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截肢患者的心理护理

2012-01-23 18:30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义肢截肢骨科

李 燕

长沙市第八医院外二科(骨科),湖南长沙 410500

骨科截肢患者的心理护理

李 燕

长沙市第八医院外二科(骨科),湖南长沙 410500

目的探讨骨科截肢患者心理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科室2008年6月~2011年4月收治的不同原因所致需要截肢患者15例,在住院期间对其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 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接受事实,并配合治疗与护理,在术后功能恢复期间积极适应义肢,加强锻炼。 结论 对于骨科截肢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正确认识现实,重拾生活的自信心,对功能恢复期及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骨科患者;截肢;心理护理

对患者丧失生理功能、失去生存能力甚至危害健康的肢体进行截除,这种方法叫做截肢。对于骨科来说,是对患者迫不得已的保命方法;但是对于患者来说,无论是从肉体上亦或是精神上,却是突如其来的、难以接受的残酷打击。所以,为使截肢患者可以度过这段心理上的危机时期,对其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对笔者所在科室所收治需要截肢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科室2008年6月~2011年4月收治的不同原因所致需要截肢患者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12~55岁,平均(32.4±8.1)岁;其中上肢截肢5例,下肢截肢10例。

1.2 心理分析与护理方法

1.2.1 心理分析 所有患者在知道要面临截肢后都会产生否认、恐惧、愤怒、无助等不良的心理表现,甚至出现对生活的绝望甚至轻生的念头[1]。在患者心中,首先想到的是因为截肢而躯体不再完整,在心理上属于自我完整性的缺失,产生了割裂性焦虑。又因为肢体残缺,面临来自生活及社会上的不便,让患者对未来的生活失去了自信,变得敏感而忧郁。

1.2.2 心理护理的方法

1.2.2.1 术前心理护理 (1)平稳患者的情绪。因为患者在心理上的无准备性及对病情的否定性,会表现出对医务工作者的敌意,甚至有辱骂、攻击行为。护理工作者应主动征得患者家属及朋友、同事的积极配合,给患者营造一个友善的氛围,这对患者心态的平复有基础作用,并用同情、体贴患者的安慰性语言帮助患者做相关检查。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到位,避免牵动患肢增加伤痛[2],并真挚地回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使患者的心理得到慰藉,从而进入心理平稳期。(2)鼓励患者正视现实,积极手术治疗。当患者心情平稳后,应耐心仔细告知行手术截肢的必要性,以及不做手术的危险,并向患者讲明术后可以恢复的最好情况,使患者有勇气面对手术及术后的生活。

1.2.2.2 术后心理护理 (1)手术结束后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患者其手术顺利,让患者在心理上放心,并鼓励患者不要有过大的精神负担,积极配合术后治疗及护理,争取早日进行功能恢复及义肢的适应练习。(2)经常陪患者聊天,向患者讲述励志的小故事,使患者保持乐观、开朗的心理,让患者可以重拾对美好生活的勇气。(3)同患者及其家属积极互动,帮助患者完成简单的生活活动,用切身行动让患者明白身边有爱,相信自己,相信他人,相信社会。

1.2.2.3 疼痛的心理护理 对于截肢后的患者,往往因其心理原因出现疼痛敏感性增强并可能出现患肢痛。护理工作者应体贴细致地告知患者手术后都会出现疼痛,服用适当的止痛药物可以缓解,并进一步开导患者,使患者在心理上认知患肢已不在的现实。对患者心理暗示,可以减轻患者对残肢痛的敏感性及患肢痛的发生率[3]。

1.2.2.4 功能恢复时的心理护理 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功能恢复的锻炼,但因为残肢的不便及开始活动时的疼痛,患者往往出现气馁、拒绝锻炼的心理。应耐心帮助患者感受残肢肌肉的活动,多练习,适应练习时出现的疼痛。佩戴义肢锻炼时从简单到复杂,当做出简单的动作时,鼓励患者,增强患者的自信心,让患者明白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继续生活。

1.2.2.5 生活的心理护理 当患者能够适应义肢后,开始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细心陪伴患者并适当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告诉患者家属在平时对患者适当进行帮助,让其增强可以独立生活的自信心。

2 结果

经过积极的心理护理后,15例患者均能配合治疗及日常护理,并主动与家属及医务工作者沟通,在功能恢复锻炼中积极应对,伤口痊愈后出院。

3 讨论

在骨科,截肢并不少见,而截肢后患者的恢复情况却不尽人意。据调查,截止后患者积极参与治疗、护理、术后恢复的不足40%,这都是因为截肢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其恢复。

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使截肢患者从截肢前到之后的社会生活都存在严重的不良影响。患者拒绝治疗、延误治疗,以至于出现死亡;截肢后心情反复,抗拒治疗造成二次截肢,加大了对身体的破坏;出院后觉得自己不能独立生活,感到自卑,怨恨医务工作者,怨恨社会。这些都说明了不良心理对截肢患者的影响[4]。所以,对于截肢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则成为了其能否良好恢复,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减少家庭及社会负担最关键的一步。

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贯穿着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从术前到术后,从功能恢复到可以生活,都能体现出心理护理对患者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者不能仅仅是对基本业务精益求精,更要在心理护理上做到个体化、人性化的护理,将患者视为亲人,视为朋友,鼓励患者、帮助其重新找回对生活的信心[5]。

总之,在对骨科截肢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在遵守护理规程的前提下,不但要做好基础护理,更要学习好心理学的相关内容,认真仔细地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用最体贴、最温柔的话语及行动,及时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可以摆脱不幸的遭遇。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早日身心康复,自信、健康地开始新生活。

[1]胡佩诚.医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60.

[2]陈翠红.创伤患者截肢术后的心理护理[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7,2(7):628-629.

[3]毕金秀,于主花,郭燕妮.外伤性截肢术24例心身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0):66-68.

[4]金月红,龚进红.1例车祸致高位截肢患儿的护理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8,17(4):285.

[5]吕芬.冬眠疗法在骨科截肢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7):85-86.

R473.6

B

2095-0616(2012)03-166-02

2011-11-18)

猜你喜欢
义肢截肢骨科
How to ensure leftovers are safe to eat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义肢中心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老人崴脚后缘何要截肢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让士兵残而不废:骨骼整合义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