等口号,深得广大群众欢迎和积极响应,使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发展。因为身体有病,她向中央提出要求到工会工作。她认为自己是工人出身,去工会更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周总理接到她的请求后表示,请她先治病,然后再转到工会工作。随后,中央同意调她到北京筹备成立全国纺织工会的工作。1949年6月,她还作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负责人之一,参加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为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尽了一份责任,为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她是十六名全国总工会代表之一,并当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工会在全总筹备中国纺织工会。

她为我国纺织工业的恢复和建设调查研究,发动工人开展劳动竞赛,以实际行动响应党和政府提出的增产棉纱的号召,并及时总结和推广了青岛纺织青工“郝建秀工作法”,取得了显著成果。1950年7月,她当选为中国纺织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她为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增加工人福利做了大量工作。如建幼儿园、托儿所、工间给幼儿喂奶形成制度等,她为此做了积极努力。她替女工讲话,反映她们的要求和意见建议,提高了妇女们的福利待遇。对此,广大女职工始终念念不忘,称她是工人的好大姐、贴心人。康克清撰文称她是“工会领袖陈少敏”。

她还建议中央政府支持职工“自建公助”盖宿舍,自己动手改善居住条件。李富春副总理知道后给予充分肯定,并大力支持开展该项活动。

1954年9月,她作为工人阶级的代表,出席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代表工会发言,阐明了党关于工会工作的方针,党同工人群众的血肉关系,以及工会的主要任务。她说:“工会是共产党联系群众的纽带,是人民政府的支柱。”希望进一步发挥好工会组织的桥梁作用。

陈少敏的出色工作成绩和工会工作经验,很快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1956年12月25日,陈云给中国纺织工会致信表扬他们竞赛搞得好,表示祝贺!并以政务院财经委员会的名义奖励人民币5亿(折合新币5万)元,给纺织工人办福利事业。陈少敏建议为纺织工人创建一所疗养院。这成为工会系统创建的第一所工人疗养院,载入了工会史册,受到工人的欢迎。

陈少敏和工人同命运共呼吸,经常深入基层去了解工人们的疾苦。1950年8月,听到天津中纺一厂有工人自杀身亡的消息后,便立即去抓紧调查处理,及时向中央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特别是当毛泽东、刘少奇听到工人对劳动保险条例迟迟不公布有意见时,气愤地批评了政府机关有的人工作作风拖拉问题,立即督促改变作风,提高工作办事效率,要求切实给广大职工排忧解难,办实事好事,而且要一定办好,让群众满意。在毛主席、党中央督促下,很快公布了保险条例,受到全国职工的热烈欢迎。工会组织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职工更加信任工会。陈少敏在工人心目中的威信更上一层楼。

1956 年,党的“八大”召开,陈少敏被选为中央委员。1957年,中国工会“八大”被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并担任全总党组副书记。职务高了,担子重了,但她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不变,处处以普通劳动者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永葆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从不搞特殊照顾。在食堂和大家一起排队吃饭;并拿出部分工资积蓄支援家乡人民搞基本建设。三年困难时期,她深入中原老区调研考察,看望老根据地的乡亲们,有的地方领导为她摆宴,她见到扭头就走,拒绝吃宴,并对其严厉批评教育。“七千人大会”之后,她在中原地区曾工作过的农村,听说政府发的救济粮没有发到生产队,立即追查到底。要陪同她调查的县长一定要追查清楚,马上发到老百姓手上。群众听了奔走相告:“陈大姐还是咱们的好大姐!”“这才叫为民做主的好干部呢!”大家流着热泪迎送她!

陈少敏坚持党性原则,从不向错误歪风让步。“文革”中,坚持与康生、江青一伙阴谋家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们说她是刘少奇在中原地区的“代理人”,批斗她时喊“打倒刘少奇”,她拒不举手喊口号。叶群叫人找她揭发刘少奇,她拒不接待。造反派说她是“走资派”,她理直气壮地回答:“不是,我是共产党员!”“我从小受苦,我恨资本主义,参加革命就是要跟资本主义进行斗争,要实现共产主义!”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骨气。1968年8月,在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上表决开除刘少奇党籍的“叛徒、内奸、工贼”的审查报告时,只有她一人是不同意不举手的中央委员。康生问她为什么不举手时,她义正辞严地说:“这是我的权利!”弄得康生不知所措,毫无办法。陈少敏光明磊落的举止在党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一笔,至今传为佳话!

陈少敏童工出身,在党和毛主席的培育下,经过革命斗争锻炼成长为一名红色女将军,一名工会领袖,一名中国工人阶级的英雄儿女,一名“无产阶级的贤妻良母”,工人农民的好大姐,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值得工人阶级骄傲自豪。在召开党的“十一大”时,在中直代表团开会时,胡耀邦、康克清等老前辈向我询问陈大姐的情况,赞扬她的高尚品德和光荣事迹,并让我会后去看望她时转达对她的思念慰问。遵嘱,会后我专门去北京医院向大姐汇报了大会情况和耀邦等同志对她的慰问。她听了非常高兴,并表示感谢。她认为“十一大”开得成功,对老同志老战友们落实政策和复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说:“好好好!这就对了!”

1977年12月24日,病魔夺走了她的生命,终年75岁。陈少敏大姐光辉一生成为广大工人和工会工作者永远学习的榜样。听说山东省寿光县电视台在搜集陈大姐的资料,准备适时宣传她的光辉业绩和崇高思想品德,教育后代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革命传统。今天,我们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好好回忆和宣传老共产党员,尤其是陈大姐这样的优秀党员们的先进思想,为共产主义理想而英勇奋斗的精神,实在太必要了。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坚信纪念党成立90周年的活动,一定会让党的光辉形象大放光芒!✿

猜你喜欢
大姐工人工会
工会经纬
工会动态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这是臭大姐
素质
基层关工人的梦
当“大姐”遭遇“打劫”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
荒唐的车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