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鬼”横行,“李逵”为何无动于衷

2011-12-24 15:30徐娟
检察风云 2011年19期
关键词:李鬼李逵阳澄湖

文/徐娟

“李鬼”横行,“李逵”为何无动于衷

文/徐娟

阳澄湖大闸蟹将于9月17日正式开捕,但北京一些海鲜摊主却声称已有阳澄湖大闸蟹在售。苏州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阳澄湖大闸蟹佩戴“防伪戒指”后才可上市,防伪标志仍未下发,网上销售的“防伪戒指”和市面上带有“防伪标志”的阳澄湖大闸蟹均有问题。(9月8日《新京报》)

除了网上微弱的声音,在销售市场上遭仿冒的大闸蟹仍有恃无恐地大行其道。面对防仿标志也遭仿冒,消费者除了不知所措外,更多的是叫苦不迭。笔者在这篇报道中读到一个细节:多名店主表示,防伪标志是以每条一二元的价格买到的。更有一家水族用品店老板透露,“想买的话网上都能查到厂家电话。”也就是说,查处假冒的大闸蟹其实不困难,线索也容易找到,可为什么总有那么多的假冒大闸蟹敢于公然销售?我们在指责有关部门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有力的同时,也要冷静地思考一下,为什么面对“李鬼”们的行径,作为正品经营者的“李逵”们却无动于衷?

笔者认为,“李逵”们之所以无动于衷,一是认为正品大闸蟹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在求大于供的市场面前,没有打假的压力;二是认为以个人的力量打击假冒大闸蟹,是重拳打在棉花上——使不上劲,形成不了打假的合力;三是认为打假是政府监管部门的事,自己打假花钱花时又花力,付出的多而得到的少,失去了打假的动力。缺乏“三力”,暴露出的是商家们的短视行为。任假冒伪劣盛行,长此以往必然对货真价实的商品造成极大冲击,最终受害的不仅是消费者,也包括“李逵”自身。

在这方面,国外在打假治劣、保护消费者权益中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墨西哥是国际上公认假货难以立足的国家之一。该国很注意发挥行业协会和同业工会的作用,依靠组织的力量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不论是生产者还是经销者,都有一个共同的信条,即“保护顾客就是保护自己”,在经营中自觉只卖质量一流的商品。他们清楚,这样做实际上是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保护了自己。保护知识产权,不但需要健全的法制、严格的执法,更需要权力所有者自觉而有效的维权。面对假冒大闸蟹,“李逵”们就当联起手来与政府部门一起重拳出击,该出手时就出手!

编辑:董晓菊 dxj502@163.com

猜你喜欢
李鬼李逵阳澄湖
阳澄湖的品质!看“秋螯”大闸蟹品牌的十年成长路
“李逵遇李鬼”引发的法律问题
阳澄湖大闸蟹的前世今生
论《水浒传》中李逵悲剧命运的成因
法治漫坛
“半岛骑遇”,5月阳澄湖半岛上演最欢乐骑行记
不打不相识
阳澄湖三十六个伤病员的由来
宋江给李逵的一封信
李鬼奇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