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果中毒40例临床分析

2011-12-09 15:22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6期
关键词:冰毒幻觉口服

李 亮

(武警湖北总队医院,湖北 武汉430061)

“麻果”是近两年从泰国流入我国的一种新型毒品,主要成分是冰毒,其外形是粉红色颗粒,像毒品“摇头丸”,但其毒性和危害性比“摇头丸”更甚。人吸食后,血液循环加速并出现亢奋的状况。一些人认为麻果成瘾性小,想吸的时候就吸,不想吸的时候自己也可以控制。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据专家说,麻果是当今新型毒品中毒性最大的一种,经常吸食者一旦停用马上会出现腰酸背痛浑身无力的现象,它伤及的不仅仅是大脑神经器官,甚至就连骨头也逃不过它的侵蚀。近两年,武汉市许多娱乐场所及洗浴中心吸食者逐渐增多。我院于2009年9月—2010年5月期间急诊收治麻果中毒者40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近9个月间急诊或院前急救进入观察室麻果中毒患者4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15~45岁。

1.2 中毒途径

鼻吸者13例,口服者27例。

1.3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以神经系统症状(兴奋11例、烦躁不安18例、幻觉2例、谵妄3例),心血管系统损害(心律失常5例、心动过速14例)及消化道症状(恶心12例、呕吐3例)。

1.4 治疗方法

麻果中毒目前无特异性解毒剂,主要采取对症治疗。首先尽快清除毒物,经鼻吸者,需用棉签蘸生理盐水伸入鼻腔内彻底清洗干净;经口服者4~6h内予以淡盐水或清水洗胃。一般治疗包括吸氧、胃粘膜保护剂、利尿;情绪激动者可用适量镇静剂;心脏损害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所有病例均采用纳洛酮0.4mg静脉注射或0.8mg加入注射液250mL中静滴。

2 结果

经治疗治愈31例,无明显改善者9例,治愈率77.5%。

(1)年龄性别比例:本组吸毒者年龄在15~45岁之间,主要为20~35岁的年轻人;男多于女,男女之比为2.33∶1。

(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以神经系统症状(如兴奋、烦躁不安、幻觉、谵妄等),心血管系统损害(如心律失常、心动过速等)及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

3 讨论

麻果是近年来泛滥的一种新型毒品,是多种致幻性兴奋剂(冰毒、咖啡因、可可粉)的混合物,部分掺杂香精等化学品以及头痛散、扑热息痛片等抑制神经类药品。口服后1~2h发挥作用,若有酒精作用,则发挥作用时间提前,维持时间5~12h,甚至更长(本组1例男性毒性作用维持近1个月)。其纯品为粉红色颗粒,可鼻吸或掺入酒或饮料中口服。服用麻果主要对大脑神经细胞产生直接损害作用,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出现急慢性精神障碍,轻者表现为头痛、四肢麻木、恶心、腹痛、胸闷等症状;中、重度中毒者短期内表现为很强的兴奋症状,如感觉过敏、冲动、性欲亢进、嗜舞、妄想、幻觉和暴力倾向,而最终出现呼吸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麻果对心脏的损害,主要是对心血管产生兴奋作用,导致心肌细胞肥大、萎缩、变性、坏死、小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痉挛,导致急性心肌缺血、心肌病和心律失常。该组中,重度中毒病例均有心电图改变,且为多形性,变化多端。纳洛酮为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能解除呼吸抑制及其它中枢抑制症状,可使昏迷患者迅速复苏。

[1]任引津,张寿林,倪为民,等.实用急性中毒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朱子扬,龚兆庆,汪国良.中毒急救手册[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冰毒幻觉口服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液氮冷冻与阿维A口服联合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真实的幻觉
远方
日本查获一吨冰毒7名中国人被捕
基于时间分辨免疫分析的冰毒检测微流控芯片
“大女主”剧:是女性的“盛世”还是“幻觉”?
春天的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