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室内灵芝栽培技术*

2012-01-24 07:45陈逸湘凌宏通曾振基林群英梁文庆
中国食用菌 2012年5期
关键词:孢子粉梅州市菌袋

陈逸湘,凌宏通,曾振基,林群英,宋 斌**,梁文庆

(1.梅州市微生物研究所,梅州市梅微生物中心研究开发中心,广东 梅州 514071;2.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华南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东省微生物应用新技术公共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070;3.梅州市华康生物有限公司 广东 梅州 514000)

灵芝 (Ganoderma lucidum)在中国是吉祥、富贵、美好和长寿的象征,素有“仙草”和“瑞草”之称[1]。现代科学表明,灵芝含有超过150多种的活性成分,具有益心气、益肺气、安神补肝、坚筋骨,利关节、滋补强身、扶正固本、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延缓衰老、强化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功效,并且能够抗肿瘤、抗放射、抗心血管系统疾病、保肝解毒、调节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已经成为中国农村重要的循环经济产业[2-5]。室内灵芝栽培技术具有投资少,生产条件易控制、产品质量较稳定等特点,特别是可采用全封闭的弹粉方式获得质量较好的灵芝孢子粉,是中国南方许多农村地区常见的一种灵芝生产方式。作者针对梅州地区农村气候条件及其特点,结合无公害食用菌栽培技术的要求[6-11],从产地环境、栽培基质、生产季节、菌种、室内栽培技术、产品包装与保藏等方面进行了无公害室内灵芝栽培技术的研究,并在一些食用菌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灵芝种植户中生产示范与推广,获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1 产地环境

梅州地处粤北山区,自然气候条件良好,环境质量达到并保持国家一级至二级优良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Ⅲ类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72.4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4.3%,为灵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地环境[12,13]。梅州灵芝生产场地环境以《NY 5358-2007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为基础,选择通风良好、水源方便的场地,要求周围5 km以内内无工矿企业污染源,最好3 km之内无生活垃圾堆放和填埋场、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堆放和填埋场所,亦无专业禽畜舍、垃圾场、污水或其它污染源。生产用水符合GB 5749的要求,混浊度≤3度、不得有异臭、异味,总砷 (以As计)≤0.05 mg·L-1、总汞 (以Hg计)≤0.001 mg·L-1、镉 (以 Cd 计) ≤0.01 mg·L-1、铅 (以 Pb 计)≤0.05 mg·L-1。

梅州农村的灵芝生产场地主要是利用旧农舍、仓库、校舍、闲置厂房等,它们在使用前都经过相关技术改造,做到布局合理,生产区与原料仓库、产品仓库、生活区严格分开。装料或拌料室、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应各自独立,又相互衔接。培菌室和出菇室内要有较强的保湿、保温能力,并保证通风良好、光线适中、排水通畅。生产场地四周要铲除杂草,构建和清理排水沟,以减少杂菌污染源和害虫滋生地。使用前还要进行一次整体性的消毒灭菌,常规使用福尔马林(10 mL·m-3)、硫磺、气雾消毒剂熏蒸或用石灰水喷撒等进行。生产场地要严格消毒和灭虫,废弃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2 栽培基质

梅州农林业资源丰富,高等植物有182科、598属、1 084种,木材砍伐量约1.5×105m3,粮食年总产已经超过1.0×106t,还有许多经济作物如茶树、水果等,这些为梅州灵芝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如杂木屑、麦麸、米糠、玉米粉等[14-17]。梅州灵芝的栽培主料最常用是杂木屑,使用前都要经过曝晒1 d~2 d、去除多余水分与污染物,辅料采用麦麸、米糠、玉米粉等,常用化学添加剂采用石膏粉、碳酸钙、磷酸二氢钾等。栽培基质都要求新鲜、洁净、无虫、无霉、无异味,符合NY 5099的要求。

3 生产季节

灵芝是好气性中高温型真菌,菌丝生长温度以26℃~30℃为最佳,子实体在24℃~28℃长势最好,在18℃以下子实体不能正常生长[18]。梅州灵芝生产最佳出芝季节在4月~6月,通常是上年的10月份开始生产菌包,3月~5月份开袋出芝,4月~6月份上架弹粉,6月~7月份收粉、收芝。一年一造。从而提高了梅州农民的出芝产量与品质,收益稳定。

4 菌种

梅州的灵芝栽培品种以赤灵芝为主,要选用芝形好、抗病性强、灵芝及孢子粉产量高的菌株。菌种的生产要符合NY/T 528的要求。灵芝的母种要来源可靠、品种纯正。原种、栽培种要以菌丝洁白浓密、生长势强,菌龄35 d左右为好。

5 室内栽培技术

5.1 培养基配制

梅州灵芝的常用培养基为杂木屑78%、玉米粉6%、麦麸15%、石膏粉1%,含水量以60%~65%为宜或料水比例大体为1∶1.5,培养基在充分拌匀后pH值自然即可。

5.2 装袋与灭菌

以手工装袋或机械装袋均可,但梅州室内灵芝栽培一般采用17 cm×33 cm聚丙烯塑料袋,较少使用15 cm×30 cm聚丙烯塑料袋。培养基要拌料均匀并及时装袋,装在袋里的培养基要上紧下松,料面压平并在中部打一直径为2 cm的洞,直到料底,这样有利菌丝生长。最后紧贴料面扎紧袋口准备上锅及时灭菌。

灭菌时,料袋摆放要留有缝隙,高压或常压灭菌均可。高压灭菌于0.14 MPa~0.15 MPa(126℃) 下灭菌1.5 h~2 h,或常压灭菌在温度达到100℃以上并维持10 h~12 h以上均可达到培养料灭菌的目的。

5.3 接种与培菌

灭菌后的菌袋要移入洁净的冷却室冷却到30℃或如下才能接种。接种前要对接种场所、器具等进行全面消毒灭菌,消毒灭菌可参照NY/T5333附录A中列举的方法进行,或使用符合无公害要求的气雾消毒剂熏蒸消毒或使用电子臭氧发生器进行消毒,也可用保菌王消毒气雾剂熏蒸,另外用紫外灯照射1 h。菌种要在接种室消毒灭菌前放入但瓶口或袋口要扎紧,或接种前表面消毒再带入。接种室应用作用洁净层流罩,在层流罩前接种,不仅接种效果更好,而且还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接种过程要严格无菌操作。接种量为1瓶(袋)菌种通常接种40袋~50袋,接种量为2%~3%。

将接好的菌袋移入已消毒好的培菌室,双排卧倒墙式摆放在地面上,袋口朝外,每排摆放6袋~8袋,排距0.5 m。培菌室要保持室温25℃~28℃、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75%、适度通风换气、不需光照,菌丝长到1/3时可进行翻堆,上下内外调换菌袋位置,以保持温度和承受压力一致,有利于菌丝均匀生长。发菌1个月,菌丝便可长满菌袋。培菌期间要注意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并预防杂菌的污染,一旦发现要及时处理。

5.4 育芝与管理

当环境气温稳定在20℃以上或最适温度为25℃~28℃时,即可开袋出芝。开袋方法是在袋口的旁边用消毒好的小刀开一个“十”字形状、宽1 cm的小口,开口的位置尽可能保持一致,以保证芝与芝之间的距离一致,防止粘连。在开口处会有原基萌出,但最好每菌袋只保留1个原基,其余的剪掉,使养分集中保证出芝的品质 (盖大和厚实)。出芝室要保持空气湿度在90%~95%,可在地面上加水或用喷雾加湿机来保持空气湿度。在芝蕾未展开之前不要把水直接喷洒到芝蕾上,以引起芝蕾发霉或枯死。要避免阳光直射但最好具有散光,要保持适度通风换气要防止北风直吹,特别是芝蕾期,若受较强北风直吹,很容易造成大面积芝蕾枯缩致死的现象。

育芝的管理要严格对育芝室内温度、湿度和散光的管理,但也要预防出现杂菌如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霉菌等污染现象,以及菌蚊、菇蝇、造桥虫和谷蛾等昆虫对灵芝生长的影响。病虫害防治要严格按照GB/T 8321及DB 13/T 453的规定执行,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出芝场地应安装纱门、纱窗或防虫网,防止成虫飞入。场地内可吊挂粘虫板或电子杀虫灯。发现灵芝病菌与害虫时,坚持人工处理为主,发现霉变或污染,要及时清除,防止扩大或交叉感染。

5.5 子实体及孢子粉的采收

当灵芝子实体菌盖边缘白色消失,边缘变赤时,可用湿布将菌袋抹干净,准备上架弹粉。菌袋交错多层放齐,菌盖之间不能相互接触或碰到别的东西,因此菌袋体积不能超过架内体积的1/3为宜。为保证架内氧气浓度不会过低,可用20 g白纸或土棉布将弹粉架封实,但纸质和布过厚不利于通风透气,灵芝易长成鹿角形,也严重影响粉的产量;纸或布质过薄均易被风雨吹烂,或引起孢子粉乱飞现象。孢子粉弹射室要求干净、阴凉,适当通风,保温保湿。通常情况下,上架15 d~25 d为弹粉高峰期,此时灵芝边缘如长畸形突起(如鹿角状突起),则说明架内缺氧,要加强通风;如发现个别菌袋或灵芝子实体发生霉变,应及时清除以防止感染,保证灵芝和孢子粉的质量。当菌盖表面还存有孢子粉,菌盖边缘白色生长圈消失并转为红褐色时要及时采收子实体。采收前2 d~3 d要停止向子实体喷水。采集时,用毛刷将菌盖上的灵芝孢子粉轻轻扫下收集起来,再用快刀或枝剪从芝柄下部切下或剪下子实体。采收到的子实体和孢子粉及时烘干或晒干,密封保存。产品质量等应符合NY 5095的要求。在收完第1次粉后,若发现灵芝菌袋还比较重,子实体比较湿润的,仍可整齐放进弹粉架继续弹粉,20 d~25 d后进行第2次收粉约有2 g·袋-1~3 g·袋-1,但此时菌袋最容易发生青霉等杂菌感染。

6 产品包装和贮藏

梅州的灵芝产品一般为灵芝鲜品、灵芝干品和灵芝孢子粉。灵芝鲜品是刚从菌袋上收割下来的灵芝子实体,含水量约50%左右,极易受杂菌污染,必须及时保鲜处理。灵芝干品是指灵芝鲜品进行了烘晒处理后含水量低于12%的灵芝产品。灵芝孢子粉是灵芝的种子,收集到的灵芝孢子粉要过200目或以上的筛去除杂质,晒干或烘干后采用真空包装或密闭袋式、罐式包装。所有灵芝产品都要使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包装或密封袋材料包装。灵芝产品一般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

7 讨论

目前,梅州灵芝年产量已从2005年的20 t到2010年的90 t(包括灵芝孢子粉),其中以无公害室内灵芝栽培技术生产的灵芝达到60 t(其中灵芝孢子粉28 t),占了梅州灵芝年总产量的66.7%。据统计,平均每个灵芝栽培袋(17 cm×33 cm聚丙袋)的灵芝孢子粉产量达到14 g、灵芝子实体的产量达到20 g,分别增产了100%和33.3%,产品符合《NY 5095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食用菌安全无公害栽培技术是中国农村食用菌产业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它必将推动中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其促进农村社会的不断进步。

[1]林志彬.灵芝的现代研究(第3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

[2]章灵华,肖培根.近十年灵芝研究的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1993,8(1):31-35.

[3]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 (上册)第1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180-1182.

[4]赵继鼎,张小青主编.中国真菌志,第十八卷,灵芝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04 pp.

[5]中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 (二部) [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p128-129.

[6]张金霞,黄晨阳.无公害食用菌安全生产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354pp.

[7]NY 5095-2006无公害食品食用菌 [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6.

[8]NYT 5333-2006无公害食品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标准,2006.

[9]NY 5358-2007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S].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标准,2007.

[10]NY 5099-2002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S].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标准,2002.

[11]DB13T 1245-2010无公害灵芝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与原则[S].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标准,2010.

[12]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综合科学考查队第四分队.广东梅县地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集[R].1987.

[13]赵莹雪,赵江洪,陈义彬,等.梅州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3):70-73.

[14]曾志军,李远青,谢岳昌,等.梅州市农业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6,8:102-104.

[15]徐期瑚.梅州市现代林业建设规划[J].广东林业科技,2008,24(2):98-103.

[16]刘宇辉.梅州市绿色农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10058-10061,10063.

[17]梅州市人民政府.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Z].2009.

[18]曾振基,古培总,陈东标,等.赤灵芝高产栽培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4,2:44-45.

猜你喜欢
孢子粉梅州市菌袋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孢子油业已诞生孢子粉何去何从
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侨思小学作品集
灵芝孢子粉保鲜工艺的真空封装设计*
牡丹江地区地栽黑木耳废弃菌袋回收利用现状及对策
国内
解决孕吐难题 让孕妈妈更安心——记梅州市早孕安科技食品有限公司
春栽香菇菌袋安全越夏需把“五关”
灵芝孢子粉的分级及鉴别
固定菌袋插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