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160例诊治体会

2011-12-09 15:22方座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6期
关键词:口病病症重症

方座华

(东莞市虎门医院,广东 东莞523900)

小儿手足口病(HFW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性疾病,流行没有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中以夏秋两季较为多见,冬季发病较为少见,以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为主。多数患者开始症状都较为轻微,以发热、口腔炎症和手、足、口等多处身体部位一处或多处出现皮疹或者疱疹为主要病症,少数患者可合并发生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病毒性脑炎、肺水肿、急性驰缓性麻痹、循环衰竭和呼吸道感染等严重疾病,个别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则严重危害患儿生命[1]。本文重点分析了我院自2008—2009年收治的16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实验室检查数据指标、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2009年收治的16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其中男89例,女71例,最小0.4岁,最大12岁,平均年龄2.1岁,5—8月份发病的占了65%。

1.2 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发热,有102例,占患者数的58%,其中低热(38℃以下)59例,中热(38℃~39℃)39例,高热(39℃以上)4例;160例患者均有手掌或足底等局部部位一处或多处出现皮疹的症状,151例患者口腔黏膜出现小疱疹或溃疡。

1.3 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儿均进行了血常规的检测,患有重度的手足口病患儿收治住院并进行了心肌酶学、血糖、胸片、脑脊液等方面的检查。

1.4 治疗方法

主要遵从原则是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其变化,做好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和对症治疗工作。针对发热、咳嗽、恶心、呕吐等病人首先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处理,同时进行萘普生或者美林(布洛芬混悬液)的口服治疗,对症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并结合病症适当辅助清热解毒或止咳的中成药剂口服治疗;对于口腔内有水疱或溃疡的患者给予西瓜霜喷或涂敷,严重口腔溃疡的用适量思密达用温开水搅成糊状,4次/d,分别于早、午、晚饭后及睡前涂于口腔溃疡局部,可明显缩短小儿口腔溃疡的愈合时间[2],同时给予静脉补液、维生素C、维生素B和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合并神经系统病症的患者,可给予20%的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并根据实际病情发展调整剂量;患儿有病情严重或加剧倾向的,收治留院治疗,主要进行地塞米松或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利巴韦林或阿昔洛韦抗病毒药物治疗或(和)高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期间还结合实际病症联合清热解毒等中药或中成药方剂加减治疗。

2 结果

2.1 实验室检查结果

血白细胞总数在(4~10)×109/L者131例(81.87%),>10×109/L 的 27例 (16.88%),<4×109/L 的 2 例(1.25%),中性细胞比例>609.6者有31例,淋巴细胞<40者有13例;有98例(61.25%)进行了肝功能检查,其中AST>40U/L者21例,ALT>40U/L者有5例;有85例(53.12%)进行了心肌酶检查,其中CK-MB升高者有69例和降低者有5例,其余正常;对咳嗽患者51例(31.88%)进行了影像检查,其中合并支气管炎34例,肺炎12例,肺水肿1例,其余正常。

2.2 诊治疗效

160例患儿有151例痊愈,9例有明显好转,没有出现病情加重发展为死亡的病例。

3 讨论

有资料显示,我国手足口病自1981年始见于上海,截至2010年4月11日,全国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92 344例,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8.26%,其中重症2 119例,死亡94例(来源于国家卫生部网站信息)。小儿手足口病因其传染性强,传播快,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防治不当能在短时间内造成大流行,2008年5月2日我国卫生部已经将其列为丙类传染病。其病源主要为小RNA病毒种、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埃可病毒(ECHO)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EV71型及coxA16型最常见[3]。在门诊诊治中会常常出现误诊为水痘、丘疹性荨麻疹、皮疹等疾病,因此早期的正确诊断,对该病症的及时治疗和交叉感染防治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1)对于初诊患者一般要进行血常规的检查,必要时可进行血糖、胸部X光片、肌酶谱等的病理检查;临床症状严重或者有加重倾向的必须收治住院治疗,并加强脑电图、腰椎穿刺等检查以避免误诊而延误治疗,出现危重情况,而危及患者生命。

(2)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目前临床上常常选择抗病毒药物、抗炎药物和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临床常用药物有:地塞米松、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头孢呋辛、炎琥宁等等。2008年冯云等[4]在文中论述了利巴韦林在临床应用于一些RNA病毒感染的治疗,认为该药物是一种有潜力的抗EV71药物,同时联合应用其他抗病毒药物治疗手足口病也成为了一种趋势。另一方面,阿昔洛韦是一种无环的嘌呤核苷酸类似物,其抗病毒作用原理为药物进入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后,与脱氧核苷竞争病毒胸腺激酶或细胞激酶,药物被磷酸化成活化性阿昔洛韦三磷酸酯,然后通过干扰病毒DNA的多聚糖,抑制病毒的复制和在DNA多聚糖作用下,与增长的DNA链结合,引起DNA链的延伸中断这样两种方式抑制病毒复制,对DNA病毒和RNA病毒均有效,因此在临床上也得以广泛应用;2010年刘志桢[5]用阿昔洛韦结合清热解毒中药方剂治疗了47例的手足末端皮肤均可见疱疹和口腔均有疱疹或溃疡而没有其他并发症状的患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效率为97.8%。

(3)手足口病在中医理论上属于“时疫”和“温病”范畴,病因为湿热疫毒,自口鼻而入,内蕴湿热,侵袭肺、脾、心三经,使肺卫失宣,脾失健运而成。因肺主皮毛,故病症初期多见于肺卫症状,如发热、流涕、咳嗽;脾主四肢,开窍于口,因此手、足、口受邪而为水疱。因此在中医理论上对手足口病注重辨证施治,并充分运用中西医结合施治,在临床上可做到标本兼顾、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之功效。2010年谭婉君[6]就深入论述了中医施治手足口病可以分为四种辨证(邪郁肺卫、湿热毒盛、邪陷心肝、疹后阴伤肺脾气虚)进行治疗,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4)该病症临床上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也会出现危重病情,年龄小于3岁的患者则是易出现重症的集中年龄段,其中75.81%重症病例出现于发病的第2~4天[7]。早在1999年HOM等[8]就已经指出,90%的危重病例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并在发病后12h内死亡,其中90%肺水肿患儿年龄小于5岁,1岁以下婴儿发病率最高。临床上通常通过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呼吸增快、心率增快、血糖升高来预测病情的进展和加重倾向。对于治疗危重病症方面,目前临床上采用脱水降颅压、大剂量应用激素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是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有力措施。只要应用及时、得当,可有效阻止患者由重症向危症发展,减少机械通气病例的出现,减少患者出现伤残和死亡;2010年侯保民[9]就论述采用这些方法施治重症手足口病208例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并提出对重症患者施治过程中存在积极治疗与治疗过度的矛盾,只要对每一位重症患者细心诊治,不贻误时机,是可以取得临床上的显著疗效。

综上所述,只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对症施治,并适当结合中医论治,小儿手足口病是可以做到可防可治的,是可以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S].2010.

[2]范世慧.思密达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疗效观察[J].实用全科医学,2005,3(5):418.

[3]张占卿.手足口病[J].世界感染杂志,2007(7):446-450.

[4]冯云,张文宏.肠道病毒71型及其相关疾病研究进展[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8 26(7):396-398.

[5]刘志桢.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3):152

[6]谭婉君.中医辨证论治小儿手足口病[J].中国中医急症,2010(12):2078-2079.

[7]都鹏飞.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类型及高危因素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8,26(7):391-392.

[8]HOM,CHENER,HSU KH,et al.An epidem ic ofenterovims 71in fection in taiwan[J].N Eng1JM ed,1999(8):929-935.

[9]侯保民.重症手足口病208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0(13):78-79.

猜你喜欢
口病病症重症
2010—2019年宝鸡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分析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青春期病症
峨山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措施
手足口病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