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方药中特殊煎药方法

2012-01-23 16:06朱桂花张友林
中医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煎药乌头

朱桂花,张友林

(武威市凉州区中医院,甘肃 武威733000)

《伤寒杂病论》之方剂不仅总结了汉代以前各个时期的煎药方法,而且发展性地运用于临床实践,值得医务人员在学习中借鉴与继承。根据笔者学习体会,现列举以下8 种煎药方法,供同道中人商榷[1]。

1 微火煎药法

微火煎药法也称文火煎药,煎药状态俗称“鱼沸眼”,先以猛火使之沸,水沸之后,则当用微火(文火)煎之。微火煎药法首推桂枝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因桂枝、生姜、厚朴等多含有挥发油,是药物的有效成分之一,如果用武火急煎,容易使它的有效成分挥发,影响方药疗效。此法用火过急会使汤液溢出,不仅造成药材浪费,还造成药物变性而有害于身体。微火慢煎是对一般汤剂的煎药要求,其目的是将有效成分更多地煎煮出来。但微火煎药法也有不易掌握煎药用水量和煎药时间的缺点。煎药时先用适量水将药物浸泡在容器内,以淹没药物为度,加水过多,则煎煮时间势必过长,部分成分被破坏;加水过少,药物有效成分不易煎出[2]。

2 去滓再煎法

去滓再煎法是指将药物加一定量的溶媒后,置于火上加温煮沸至一定时间后去滓取得药液,而后将所得药液重新置于火上加温煮沸,使其容量减少、浓度提高的方法。《伤寒杂病论》中,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大柴胡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及旋覆代赭汤在煎煮时便采用了去滓再煎法,经过研究发现,柴胡系列方证中本身有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之症,不宜再进大量汤液,故必须去滓再煎以浓缩其量,便于患者服药。

以上7 方均寓辛、苦、甘于一炉而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欲使其效显者,定要和合其力。去滓再煎可和合其力而专其功,使药效增强。去滓再煎法虽然有以上优点,但此煎药方法耗费时间过长,不适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

3 先煎后下法

煎药方法中的先煮与后下法,《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中记载尤详,如麻黄汤,“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二升半”,所以先煮麻黄,是因其麻黄煮出之沫有“令人烦”的副作用。仲景用麻黄诸方,如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桂二麻一汤、越婢汤、麻黄加术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等,都注明“先煮麻黄,去上沫”。葛根汤中应先煎麻黄与葛根,后入其他药物。经过研究发现,是因为葛根中淀粉先溶于水成胶状,能防止麻黄碱的挥发。适当先煮麻黄、葛根,使麻黄、葛根药性趋平和以达到祛邪舒筋、升津而不伤正之效应[3]。大小建中汤、炙甘草汤之饴糖之所以后下,因为其具有黏性,需要烊化服用。如同它药一起煎煮,它药均被其黏住,不易煮透,且容易焦糊。先煎与后下的煎药方法能增效减毒、趋利避害,且被现代中医药学在临床中广泛应用[4]。但这种煎药方法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不易被群众所掌握。且在目前密闭式电煎中药机中很难被使用[5]。

4 分煮合服法

分煮合服法是把一方中的多种药物分别煮成汤液,然后再把分煮的汤液混合在一起温服。《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篇》之乌头桂枝汤,“乌头以蜜二斤,煎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解之”,合和服之,使营卫和而表里双解。这种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乌头的毒性,保持桂枝汤的有效成分不被挥发,提高乌头桂枝汤的整体疗效;缺点是不易为患者所掌握,需要一定的专业人士指导。

5 酒煎与水酒合煎法

酒煎与水酒合煎法即单用酒煎药或水酒同煎药物的一种方法。医圣仲景所用酒主要有清酒、白酒2 种。仲景亦称美酒、无灰清酒,考之即今之米酒。功擅通经温阳、补益心肝,尤以色近赤而入血,功善行血养血,常用作煎药、洗药、浸渍、送服药。白酒即初熟的米酒,因色白,曰白酒,常用作治疗胸痹的主药,现代可用黄酒或少量的高粱酒代替[6]。

古人以酒入药,以行药势。仲景治疗胸痹、心痛彻背,如瓜蒌薤白白酒汤,以瓜萎实一枚(捣),薤白半斤,白酒七升。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瓜蒌薤白半夏汤,以瓜蒌实一枚(捣),薤白三两,半夏半斤,白酒一斗。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以温通血脉、散其久寒。在中药的煎煮过程中加酒煎或水酒同煎,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充分释出,使药力彰显[7]。但酒为大辛大热之品,张仲景在两部经典方药中对表证、内热、实证、痒疹、阳亢、津伤等证均禁用之,诸证饮之则无异于火上加油,病势必加重,而对呕、利、湿病、痰证、饮证、咳喘证、眩晕等证亦均未用酒,因酒为甘热之品,能厚肠胃、酿湿化热。

6 蜜煎与蜜水合煎法

此法主要是指单用蜂蜜为溶媒煎煮中药或单以水为溶媒加中药久煎后,再加蜜煎煮的方法[8]。《金匮要略》中,乌头的煎法有二:其一,单用乌头以水久煎,再加蜜煎。曰:“乌头大者五枚,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内蜜三升,煎令水气尽。”其二,复方使用者,先以蜜另煎乌头,再将蜜煎与其他药同煎取汁,如乌头汤,先将川乌“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再将川乌蜜煎与其他四味药同煎取汁。上述2 种煎法旨在消除乌头之毒性,并充分发挥其药效。蜜煎与蜜水合煎法也有一定缺点,主要是:煎药时间长(40~60 min),加水量不易掌握,蜂蜜容易粘锅、焦糊,普通患者不易掌握操作要领等缺点,需要专业中药师认真指导[9]。

7 蜜酒合煎法

蜜酒合煎法主要是指以酒煎煮,而后制成中药大蜜丸的方法。《金匮要略》之下瘀血汤方记载:“大黄二两,桃仁二十枚,蟅虫二十枚(熬,去足)。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顿服之,新血下如豚肝。”方以大黄、桃仁、土鳖虫炼蜜为丸,约束其勇猛之性,以保护其中焦胃气,又以酒引药入于血分,破血逐瘀。蜜酒合煎法虽以炼蜜缓和其药性,但终究是剽悍之剂的煎药方法,并不适用于气血虚弱的患者。

8 醋与水煎法

醋与水煎法即单用醋煎煮中药或以醋水相和煎煮中药的方法。苦酒,现代称醋。《伤寒论》之苦酒汤,半夏十四枚,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其用法,纳半夏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主治少阴病,咽中伤,生疮,散结祛痰,消肿止痛[10]。《金匮要略》之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当心烦,服之六七日乃解。主治黄汗症。明代医学家龚廷贤所著《药性歌括四百味》用四言句概括了醋的功效:“醋消肿毒,积瘕可去,产后金疮,血晕皆治。”醋与水煎法,因其味酸,有收敛之性,不适用于煎煮解表发汗药及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中药方剂。

9 小 结

汤剂的煎煮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十分复杂的问题,由于药物及病情的差异,所采取的煎煮方法也不尽相同。煎煮方法是否得宜,对中药汤剂疗效有很大的影响,历代医药学家对此颇为重视。对中药汤剂的制备应从多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古为今用、增强疗效的前提下,加快实现古代传统煎药方法与现代中药制剂的完美结合[11]。

[1]占传汉,罗序华. 张仲景煎药法初探[J]. 江西中医药,2002,33(2):49.

[2]张再重,魏雅娜.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煎药用水浅谈[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2(3):70-71.

[3]郑相颖,郑相梅.金匮要略煎药方法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4):1763-1764.

[4]李学林,李文雅. 中药后下药物的分类及其煎煮方法[J].中医研究,2010,23(1):16-17.

[5]李学林,唐进法.应用电煎机煎煮后下药物的方法[J].中医研究,2008,21(5):20.

[6]郝万山. 经方中的白酒与清酒[J]. 中医杂志,1991,32(5):59.

[7]张炳善.医圣仲景用酒规律浅谈[J].青海医学院学报,1999,22(4):18.

[8]陈树森.张仲景煎药所用溶媒析[J].浙江中医,1998,33(7):323-324.

[9]尚炽昌.经方配伍用药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

[10]张存龙. 伤寒论中特殊煎药方法[J]. 中华养生保健,2010,28(2):34.

[11]寇惠蓉,邵思琴.中药汤剂煎煮及服用方法对疗效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1,32(8):1063-1064.

猜你喜欢
伤寒杂病论煎药乌头
HPLC法同时测定白喉乌头中双酯型二萜生物碱含量
智能化煎药中心设计探讨
为老父煎药(外三首)
运用芍药甘草汤治疗癌性疼痛探析
机煎药与传统人工煎药的对比
乌头类中药的临床安全用药思考
浅谈学用《伤寒杂病论》的三步曲
刍议《伤寒杂病论》中舌诊的特点
我院煎药室的管理措施及改进建议
乌头属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