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2011-11-21 01:15杨贵芳宋继红彭云珍罗丽琴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11期
关键词:公寓总分主观

杨贵芳 宋继红 林 榕 彭云珍 李 媛 罗丽琴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福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杨贵芳 宋继红 林 榕 彭云珍 李 媛 罗丽琴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目的 了解福州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SWB)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基本情况调查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福州市区22家在省民政厅登记在册的社会养老机构中的272名老人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的MUNSH总分25.65±11.81,高SWB水平者66人(24.3%),低SWB水平者45人(16.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养老机构老年人SWB的主要影响因素排序依次为:无保健知识获取途径、无伴发病、公寓满意度、家庭中地位、社会中地位、文化程度、主观支持。结论 福州市区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SWB不容乐观,应根据不同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社会养老机构

福州地区老年人总的主观幸福感(SWB)处于中上水平〔1〕,由于老人害怕孤独、健康问题、繁琐的家务〔2〕、住房紧张、老人与儿女生活习惯不同等原因,部分老人选择了在社会养老机构中度过晚年。因此社会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健康状况等应受到社会的重视与关注。本研究旨在了解福州市社会养老机构中老年人SWB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以便为以后有针对性地提高社会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为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机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9年9月至2009年12月,福州市在省民政厅登记在册,包括台江、晋安、鼓楼、仓山、马尾5个城区共22所养老公寓的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年龄≥60岁,入住公寓时间≥6个月,能积极配合回答问卷的全部内容。排除标准:有精神损害疾病、药物成瘾及明显记忆与智能损害、严重听力障碍者及不愿配合者。抽样方法:在每家公寓符合标准的老人中,从60~69岁,70~79岁,80岁及以上的三个年龄层中,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按30%的比例抽样。共调查18家公寓共272人。年龄:60~69岁24人,70~79岁81人,80岁及以上167人;公寓性质:公办5家,民办12家,公办民营1家;公寓规模:大型7家,中型4家,小型7家 (0~49人为小规模公寓,50~99人为中规模公寓,100人及以上为大规模公寓);医疗费支付方式:自费79人,医保180人,农村合作医疗10人,其他方式3人;定期体检者82人,无定期体检者190人。

1.2 测量方法 测量工具:(1)人口学情况调查表,采用自编的背景信息表收集了被试者性别、年龄层、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信息。(2)纽芬兰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量表由24个项目组成,结构上分为正性情感(PA)、负性情感 (NA)、正性体验(PE)和负性体验(NE)4个分量表。其中10个条目反映正性和负性情感,14个条目反映正性和负性体验。对每个条目回答“是”计2分,“不知道”计1分,“否”计0分。幸福感总分=PA-NA+PE-NE,得分范围-24~+24。为便于计算,加上常数24,计分范围0~48,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总分≥36分为高SWB水平,≤12分为低 SWB,介于两者之间为中等水平。(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由10个项目,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社会支持评定总分等于3个维度分数之和。预试验抽取30名老人进行信度调查,17 d后进行重测,30人中有23人参与重测信度调查。经统计MUNSH重测信度为0.748,SSRS重测信度为0.738。

1.3 调查方法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的5名高年级本科生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对有独立阅读能力的老人采取独立填写问卷的方式,对有视力障碍的老人采取访谈的方式。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72份,回收有效问卷272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7.0进行t检验、F检验及多元逐步归分析。

2 结果

2.1 老年人MUNSH得分情况 老年人MUNSH总分25.65±11.81,其中 PA(4.76±2.83)分,PE(7.19±3.51)分,NA(3.89±3.15)分,NE(6.42±4.15)分。高 SWB水平者66人(24.3%),中SWB水平者161人(59.2%),低SWB水平者45人(16.5%)。

2.2 老年人SSRS得分情况 老年人SSRS总分(26.75±6.50)分,其中客观支持(5.56±2.90)分,主观支持(15.12±3.68)分,支持利用度(6.07±2.23)分。

2.3 老年人人口学变量对SWB的影响 经t检验、F检验,老年人的婚姻、文化程度等对SWB存在影响,其余人口学特征未见明显差异。见表1。

2.4 影响SWB的相关因素 以SWB为因变量,以表2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有7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其对SWB的总变异解释为40.10%(R2=0.401)。见表3。

表1 对MUNSH总分有显著影响的老年人人口学变量(F/t检验)

表2 MUNSH各指标与社会支持各维度的相关分析(r)

表3 影响老年人SWB的相关因素

3 讨论

SWB是指个人对自己生活状况的总体评价,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包括感觉到积极情绪的出现和消极情绪的消失。它包括正性情感、负性情感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是彼此独立的并且都与SWB相关〔3,4〕。随着中国的老龄化人口结构的不断加速发展〔5〕、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国的家庭结构逐步趋向小型化,家庭的赡养功能降低,使社会化的养老机构逐步承担起养老的功能。此次调查显示,养老机构老年人 MUNSH总分低于蒋怀滨等研究的福州地区老年人MUNSH总分34.55±10.3〔2〕,说明福州市社会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SWB不容乐观。

公寓是养老机构老人长期居住的场所,其管理、硬件设施、服务等方面的好坏可能会直接影响到老年人情绪体验。本调查说明老年人总体对公寓满意度尚可。福州的养老公寓基本上采用住院式照顾方式,能满足老年人基本的生活需要,但访谈中发现部分老年人对待生活态度比较消极,认为住在养老公寓里是在等待着生命的终结,同时也发现老人的倾诉欲比较强,51.1%的老人感到非常孤独或与人疏远,说明部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无法得到较好的满足,建议养老机构在保证优质的服务态度,完善的设施,周到的医疗服务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使每位老人都能感受到安全感、归属感。

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是老年人与子女关系的反映,子女是否对老人尊敬与爱戴会影响到老年人的情感体验。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则是老人的社会融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成功与否等的衡量标准。此次调查显示老人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与老年人SWB相关性显著,这与我国的传统观念是相符合的〔6〕。养老机构应重视老人与家庭的关系,适时创造老人与家人在一起的机会,理解老人的真正需求;制定人性化的探视制度,加强老人与家庭的联系。

本研究显示文化程度与SWB呈负相关,这可能是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其对自身及生活各方面的期望值也越高,对负性事物的感受能力也比较敏锐,当现实与理想有一定差距时,会增加其负性体验及负性情感。

身体健康对老人的生活满意度有很重要的作用,当病痛折磨时,生活满意度会明显下降。本次调查显示,79.8%的老人患有疾病,72.06%的老人患有慢性疾病,37.87%的老人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病,这一结果与有关研究〔7〕相似。无病老年人的SWB显著高于有病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差,将会直接给老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继而引发的是一系列的负性情绪体验。调查发现无获取保健知识途径老年人的SWB显著低于有保健知识获取途径的老年人,这说明部分老年人对保健知识的需求没有能够得到满足。建议社会养老机构自行或借助社会公益力量定期组织进行保健知识的宣教活动;订阅与保健知识相关的杂志报刊、书籍等满足老人对保健知识的需求。

本次研究发现养老公寓中的老年人得到的支持以主观支持为主,SWB和其正性因子、负性因子均与主观支持显著相关。主观支持并不是客观现实,但个体在情感上获得的支持胜于物质上的客观援助,这是一种精神支柱,这种情绪体验与其主观感受密切联系,更能提高个体SWB,因而比客观支持和社会力度更有意义。建议养老机构及社会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增加对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力度,特别是主观支持。

医疗费支付形式对老人的SWB无显著性影响,但享有医保者的SWB显著高于自费者,提示完善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障体制对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的SWB具有一定作用。

1 蒋怀滨,林良章.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调适的调查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24):2461-2.

2 杜雪平,董建琴,王建法,等.西城区银龄老年公寓现住老人基本情况调查〔J〕. 中国全科医学,2006;9(13):1098-9.

3 Diener D.Subjective emotional well-being.In:Lewis M,Haviland LM.Handbook of Emotions〔M〕.2nd ed.New York:2000:325-37.

4 唐 丹,邹 君,申继亮,等.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3):160-2.

5 郑晓瑛,陈立新.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及政策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06;23:1919-23.

6 马 艳,化前珍,范 红,等.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相关因素研究〔J〕. 护理学杂志,2007;22(7):5-8.

7 陈正英,楚 婷,唐 莹,等.湘、鄂、渝、黔四省边区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8):745-56.

R161.7

A

1005-9202(2011)11-2062-03

2009年福建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C09041)

宋继红(1976-),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外科护理学研究。

杨贵芳(1988-),女,在读本科生,主要从事老年护理学研究。

〔2010-08-09收稿 2010-09-27修回〕

(编辑 刘 愉/张 慧)

猜你喜欢
公寓总分主观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前滩禧悦公寓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共享公寓
末日公寓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数字公寓
主观评述构式“很+x”认知研究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