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视角下的旅游双语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11-11-11 03:17吴文婷
长春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双语外语

吴文婷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部,上海 201418)

职业教育视角下的旅游双语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吴文婷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部,上海 201418)

旅游双语教学因其专业制约因素所限,有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它不仅要按照旅游职业标准实现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发展学生习得的母语后的第二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学科职业能力发展与第二语言职业交际能力发展的竞赛关系,真实课堂环境与未来社会工作环境的关系,探索型学教方法与语言的应用的关系。

旅游双语教学;学科职业能力;交际能力;探索型教学

我国双语教学最初起源于我国在习得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学习之间的“双语教育”。之后,20世纪90年代以学习英语为目的的双语教学在全国中小学校悄然盛行起来。然而,一种新的意义上的双语教学在21世纪被带入了我国高等学府的课堂上。之所以说高校双语教学是一种新的双语教育模式,是因为它的教学目的、手段、方法、内容、评估等课程因素都有新的突破。

图1 职业素养能力培养阶段

1 旅游双语教学概念

有一个误区必须指出,那就是并非所有的高校专业都适合用双语教学活动,各学科适用的双语教学课程的比例也不尽相同。就旅游学科而言,开设旅游双语教学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专业水平,从而提高旅游行业国际化服务与管理水平。那么什么是旅游双语教学呢?以下是旅游双语教学必须满足的条件:

(1)依托旅游学科内容(tourism content-based);

(2)教学方法体现旅游职业流程与管理理念(subject-methodology-oriented);

(3)课堂语言以教师和学生习得的母语后的一门语言为媒介(second-language media)。

以上必要条件中,职业能力的培养显得很突出,这是因为大专或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素质发展最快的阶段。根据试验和调查的结果,高中及其前阶段的学习对职业素质的培养速度与学生毕业上岗后所获得的职业素质成长速度是一样的。请看下图:

如果我们没有理由怀疑这种让人感到意外的结果,那么在大学里培养学习者职业素质的重任确实是相当重的。为了应对这种挑战,旅游双语教学还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充要条件:

(1)培养通才的理念;

(2)实现企业需求;

(3)充实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和行业知识;

(4)具备教师的自我超越能力。

旅游教育的教育理念是培养通才(Generalized specialist),培养有理论、有实操、有创意、创意一体化的学生,协助学生过渡到职业人角色。这一理念就决定了成功论指导下的教学手段:从结果到结果。知识和技能是学的最重要目的,不过,由于旅游企业是“人的企业(people industry)”,态度和情感是职业服务于管理中更加突出的因素,也是旅游教学中的学的目的。

如果把一门课程的成功因素作一个排列,就可以得出下面的金字塔结构:

就高等职业教育而言,一门课程的成功因素有很多,其中最核心的一个就是:要了解企业需求。学生因为有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才来到学校,学校聘用教师来传授这一知识与技能,对学生进行加工,从而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成品,帮助学生做从事职业生涯的准备。如下图:

图2 课程成功因素金字塔

图3 a)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关系

图3 b)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关系

2 学科职业能力发展与第二语言职业交际能力发展的竞赛

双语教学,如果做得好,可以起到“一石双鸟”的效果,即通过以外语为媒介的真实语言环境的学科学习,达到既发展了学科知识,又发展了外语能力的效果。就目前我国旅游高校双语可开设的情况而言,双语课有两种类型:一是主要由外语教师担任的旅游外语课;二是由学科教师担任的所谓的旅游专业外语课。前者的优势在于为最为理想的全外语型双语课程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对外语教师的学科知识提出了挑战。后者有扎实的学科知识,然而,外语的驾驭能力令人堪忧。最完美的当然是二者的有机结合(绝不是简单的结合)。不过,在找到这种结合的途径之前,目前阶段两种类型的双语课仍然有很大的作为。首先,旅游外语课要充分发挥外语的优势,结合学科知识,丰富外语的教学,从而反过来近一步促进外语的提高。经验告诉我们,旅游双语教学要重视以下几种关系:

外语知识性阅读和学科知识性阅读的结合:从外语知识性角度可以获得有关该词的发音、基本词义“看门人,门房”、词源信息—来自法语。

表1 外语知识性角度Concierge

如果从专业知识考量,必须扩大阅读范围,当然是有指向的扩大,即向旅游学科方向扩大,someone in a hotel whose job is to help guests by telling them about places to visit,restaurants to eat in etc.。

表2 外语知识性和专业知识性结合Concierge

外语能力训练和学科能力训练的结合:外语能力训练以学科能力为构架。专业学科能力训练好比是训练人的躯体,男人有男人的样子,女人有女人的样子;外语能力训练是让你学会为这个人在不同场合的出场准备并选配衣服。试比较下面有关饭店预订程序的学习时不同的能力训练:

表3 无专业学科能力训练时的外语能力

从上表可以看出,所列的语言结构可能是饭店预订程序中要用到的句子,其语法结构和语义都没有问题。然而,如果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它们在预订程序中顺序一定是这样的吗?请看下表中加入了学科能力训练后的顺序。以问客人姓名为例,只有在确认能够为客人提供所需服务的时候,才可以向客人获取像姓名等这样的私密信息。这是学科能力制约的结果。因此,外旅游外语教双语教学中,要注重旅游职业工作的内部规律,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外语能力。

表4 有专业学科能力训练时的外语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文化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科知识的载体和发展的基础。学科教师在开设的双语教学课堂上,要应用好外语这一媒介。比如导游讲解,作为旅游学科中一门重要的课程,要考虑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特征和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不同民族的不同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体现导游讲解的学科规律,还要考虑行业外言的语域(field)、对象(tenor)和媒介(mode)因素。总起来说,学科教师所开展的双语课程,除了反映学科本身的知识性和逻辑性特征之外,还要含盖语用学、社会语言学、文化学、以及心理学等多种学科。

看语域(field),解决语用冲突:由于历史的沉积,每种语言都打下了凝重的文化烙印。同一个词可以有不同的文化标记,形成不完全的文化映射(incomplete cultural mapping)。尤其是颜色词、数词、动植物词,在跨文化交际中各有不尽相同的标记,有不同的语用意义,不同民族借用它们表达相异甚至相左的思想、情感、和文化意境。“怡红院”的英语译文是“The House of Green Delights”,因为在英语里“green”的语用意义才是汉语的“红”的话语含义:轻浮与浅薄。上海南京路上的步行街如果尝试译成“walking street”,那可就贻笑大方了。“Street walker”不是“在大街上步行的人”或“逛大街的人”,而是“在街头拉客的妓女”;因此,“walking street”当然就不是“步行街”的意思,其语用意义不言而喻,懂英语的外国游客看了这块街牌当然感到滑稽可笑。此时可对“步行街”实施变译,用“pedestrian mall”突显其功用信息,这才不失为一个好的街牌英语译名。

考虑对象(tenor):有些历史、水文和地文的导游词都很严肃、很固定,容不得有丝毫的改动。但是如果遇到外国游客怎么办?

例:相传三国时期,吴凇江的北岸就建起了一座寺院。后易名为静安寺。

译文:Legend has it that during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a temple was built on the north bank of Wusong River,and it later adopted its present name of Jing An Si or Jing'an Temple.

在这段导游词中,时间概念是压缩在“三国时期”里的。释放这里的语言外信息时,要因游客的身份不同而作相应的增义变译。如果这段导游词是让美国人听的,就可以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来说明,指出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千二百四十多年前静安寺就存在了。

Legend has it that during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a temple was built on the north bank of Wusong River,and it later adopted its present name of Jing An Si or Jing'an Temple.The Temple had existed more than 1240 years before Christopher Columbus discovered the New World.

若遇上英国人,就告诉客人静安寺是在人人皆知的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出世前一千三百多年就建成了。

Legend has it that during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a temple was built on the north bank of Wusong River,and it later adopted its present name of Jing An Si or Jing'an Temple.The Temple had existed more than 1300 years before William Shakespeare was born.

以上所提到的变通讲解手段反映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以学科知识和能力为依托的双语教学依然在发展学生的外语的交际能力,而不仅仅是外语的语言结构。这一点将在下面提到。

学科职业能力发展与外语职业交际能力的发展呈互补性,这是旅游双语教学体现的最为突出的特征。当然,两种能力的发展的度的把握不可偏废,偏其左,则失其右。以中文母语教师为主的、最理想的全外语型双语教学只是一个理想目标,实际上永远只是向这个目标的渐进。尽管如此,两种能力结合的越好,度的把握越恰当,就越接近目标。

3 真实课堂环境与未来社会工作环境

如前所述,无论是主要由外语教师担任的旅游外语课;还是由学科教师担任的所谓的旅游专业外语课,这些都是权宜之计,他们最终要趋同在一种课型之下,那就是全外语型,又称浸入型旅游双语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活动既考虑到所学的学科知识,同时鼓励学生通过所学目标进行思考和学习。其根本的原则是围绕学科知识来进行的,而不是围绕语言的形式、功能、情景、情境和语言技能[4]。浸入(全外语)型旅游双语课堂教学方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实现真实的课堂环境,包括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使用地道的外语口音、有效表达意义的语言艺术、完成实际旅游工作中的一项任务或项目。在课堂里,教师与学生所使用的语言应该是具有几乎所有“第二语言”的特征,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学生将来能够适应未来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环境。

当然有必要区分一下“外语”和“第二语言”。如果把学习者习得母语后的一门语言当作课堂教学的目标,这门习得的语言就是外语。如果学习者在课堂上习得母语后的一门语言,其目的是要在广泛应用这种语言的社会和工作中使用这种语言,这门习得的语言就是第二语言。在我国虽然没有在社会上广泛应用外语的大环境,但是,旅游行业的特征决定了入境游是我国旅游收入的主要部分。“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的指导意见》,入境旅游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国际服务贸易领域。……作为世界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和全球最活跃的入境旅游市场之一,我国入境旅游必将随之不断增长。特别是上海世博会全球性盛事的举办,将促进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游客来华旅游,直接拉动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增长”。因此,有足够的理由证明双语课堂所运用的母语后的一门语言应该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第二语言的属性。

经过加工的语言材料缺乏必要的冗余信息,不能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场景,因而无法使学生从有效的暗示中抓住问题的精髓,只有在课程内容和真实的语言场景相结合的时候才可以培养学生的运用语境处理未知信息的能力[4]。

4 探索型学教方法与语言的应用

在教学方法方面,探索型发展的教学路子的目的是:通过实习活动、与职业技能的有关活动、小组合作活动、充实的经历去学习抽象语言概念和理论,以提升学习兴趣。在西方教育界倡导的react活动教学法,源于美国职业研究开发中心(Center for Occupational R&D),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是一套有系统的学习方法,在美国职业教育院校广泛采用,其实也非常适合我国旅游双语教学活动。React分别是一个单词的首字母:

Relating关联—学习与生活

Experiencing经历—探究、发展、发明

Applying应用—将理论实践在生活中

Cooperating合作—通过与他人分享、交流、沟通或分工进行学习

Transferring转化—将所学知识或技能在新的或不同的情境中应用出来

活动教学法与被动的传统教学方法不同。传统教学法是一种被称为REVEIVE的单向接收型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Random无关联—天马行空

Empty缺乏经历—空谈

Copy不重应用—理论到理论的复制

Estrangement疏于合作—孤立无援、自闭、自堕

Ignorance注意力缺失—忽略学习主体及非智力因素

Vague模糊—语言性知识和得体交际能力界限不清

Equilibrium平移—将所学知识或技能在旧的或相同的情境出现

双语课堂是以第二语言为媒介的思考型活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之间处处体现活跃的思考气氛。如果采用的是RECEIVE方法,必定会中断思考的过程,从而影响到语言运用的流畅性和完整性。因此,促使 RECEIVE向 REACT转化,这是双语教学方法论中的首要课题。双语教学是一种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形式,在不增加课时的前提下,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第二语言的水平。科学的学习方法会产生预期的学习成效。学习成效与学习方法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以下是一组试验后得出的结果:

单凭阅读10%

单凭听讲20%

单凭观察30%

听讲与观察50%

与人讨论70%

亲身经历80%

教授别人90%

这组数据也正好验证了我国古人所说的“闻之则忘,阅之则明,观之则知,行之则学”这一哲理。

学生运用第二语言在课堂讨论、回答问题,甚至完成作业。为了掌握学科内容,其关注的重点是语言所表达的意义,而非语言的结构,在不知不觉中用语言行为实现了乔姆斯基所说的语言规则的内化。内化后的语言规则又依托学科内容从深层结构生成为表层结构,这种生成过程是如此自然而流畅地进行着。因此,双语教学课堂第二语言的另一个属性就是以可能不完整的语言结构表达完整的学科内容意义,但是,通过学科内容反复的探索,同一类型的职业语言结构得到了多次的再现,使语言在循环往复中升华,真正体现语言的应用性。

5 结语

我国高校旅游专业的双语教学还刚刚起步,它究竟能走多远,取决于专业的引领作用力和学校行政的推动力有多大。随着浸入型旅游双语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会逐渐揭开其神秘的面纱,找到适合我国高校旅游专业的双语教学的机制、最佳模式、最优化内容以及更多的心理学理论依据。让我们期待旅游双语教学这朵奇葩在祖国高等职业教育这个大花园了开得更加灿烂、绚丽。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Lakoff,G;Johnson ,M.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Cummins,J.& M.Swain.Bilingualism in Education:Aspects of Theory,Research and Practice[M].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 Group Limited,1985.

[4]俞理明,袁笃平.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5(3):74-79.

Vocational Instruction Models for Bilingual Instruction for Tourism Classroom Teaching

WU Wen-ting

(Basic Subject Department of Shanghai Institute for Tourism,Shanghai 201418)

Bilingual instruction for tourism purposes is conditioned not only by the content in the field of tourism that conforms to the practice in the tourism industry,but by the need to develop students'abilities of a second language that the students have acquired after acquisition of their own native language.Therefore,the following rationale is to be valued:balanc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s of subject abilities and the vocational communicative abilities of the second languag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 classroom environment and future work environmen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lightening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linguistic application.

bilingual instruction for tourism;subject abilities;communicative abilities;enlightening teaching methodology

G642

A

1009-3907(2011)01-0121-05

2010-09-27

吴文婷(1984-),女,安徽青阳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ESP、旅游职业英语教育和旅游解说研究。

责任编辑:刘 琳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双语外语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
大山教你学外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