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统疗法联合应用配合康复理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疗效观察

2012-01-23 18:30崔艳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理疗椎间盘腰椎间盘

崔艳华

兖矿集团总医院中医康复科,山东邹城 273500

中医传统疗法联合应用配合康复理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疗效观察

崔艳华

兖矿集团总医院中医康复科,山东邹城 273500

目的探讨中医传统疗法联合应用配合康复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0例患者进行中国传统疗法联合康复理疗治疗,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制定的腰椎疾患治疗成绩分表对其疗效进行评分,并计算总有效率;同时对治愈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其复发情况。 结果 80例患者,治疗前评分为(8.17±1.33)分,治疗后评分为(26.53±1.24)分,改善指数为(0.69±0.08)。治愈21例,显效58例,总有效率为98.75%。对治愈和显效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复发1例,复发率为1.27%。结论 中医传统疗法联合应用配合康复理疗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了该病的远期疗效,并有效避免了症状的复发,临床可推广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理疗;中医;联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某些因素,主要是劳损引起的脊柱内外平衡失调而造成纤维环的破裂,髓核突出压迫马尾和神经根部,产生腰痛和坐骨神经痛,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腰痛”“痹痛”等范畴[1]。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较多,本研究通过中医传统疗法联合应用配合康复理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4~61岁,中位年龄41岁,疗程6个月~6年。L3~4椎间盘突出者6例,L4~5椎间盘突出者24例,L5~S1椎间盘突出者32例,L4~5、L5~S1椎间盘突出者18例。临床表现:腰痛,严重者可伴坐骨神经痛,且沿臀大腿后侧及小腿外侧至足部放射,咳嗽、喷嚏时疼痛加剧;体格检查时棘突间隙或棘突旁有深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CT或MRI检查显示相应腰椎间盘突出表现,且通过各种实验室检查手段排除肿瘤、椎管狭窄和结核等其他器质性病变。所有患者均愿意接受保守治疗,且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1.2.1 慢性牵引配合针灸治疗 患者取头低足高仰卧位,行持续骨盆牵引,根据患者的体质及耐受程度,调整牵引重量为患者体质量的30%~70%,每次牵引30 min,每日1~2次。针刺治疗取穴以相应夹脊穴和足太阳膀胱经穴为主,如阿是穴、脊穴、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等,疼痛日久者加三阴交、肾俞、太溪、内关,每次取主穴及3~4个配穴,针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1.2.2 电脑中频疗法 患者取俯卧位,使用电脑中频治疗仪,选用10 cm×20 cm×2 cm电极板,放入患者腰痛点,根据患者耐受力选择合适的中频强度,时间为2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1.2.3 推拿和手法治疗 采用“施氏三步九法”和Maitland的脊柱关节松动术,治疗时间10~20 d。

1.2.4 康复训练配合八段子或者太极拳运动疗法 康复训练分为早期练习方法和恢复期练习方法。早期练习方法需在护士协助下完成:(1)脊柱小角度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环转腰部活动;(2)蹲站挺胸运动;(3)慢下蹲运动,以上3项主要锻练脊柱小关节的灵活性及其周围肌肉的弹性;(4)快慢步交替行走锻练,主要锻练下肢肌力及协调性;(5)有脊柱侧弯者身体靠墙起立,双手中指贴于裤缝,一侧中指沿裤缝下端,脊柱逐渐侧屈至极限,再还原。恢复期练习方法:(1)直腿抬高锻练;(2)仰卧位的犁状肌舒缩锻练和拱桥式的背伸肌锻练;(3)飞燕点水式背伸肌锻练。脊柱左侧屈练习,脊柱向左侧弯做脊柱右侧练习。恢复期还需配合练习八段子或者太极拳至少2次以上,每日坚持。

1.3 疗效评定标准[2]

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制定的腰椎疾患治疗成绩分表作为评分标注,根据治疗前后评分计算改善指数和改善率。改善指数=(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正常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疗效标准:改善率为100%时为治愈,改善率大于60%为显效;25%~60%为有效,小于25%为无效。治愈和显效合计为有效,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评分为(8.17±1.33)分,经过2~3个疗程后,评分为(26.53±1.24)分,改善指数为(0.69±0.08)。治愈21例,显效58例,总有效率为98.75%。对治愈和显效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复发1例,复发率为1.27%。

3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腰椎间盘突症出多为筋骨劳伤、气滞血瘀,主要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及足少阳胆经经气血运行失调有关[1,3]。典型症状是腰痛与腰腿痛,多因急慢性劳伤致腰部筋脉损伤,气血瘀滞,腰部肌肉失去濡养而发。而传统中医针灸、推拿疗法均具有调整内脏功能、平衡阴阳、促进气血生成、活血祛瘀等作用,联合应用更有助于病变组织代谢产物减少或吸收,改善脊柱力学平衡状态,促使突出髓核的还纳,改善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关系,松懈神经根的粘连[4-5]。

本研究中,通过慢性牵引可纠正脊柱生物力学平衡的失调,恢复脊柱内外平衡的逐渐代偿和重建,甚至可促使椎间盘的回纳[5],因此,往往在治疗第1阶段时就采用;同时,配合针灸治疗,取穴以相应夹脊穴和足太阳膀胱经穴为主,可调理劳伤组织气血,促进组织代谢,使周围组织得到更好的营养。第2阶段电脑中频疗法则可以更好的巩固针灸的疗效,待症状稍微缓解,即便可以进入第3阶段,选用推拿和手法治疗进行病床上日常的护理,其目的也是防止气滞血瘀。康复期时,配合太极拳或者八段子,可以促使气血通畅,使劳伤的腰部得到气血的濡养,防止腰椎间盘突症的复发。该方法每一阶段都是针对腰椎间盘突症的主要病机,合理解决了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及足少阳胆经经气血运行失调的问题。通过2~3个疗程的循环治疗后,患者改善指数为(0.69±0.08),治愈21例,显效58例,总有效率为98.75%。对治愈和显效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复发1例,复发率为1.27%。分析复发的原因,可能是患者没有遵守医嘱所为。

经过临床实践检验,中医传统疗法联合应用配合现代康复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同时能够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以及预防该病的复发,有着明显的远期疗效,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王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辨证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5,13(10):839-840.

[2]傅建明,顾旭东,王佳,等.McKenzie法联合动态干扰电及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32(7):440-441.

[3]余洋,李绍平,孔祥丽,等.穴位埋线配合传统物理疗法治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医临床研究,2010,2(1):79-80.

[4]刘跃华.针灸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6例康复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1,10(4):144.

[5]黄毅,郭士伟,刘志贰.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结合中医传统疗法的临床应用 [J].中国保健营养,2009,18(24):94-95.

R274

B

2095-0616(2012)03-126-02

2011-12-14)

猜你喜欢
理疗椎间盘腰椎间盘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juliArt觉亚头皮理疗中心
肌内效贴:无毒无害理疗产品引发关注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石墨烯理疗U型枕
理疗鞋垫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火龙灸联合针刺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