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观察

2011-12-09 15:22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6期
关键词:外展股骨头股骨

于 洋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100)

股骨粗隆间骨折主要是出现在髋关节囊以外至小粗隆下方区域的骨折,对老年群体来说是多见的损伤。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多数是依赖于手术内固定为主。现对2010—2011年我院行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2例取得的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32例,均为2010—2011年我院行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19例,女13例,年龄61~81岁,平均74.5±3.8岁。左侧20例,右侧11例,双侧1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1例,摔伤11例。按Kyle和Gustile骨折分类:Ⅰ型4例,Ⅱ型23例,Ⅲ型3例,Ⅳ型2例。其中合并症:心血管疾病13例,消化道疾病10例,呼吸道疾病9例,同时给予内科治疗。

1.2 治疗方法

患者住院之后实施外展股骨皮牵引,手术之前常规摄双髋正位片及其他各项常规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准备,通常需在伤后3~7d,陈旧性骨折入院后3d左右手术。手术之前需准备同型浓缩红细胞1.5~3U。对病人实施连硬外麻醉后进行手术。

1.2.1 复位方法

保持病人仰卧在骨科牵引手术床上,双下肢外展中立位牵引,对Ⅰ型骨折则能发挥理想的复位作用;对Ⅱ型骨折,则应在牵引过程中外旋下肢,这样才能保证骨折后方缺损处理效果理想;Ⅳ型骨折应加大外展才可理想复位。

1.2.2 固定方法

当麻醉作用发挥之后,需引导病人处于仰卧位,将沙袋垫于患侧臀下,对接受手术的范围实施常规消毒、铺巾,贴手术切口膜,以大转子为中心找准髋外侧纵形切口,长度在15cm,逐渐将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阔筋膜张肌切开,严格操作后把股外侧肌分开,使得股骨大粗隆及股骨干充分显露。选择一定位克氏针在大粗隆下约2cm处逐渐往股骨头方向钻进,确保导针位于头颈中央以引导手术操作;对髋螺钉拧入深度的控制与股骨头关节面0.5~1.0cm最佳。布置硅胶引流管接负压引流袋之后进行伤口的缝合。

1.2.3 术后处理

手术完成后要对病人进行正确处理,以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通常患肢需维持外展中立位,穿“丁”字鞋;手术采取抗生素3~5dl,手术结束后的24~36h将引流管拔除;术后第2天,若情况允许则要引导病人进行相应肌肉训练,取半卧位或坐位,被动关节活动。按照骨折类型、钢板位置、骨折稳定等状况,在手术后4~6周或迟至8~12周,则引导病人站立,通常骨折愈合后能负重行走。

1.3 疗效标准

优:髋关节活动正常,无痛,完全恢复伤前生活自理能力;良:活动度达到正常80%以上,轻微疼痛,不影响工作生活;中:髋关节活动受限,中度疼痛,影响工作生活。

2 结果

本组3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最短4个月,最长13个月,平均7个月,根据上述疗效标准,优23例,良6例,中3例,优良率为90.63%(29/32)。骨折愈合时间6~8周,无1例发生褥疮及感染[1]。

3 讨论

粗隆间骨折在临床上有多种称呼,如:转子间骨折、经转子骨折等,通常出现于连接大小转子的区域。该区域为大块肌肉的止点,不仅血液循环丰富,且骨不连接问题较少[2]。当骨折诊断结果不理想,则会给医生的治疗工作带来方便,在愈合后髋关节将存在内翻,下肢出现短缩和外旋。而股骨头坏死极为罕见,一般发生率在1%内。

3.1 手术指征的选择

由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多数为老年群体,且会伴随着内科疾患。早期传统治疗中仅实施牵引治疗,而病人需要保持长时间卧床,通常需持续2~3个月,很容易造成不同的并发症状,如肺部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等。资料显示股骨粗隆间骨折非手术治疗的病死率与手术治疗相比大4.5倍[3],同时牵引治疗固定效果较差,在复位上发挥不了作用,经常发生髋内翻,下肢外旋畸形,短缩畸形。股骨粗隆间骨折必须保证良好的手术条件,这样才能维持手术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尽快下床活动,促进肢体功能改善后提升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3.2 DHS的适应证

DHS在粗隆间骨折中十分多见,即EvansI~IV型,在临床上是典型具有代表性的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钉板系统。DHS通过股骨颈的拉力螺钉固定与骨折近端,另一端是板状固定骨折远端,能够维持相应部位的力度一样,创造较好的颈干角,能实施早期部分或完全负重。DHS治疗稳定股骨性粗隆间骨折能起到较好的作用,而并不是任何股骨粗隆间骨折形式都适合运用,如:骨折累及大粗隆、严重粉碎性粗隆下骨折等就不适合。另外,在逆粗隆间骨折中因骨折近端有向外移位的倾向,而DHS系统仅仅是利用近端骨折向外下移位加压以维持稳定,若使用DHS固定则会造成治疗失败。

3.3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隆间骨折的优点

DHS内固定在临床上的运用具备多项优点,不仅能发挥出外侧张力带效果,还可实现轴向加压,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是较为理想的方式。DHS在设计上符合股骨上段的生物力学特点,具有较强的稳定效果,能够对弯曲和旋转合理地控制,在骨端吸收、压缩过程中会发挥出加压及牢固的内固定效果,这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最佳的固定方式[4]。DHS拉力钉螺纹粗大,各项性能作用促使股骨颈部与股骨干部固定相互融合,从而维持正常的颈干角,而人体负重时该固定方法能加强骨折端的刺激,对骨的愈合及塑形创造有利条件。

3.4 术前准备

由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其承受手术的能力较弱,还会出现原发其他疾病或隐性心脏病,同时引起水、电解质、糖代谢失衡,在手术前期应该从多个方面实施必要的检查,掌握相应的指标参数,一般检查方法包括实验室检查、心电图、X片。若患者的心、肺、肝、肾功能失代谢情况严重,则需要尽快对糖尿病进行手术处理,手术前期应该纠正水、电解质、糖代谢失衡,让患者身体组织的各项功能处理良好的状态,对高血压、糖尿病严格控制,同时要安排多方面专家进行治疗指导。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措施多样,这就需要医生能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在手术过程中防止并发症状的出现,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则是较好的方式。

3.5 术中注意事项

①术中在X-C臂监护下手术能降低手术创伤,避免旋转、颈干角等方面的异常;把握DHS颈钉定位、定长的准确性;②手术时需做好解剖复位处理,采取必要的固定方式,DHS需保持理想的骨折支撑;③手术操作时保持动作的轻柔,防止出现股骨干骨折及螺钉穿出股骨头;④骨折骨块尽可能复位,难以复位的病人需植骨,以改善骨结构的完整性。

DHS内固定在临床上的运用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术后很快则能调整身体状况。这不仅降低护士人员护理工作的难度,还能避免长时间卧床造成的肺部感染、褥疮、泌尿系感染。

[1]彭阿钦.骨折手术治疗原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76-277.

[2]孙正友,陈智能,闻永根,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切割发生原因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1):52-53.

[3]吴有鲁,张勤中,冯庆生,等.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方法的研究[J].中国骨伤,2004,17(4):215-216.

[4]冯庆生,吴有鲁,张勤中.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手术方法疗效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08,14(6):331-333.

猜你喜欢
外展股骨头股骨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应用MRI、CT诊断的价值差异研究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股骨头坏死可不手术治疗吗
外展项目的运营和管理初探
郑州市出重拳打击“会外展”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