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金丸不同配伍比例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2-01-23 18:30倪建新林跃虹陈妙珠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吴茱萸黄连脾胃

倪建新 林跃虹 陈妙珠

1.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药学部,广东深圳 518101;2.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社康科,广东深圳 518101

左金丸不同配伍比例的临床应用分析

倪建新1林跃虹1陈妙珠2

1.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药学部,广东深圳 518101;2.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社康科,广东深圳 518101

目的探讨左金丸不同配伍比例的临床用途,为其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方法 分析左金丸不同配伍比例的临床应用疗效。 结果 对其配伍比例进行了调整,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扩大了其临床用途。 结论 左金丸不同配伍比例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左金丸;配伍;临床应用

左金丸出自朱丹溪的《丹溪心法·火六》,方由黄连、吴茱萸(6∶1)组成,又名“回令丸”“萸连丸”“茱连丸”等。此方虽然简单,适用范围却很广,是治疗肝经火旺、胁肋胀痛、嘈杂嗳气、呕吐吞酸、口苦咽干、舌红、脉弦数等症的名方[1]。近年来,临床医生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理,对左金丸中黄连、吴茱萸的配伍比例进行了适当调整,辅以其他药物,治疗脾胃功能性失调引起的胃炎、消化性溃疡、肠道疾患、失眠、胆囊炎等多种疾病,扩大了左金丸的临床应用范围,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方解

左金丸中黄连性苦味寒,清泻肝胃之火,是方中君药。吴茱萸,性辛热,温肝降逆,为佐药。黄连配伍少量吴茱萸,可以使黄连泻火而无苦寒败胃之弊。两药一苦降一辛开,寒热并用,主辅相成,疏泄肝胃逆气,深得配伍要义[2]。其配伍之妙,《医方集解》有言“肝实则作痛,心者肝之子,实则泄其子,故黄连泻心火为君,使火不克金,金能制木,则肝平矣。吴茱萸辛热,能入厥阴肝,行气解郁,又能导热下行,故以为反佐。一寒一热,寒者正治,热者从治。”

2 临床应用

2.1 脾胃功能失调相关疾病

左金丸的传统用法较为简单,只用于“肝经火旺”所致之症。现在临床通过调整左金丸中黄连、吴茱萸的用量比例,辅以其他药物,常用于治疗多种与脾胃功能失调相关的疾病,如:胃炎、消化性溃疡、呕吐、便秘、痢疾等。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可以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同时配伍旋覆代赭汤,具有降逆止呕的功能,也可以清脾胃郁热[3]。临证中按患者情况,若将黄连、吴茱萸比例设为3∶1,意在减缓黄连苦寒之性,可以治疗肝火犯胃引起的较轻胃脘痛患者,可直袭其上炎之火,又不至苦寒败胃;黄连、吴茱萸两药1∶1配比,则多用于治疗肝火犯胃之胃脘疼痛,呕逆而伴素体中焦虚寒、脾胃虚弱[4]。陆永才使用左金丸(6 g,2次/d)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呋喃唑酮片(100 mg,3次/d)为对照组,治疗2周,停药4周后复查。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为64.7%,对照组为24.2%,左金丸疗效明显优于呋喃唑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黎明[5]使用加味左金丸(黄连4.5~6 g,吴茱萸1.5~6 g,制大黄10 g,丹参15 g)治疗尿毒症患者呕吐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于顽固性便秘,使用加味左金丸(黄连3 g,吴茱萸5 g,枳实12 g,防风9 g)治疗1个月后便秘消失,无复发。以川黄连10 g,吴茱萸3 g,条子芩15 g,广木香10 g,花槟榔10 g,建神曲20 g煎服,治疗痢疾有良效。对于肝胃郁热所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用左金丸合用四逆散取得的疗效明显高于吗丁啉(P<0.05)[6]。

2.2 其他疾病

除了以上疾病,左金丸还被用于失眠症等其他疾病的治疗。对于西药安眠药治疗无效的重症不寐患者,以左金丸(6∶1)再配伍清肝解郁、镇静安神、清热泻火中药(黄连12 g,吴茱萸2 g,柴胡、蒲公英、墨旱莲、女贞子、五味子各 12 g,丹皮、黄芩各9 g,龙胆草6 g等)服药10 d后,症状改善,睡眠正常[4]。有学者对左金丸(6∶1)比例疗效病理研究发现,该方中单体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在治疗大肠癌方面,改善症状,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一定疗效[7]。何本鸿[8]使用左金丸(黄连、吴茱萸6∶1制成糖衣片)治疗胆囊炎、胆结石,以苯丙醇胶丸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6%、9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古来左金丸均用于“泻肝火”,今人对其配伍比例进行了调整,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扩大了其临床用途。本研究中的黄连、吴茱萸之所以能够治疗各种脾胃功能失调相关疾病及失眠症、胆囊炎,关键在于因患者的个体差异而正确地辨证施治。所以,对于古方,应“师古而不泥古”,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体质情况,灵活调整药物的配伍比例,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扩大古方的应用范围。

[1]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11.

[2]李盛青,刘明平.左金丸药理与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0,11(5):471.

[3]邓秀娟,谭宇军.旋覆代赭汤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J].中医药导报,2011,17(5):25-26.

[4]李平,楚更五,张军会.左金丸不同配伍比例的临床应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4):341-342.

[5]毛黎明.左金丸加味治疗尿毒症呕吐[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20(4):27.

[6]球延,余鲴源.中药治疗肝胃郁热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5(3):l73-175.

[7]常金荣,陈蔚文.左金丸及其主要单体对大肠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2011,2(7):37-39.

[8]何本鸿.左金丸治疗急性胆囊炎[J].湖北中医杂志,2000,22(7):33.

R917

B

2095-0616(2012)03-134-01

2011-12-01)

猜你喜欢
吴茱萸黄连脾胃
江西道地药材技术创新现状分析与启示
——以吴茱萸为例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不一样的“双黄连”
黄连及其有效成分降糖作用的研究进展及量效关系
黄连解毒汤对SAM-P/8小鼠行为学作用及机制初探
吴茱萸治慢性前列腺炎
UPLC-Q-TOF-MS法分析吴茱萸化学成分
新年心愿宝宝有个好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