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60例疗效观察

2012-01-24 05:37范文建苏进兰青海省互助县人民医院8105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14期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防风通络

范文建 苏进兰 青海省互助县人民医院 8105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60例疗效观察

范文建 苏进兰 青海省互助县人民医院 81050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60例,并与单纯用西药治疗的60例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肯定,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中西医结合疗法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较常见的顽固性疾病,由于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因而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科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芎芥防风汤治疗60例,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两组病例均为我科2008年7月-2011年10月就诊的患者,年龄36~67岁,女性居多,病程为2个月~5年。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情轻重、中医症状等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口腔颌面部常见症状鉴别诊断手册》[1]确诊。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均采用以下西药口服:卡马西平100mg,3次/d,无效时酌情增加药量到有效为止;维生素B1225μg,3次/d;维生素B110mg,3次/d。上述药量服用1周后按原药改用早、晚各1次,用1周;再减为1次/d,服1周。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芎芥防风汤,药物组成:川芎20g、荆芥10g、防风10g、全蝎10g、地龙15g、细辛3g。用法:1剂/d,水煎,分2次服(早饭前、晚饭后),3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统计疗效。

3 疗效判定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 (自拟)痊愈:疼痛消失6个月以上;有效:疼痛消失6个月以下,但发作次数减少一半以上,疼痛程度减轻;无效:疼痛发作次数及程度无改善。

3.2 结果 见表1。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n(%)〕

由表1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多数认为其病变在三叉神经的周围部分,即在三叉神经半月节感觉根内。卡马西平系苯二氮卓类衍生物,此药作用于网状结构-丘脑系统,可抑制三叉神经系统(脊核-丘脑束)的病理性多神经系反射,因此能有效控制三叉神经痛发作[2]。但有毒副作用,会造成记忆力的减退,视力、听力的下降,对肝功能也有一定的损害。维生素B1参与机体糖代谢过程,维持神经、心脏及消化系统正常机能。维生素B12是神经系统功能健全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参与神经组织中一种脂蛋白的形成。

三叉神经痛属于祖国医学“头风”或“偏头疼”范畴。多是由风、寒、外邪侵袭,闭阻经脉,气血凝滞而引起的。宜治以祛风通络,活血祛淤。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能行气活血,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荆芥、防风能祛风解表止痛;地龙清热止痉、通络止痛;全蝎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作用。细辛祛风、散寒、行水、开窍。诸药合用,共奏通络镇痛、活血化淤、祛风解表之功。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能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姜宝岐,徐欣.口腔颌面部常见症状鉴诊断手册〔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09.

[2]张锡泽,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484.

R745.1+1

B

1001-7585(2012)14-1721-02

(本文通讯作者:范文建)

2012-05-14

(编辑紫苏)

猜你喜欢
三叉神经痛防风通络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肺通络方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作用机制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港口大型机械防风安全发展形势及防风安全体系建立
综合护理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丹参通络解毒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Atg5、Beclin-1及LC3表达的影响
大楼的防风攻略
通络益肾汤辅助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的影响
治三叉神经痛
防风衣
祛风解表说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