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现代产品设计中的通感现象

2012-01-04 00:45申明倩
关键词:通感产品设计感官

申明倩,刘 佳 ,宋 姣

(1.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工业设计系,江苏 常州 213001; 2.镇江高等专科学院 艺术设计系,江苏 镇江212003)

探析现代产品设计中的通感现象

申明倩1,刘 佳2,宋 姣1

(1.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工业设计系,江苏 常州 213001; 2.镇江高等专科学院 艺术设计系,江苏 镇江212003)

以通感在审美欣赏、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为启示,分析了通感的类型、特点、感官相通的模式等,并结合日常生活、诗词赏析中的各种通感现象,论述了通感对艺术创作的启发与启迪,以及应用通感带给作品的飞跃与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感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具体案例论证通感的巧妙应用给产品带来的感性诉求、人文情怀以及体验的乐趣。

通感;产品设计;情感体验

《列子》写道:“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佛家主张 “无目而见、无耳而听、非鼻闻香、异舌知味、无身觉触”;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曾明确说过:“眼可以看音乐,耳可以听图画”[1];而钱钟书于1962年在《通感》中也写道:“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从以上可以看出,通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英文名称Synaesthesia源自希腊文,“syn”表示综合,“aesthesia”意为感官知觉。[2]通感表现在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相互替代、相互转换。通感现象不仅应用于艺术创造与艺术欣赏,在现代产品设计中“通感”也更多的成为设计师启发想象与捕捉灵感的重要手段,它的合理应用赋予产品更多的感性诉求、人文情怀以及体验的乐趣。

一、通感的类型

刘勰《文心雕龙 物色篇》中说“诗人感物,联类不尽”。通感作为一种感知活动,学术界对于其类型大概分为三类,一是“感觉挪移”,即将一种感觉转移为另一种感觉。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3]就是把嗅觉挪移为听觉所呈现出的声情并茂的优美意境;二是“表象联想”,即由一种感觉引起多种感觉的齐响共鸣和连锁反应。如李世熊《剑浦陆发次林守一》中“月凉梦破鸡声白”由月光的白而感受到凉(白色是冷色),月白天将破晓使人感觉鸡叫声也是“白”的,其中由视觉转为触觉,再由听觉转为视觉,从而营造出天将破晓时美妙、动人的画面;三是“意象感通”,如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愁”是抽象的情,“春水”是具象的物,在这里将主观情感物化,一经沟通,意与象就会异质而同构,使意、象相通,使得作者那深远、沉重、无穷无尽的哀愁真切、形象的表现了出来。

通感往往缘情而生,随感而通,具有主观性、随意性、偶发性。在审美欣赏、艺术创造与设计活动中,艺术家以特有的慧眼和职业敏感性在艺术创造中让感官之间互通有无,亦真亦幻,虚实相生,从而自由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多姿多彩、神形兼备的艺术形象。

二、通感在艺术创作中带来的启发、启迪

通感在艺术创作中的启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某种艺术门类的欣赏、感受引起对另一种艺术门类的感受;著名音乐理论作曲家姆尼兹·豪普德曼提出“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说明音乐虽然在时间流动中不停地演奏着,但它的内部却有着严谨的结构和形式美;而歌德又认为“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说明建筑物质材料合乎规律的组合,能给人类以音乐的节奏和韵律的美感。[4]音乐和建筑是不同门类的艺术,不同性质的学科,但建筑与音乐之间的确存在着类似与关联,这种联系,使艺术家得以从不同的艺术中得到激励,也使各种艺术有可能互相“移植”、综合。

二是对外在事物的某种启发、启迪会引起对另一事物的联想、想象,从而使对象发生质的飞跃。例如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看到鹅优美的形体与姿势,对他执笔、运笔的方法以及书法风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启发,清代学者金埴据此总结出“鹅项舒,笔妙徐。鹅项转,笔妙展。鹅项鸣,笔妙警。鹅项曲,笔妙独。鹅掌游,墨韵流。鹅掌步,墨韵度。鹅掌眠,墨韵妍。鹅掌立,墨韵逸。”的书法歌诀。[5]“草圣”张旭看到公孙大娘舞剑时“烈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的姿势,对草书结构有了很大的启发,书写出“时旋时转,时而如猛虎下山,时而如蛟龙出水,变化莫测,龙飞凤舞,神采飞扬”的狂草。“画圣”吴道子看将军裴旻的舞剑英姿,一时灵感大兴,遂挥毫作画,“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观”,被誉为“吴带当风”。“盖派”的代表人物,著名京剧家盖叫天注重造型美,讲究表演人物神情气质,当他看到农夫担水时,想到在舞台上塑造一个造型要像农夫担水那样,稳健方能潇洒、轻松。

三、现代产品设计中的通感现象

好的产品设计不仅是简洁的、理性的、功能的,同时更应该是充满情感与体验乐趣的。而通感的应用恰好打破了感官之间的界限,引发人们用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物—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放大产品的情感属性,让产品更好的表达与诠释自己,以迎合消费者物质与精神等各方面的需求。

通感往往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之间的互通,它不仅具有客观的物质基础,从主体方面看,还有其生理的、心理的依据,各个感官之间相互挪移、沟通、替代后所形成的结果是多种多样,难以穷尽的。而且在通感模式中除了单一的两感相通外,多感相通的模式也非常常见。[6]在本文中我们仅以常见的两感相通为例来说明通感在设计中的应用。

1.视觉与听觉的通感

在艺术创造与欣赏中,视觉与听觉是两个主要的感官,发挥着独特的审美创造功能,正如白居易《画竹歌》中所言:“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这里诗人耳目并用,由目视幻化为耳听,这种视听感觉的认知转换带领受众进入“眼里闻声”的奇妙境界。[7]而在图1中,大肚子的纸架不仅让我们看到它夸张的造型、鲜艳的色彩以及良好的功能,同时也似乎听到了观众会意的笑声以及对该设计的喜爱与认可。图2的搅拌棒更是赋予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用品以生命,手掌的设计不仅让搅拌棒易于抓握,更让人听到了到他的求助与呼吁,以及“带我走”的渴望,也许没有人能拒绝这样的设计。[8]

2.视觉与触觉的通感

钱钟书先生说过“花红得发‘热’,山绿得发‘冷’,视觉对象触觉化可以加深对象带给人的直接感受。如图3中的座椅可以带给人强烈的触觉体验,让使用者感觉到温暖与爱不释手。图4的可以任意塑性的土豆灯更是给人交互、把玩与体验的乐趣。

图1 大肚子纸架

图2 搅拌棒

图3 座椅

3.视觉与嗅觉、味觉的通感

图4 土豆灯

图6 果汁包装盒

明代贾唯孝《登螺峰四顾亭》:“风来花底鸟声香”。风从花丛中吹来,散发出香气,使得鸟的鸣叫声也仿佛有了香气,视觉转化成嗅觉。图5为波普艺术风格棉花糖椅,其结构及色彩都做出大胆的革新,它有别于传统沙发,可选用不同颜色和大小的沙发软垫再进行组装,同时糖果的造型让人感受到甜蜜幸福的味道,带有浓厚的趣味性。图6为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Naoto Fukasawa)设计的果汁包装盒,当你一看到这些包装盒,你会感觉到自然与清新、绿色与环保,再加上香蕉淡淡的清香、甜美以及猕猴桃那诱人的酸甜会勾起我们的食欲,视觉、嗅觉与味觉的转换、联系产生了强烈的诱惑,激发人们有一尝为快的冲动,这就是通感带给设计的魅力。

结语

设计引领时尚、改变生活,它作为一个时代文化的缩影,通过设计除了赋予产品新颖的造型、合理的功能和巧妙的使用方式,更多的是带给消费者一定的精神价值、情感体验和感官享受。而通感作为一种潜在而有效的设计方法,恰好打破了感官之间的界限,给设计创作带来了灵感和启发,再加上设计师独特的艺术视角、丰富的情感、创造性的思维和特有的职业敏感性,朴素的、低级的通感将能够转变为更加精致、高级的“通感”。它的妙用可以打破产品功能、形态、使用方式等方面的界限,带给消费者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和味觉等感官体验,赋予产品以生命和情感,带给设计、生活以崭新的意义与价值。

[1] 亚里士多德著.形而上学[M]. 苗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王 暄.艺术通感在平面广告设计创意中的表现[J].装饰,2010(208):128-129.

[3] 何祁骐,张凌浩. 产品设计中的通感研究[J].艺术与设计,2009(03):155-157.

[4] 于秀娥, 兰璐璐.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J].作家,2008(08).

[5] (清)金埴(撰),王湜华(点校). 不下带编·巾箱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2.

[6] 王 芳. 试论现代广告中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J].广告写作,2010(9):41-43.

[7] 朱 华. 海报色彩表现语言的视听转换[J].包装工程,2010,20(31):93-96.

[8] 柳沙著.设计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Analyses of the Synaesthesia in Modern Product Design

SHEN Ming-qian, LIU Jia, SONG Jiao

(1. Industrial Design Department,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Jiangsu 213001,China;2. Department of Art Design, Zhen Jiang College, Zhenjiang 212003, Jiangsu,China)

Revealed by the importance of synaesthesia in the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artistic creation, the types,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ode of synaesthesia were analyzed. Combined with several synaesthesia phenomena in daily life and anthology appreciate, the role that artistic creation was enlightened by synaesthesia was discussed. And art works was also saltant and upgradeable by using synaesthesia. On this basis, the importance of synaesthesia in modern product design was proposed. By analyzing several concrete design projects, it was revealed that the ingenious application of synaesthesia can bring the emotional appeal, human feelings and the fun experience to the product.

synaesthesia; product design; emotional experience

J524.1

A

1673-9272(2012)02-0179-03

2011-12-26

校青年科学基金项目(KYY08035)、校综合性设计实验基金(ZS10002)。

申明倩(1978-),女,河南洛阳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设计美学。

[本文编校:李浩慧]

猜你喜欢
通感产品设计感官
智能产品设计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冷·暖》
《教堂之夜》
通感:一扇让诗人不老实的门(外一则)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风过洞庭》
感官训练纸模
例谈“通感”修辞手法
感官训练纸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