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

2011-11-21 01:16张国琴王玉环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人文研究所新疆石河子832002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11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总分问卷

张国琴 王玉环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人文研究所,新疆 石河子 832002)

失能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

张国琴 王玉环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人文研究所,新疆 石河子 832002)

目的 分析失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主要相关因素,探讨其心理健康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吴振云研究员编制的老年心理健康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640名石河子市失能老年人的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失能老人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一般老年人群(P<0.01);失能老人获得的社会支持低于正常人(P<0.01)。社会支持与失能老人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 社会支持是影响失能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社区相关人员应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提高失能老人心理健康的作用,拓宽其现有的社会支持渠道,提高其身心健康。

失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

有资料显示,2009年底,我国城乡失能老年人口为1 350万,如果加上生活半自理老年人,大约3 500万人,且有逐渐递增的趋势〔1〕,随之而来的是失能老人的身心健康问题的增多,而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国外研究已证实,社会支持水平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我国针对失能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分析失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旨在为开展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社区护理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新疆石河子市城区某三个街道各随机抽取1个社区和4个养老机构中640名失能老年人,入选标准为在石河子市居住3年以上,丧失部分或者全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者(采用WHO推荐的ADL量表筛选),剔除神志不清、智力障碍、无法配合完成问卷者。共发放调查问卷660份,收回有效问卷640份(96.6%)。男296人,女344人;年龄为60~96〔平均(74.75±7.69)〕岁,其中60~70岁228人(35.6%),71~80岁261人(40.8%),>80岁151人(23.6%);民族:汉族 628人(98.1%),少数民族 12人(1.9%);受教育程度:文盲 260人(40.6%),小学 225人(35.2%),中学141人(22%),大学及以上14人(2.1%);有配偶446人(69.7%),无配偶194人(30.3%);月经济收入:无收入者84人(13.1%),<500元72人(11.2%),500~1 499元353人(55.2%),≥1 500元131人(20.5%)。另选740名非失能老年人作为对照组,男336人,女404人;年龄为60~91〔平均(72.55±7.87)〕岁,其中60~70岁293人(39.6%),71~80岁276人(37.3%),>80岁171人(23.1%);民族:汉族为696人(94.1%),少数民族44人(5.9%);受教育程度:文盲250人(33.8%),小学278人(37.6%),中学191人(25.8%),大学及以上21人(2.8%);有配偶500人(67.6%),无配偶240人(32.4%);月经济收入:无收入者105人(14.2%),<500元95人(12.8%),500~1 499元421人(56.9%),≥1 500元119人(16.1%)。两组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配偶状况、月经济收入、医疗保障的构成均无显著差异。

1.2 调查工具 ①ADL量表评定结果可按总分、分量表分和单项分界定。总分为64分,≤16分,为完全正常,>16分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单项分1~4分,1分为正常,2~4分为功能下降,凡有2项或2项以上≥3分,或总分≥22分,为明显功能障碍。②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3〕:该量表包括10个项目,即客观支持(3项)、主观支持(4项)、对支持的利用度(3项)3个维度,10个项目计分之和即为社会支持总分,满分为66分,总分≤22分为低水平,23~44分为中水平,45~66分为高水平;评分越高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③老年心理健康问卷: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吴振云等编制〔4〕,问卷包括性格、情绪、适应能力、人际关系和认知功能五方面内容,要求如实填写“是”或“否”各备选答案,分别计1、0分,要求被试者选择其中一个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答案。其中正向和反向问题各25题,总分50分。分数越高表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1.3 质量控制 调查员经统一培训,合格后方可入户调查。在调查现场,调查员一对一询问调查。调查完毕,随机抽取5%的问卷检查,发现错误和遗漏项目及时补充更正。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心理健康状况 失能老年人的各因子分和总分上显著低于一般老年人群(P<0.01),说明失能老年人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老年人。见表1。

2.2 失能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 失能老年人中获得的社会支持处于低水平者 89人(13.9%),中等水平者500人(78.1%),高水平者 51人(8.0%),社会支持总分均值(30.22±5.93)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34.56 ±3.73)〔3〕(t=-18.519,P <0.001)。

2.3 失能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失能老人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2。

表1 失能老年人与常模心理健康状况比较(±s)

表1 失能老年人与常模心理健康状况比较(±s)

失能老人 640 30.16±7.07 5.87±1.64 4.23±2.65 8.66±2.13 7.54±2.55 3.96±2.39一般老人 740 34.25±7.30 6.15±1.87 5.61±2.43 9.89±2.19 8.72±2.51 4.35±2.33 t 10.217 2.848 9.709 10.185 8.343 2.955 P 0.000 0.004 0.000 0.000 0.000 0.003

表2 失能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n=640)

3 讨论

3.1 失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现状 本研究发现,失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在各项因子分和总分上都显著低于常模和一般老年人群,也低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5~7〕,提示失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较低。其中“情绪”、“人际”、“认知”分量分呈显著下降,“情绪”分量分显著下降可能与失能老年人机体功能障碍有关;“人际”分量分显著下降可能与失能老年人活动不便,参加社会集体活动的机会减少,生活圈子缩小、自我封闭所致;“认知”分量分呈显著下降可能失能老年人躯体功能下降和脑血管病史等因素有关,加之与人接触较少,导致认知功能进一步减退。

3.2 失能老人社会支持状况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能获得来自他人(家庭、亲属、朋友、同事)和社会各方面的心理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援助〔8〕,是建立在社会支持系统上的各种社会关系对个体的主观和(或)客观的影响力。研究表明〔9〕,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健康,而劣性社会关系则损害身心健康。失能老人获得的社会支持低可能与失能老人机体活动能力下降,社会交往不密切,对自身的健康自我评价较差,加之日常生活受限及负性生活事件多有关,因而容易产生抑郁、自卑等负性情绪,烦恼不愿意向别人倾诉、自我封闭、不愿意/不能有效的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同时,失能老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失能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其漫长的功能恢复过程会给老人和家庭成员带来沉重的生活和心理负担,有可能随着康复过程的延长,老人所获得社会支持逐渐减少。

3.3 失能老人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而紧张的社会关系则会损害一个人的健康。本研究结果提示,良好的社会支持对失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提高有积极效应。在对失能老人开展长期护理服务时,不仅要重视失能老年人躯体疾病的防治,更需要重视他们的精神卫生教育,要帮助老年人增强积极的心理防御能力,有效地利用社会支持资源,给予失能老人以更多关爱,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1 党俊武.失能老人考验中国的社会安全网—中国失能老年人问题的解决之道〔J〕.中国社会导刊,2008;(11):16-7.

2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older adults-Missouri 2000〔J〕.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2005;54(17):433-7.

3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及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98-100.

4 吴振云,许淑莲,李 娟.老年心理健康问卷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1):1-3.

5 李 娟,吴振云,许淑莲.北京市城区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22(5):336-8.

6 兴 华,黄贺梅.洛城地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6):2086-8.

7 孙颖心,王佳佳.不同养老方式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4):376-7.

8 潘 茅.医学心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7-24.

9 苟雅宏.社会支持基本理论研究概述〔J〕.学理论,2009;34(12):74-5.

R161.7

A

1005-9202(2011)11-2070-02

石河子大学高层次人才基金资助项目(No.RCZX200830)

王玉环(1972-),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人文医学研究。

张国琴(1973-),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心理学临床应用。

〔2010-08-02收稿 2010-10-25修回〕

(编辑 袁左鸣/张 慧)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总分问卷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