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甜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2012-01-23 18:30苏璐琪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甘草

苏璐琪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河南西华 466600

复方甘草甜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苏璐琪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河南西华 466600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在治疗变应性鼻炎中的疗效。方法 将12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按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静脉点滴,并与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低。 结论 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治疗变应性鼻炎总有效率高,复发间隙期长,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变应性鼻炎;复发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于变态反应引起机体释放组织胺,而出现打喷嚏、鼻痒、流涕和鼻塞等一系列过敏症状。多采用脱敏和抗组织胺治疗方法,但治疗后容易复发。笔者所在科室于2007年7月~2011年9月,在脱敏和抗组织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辅助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6例A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3例,其中男29例,女34例;年龄13~56岁,平均(26.7±11.3)岁;病程最长26年,最短3年,平均(11.7±4.1)年;临床类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17例,季节性变应性鼻炎46例。观察组63例,其中男27例,女36例;年龄14~53岁,平均(25.4±12.7)岁;病程最长29年,最短2.5年,平均(10.9±3.6)年;临床类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19例,季节性变应性鼻炎4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分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口服氯雷他定片(河南九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20050009,10 mg/片)治疗,每日1次,每次1片,并应用雷诺考特鼻腔喷雾剂[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无锡),J20090079]喷鼻,每日1次,每次1喷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1 mL/(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点滴,连用10 d为1个疗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应用2个疗程,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应用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评分,病情改善的百分率评定公式为:(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疗效评定:≥51%为显效,50%~21%为有效,≤20%为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评分标准参照1997年11月海口会议修订标准[1]评定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第1次用药后到患者感觉症状缓解时间)及复发间歇期时间(第1疗程结束到症状再次复发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57例,有效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1年内复发者16例,复发率为25.4%;中位症状缓解时间3.6 d,中位复发间歇期时间9个月。

对照组显效41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1年内复发者27例,复发率为43.1%;中位症状缓解时间4.2 d,中位复发间歇期时间5个月。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发病趋势居高不下,西方国家的发病率在23%左右,7岁以上儿童发病率可高达15%[2]。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是当患者与过敏物质(抗原)接触后,体内会产生免疫球蛋白E(IgE)。IgE形成后就吸附在嗜碱性细胞表面,使机体致敏。当患者再次与同一过敏物质接触后,该物质与IgE结合,激活嗜碱性细胞内的酶,而释放出组胺、慢反应物质等介质,作用于鼻腔黏膜组织,而出现打喷嚏、鼻痒、流涕和鼻堵等一系列过敏症状[3]。传统治疗方法多以远离过敏原,抗组胺药物、类固醇类药物及外用滴鼻液对症治疗,但疗效差,复发率高。

复方甘草甜素是由β-甘草酸、盐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有研究显示其主要成分甘草酸可以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4]。体外实验也显示其对T细胞具有活化的调节作用,诱导g-干扰素,活化NK细胞及促进胸腺外T淋巴细胞分化作用[5]。本研究显示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进行辅助治疗,提高了总有效率,复发间歇期延长,复发率降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无不良反应,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1]顾之燕.变应性鼻炎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1,26(3):134.

[2]Kulig M,Klettke U,Wahn V,et al.Development of 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 during the first 7 years of life[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11,106(5):832-839.

[3]张庆松,顾瑞金,顾之燕.临床变态反应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25-129.

[4]郝飞.甘草酸国外研究的进展[J].中国医学论坛报,2001,27(1):13.

[5]刘桂荣,马瑞海.复方甘草甜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J].中华儿科杂志,1998,36(9):521.

R765.2

B

2095-0616(2012)03-124-01

2011-11-29)

猜你喜欢
变应性鼻炎甘草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脱敏汤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