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术后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12-01-24 09:31
中外医疗 2012年31期
关键词:肉芽负压骨科

张 群

江西省安福县中医院,江西安福 343200

随着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由于交通事故导致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损伤及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数量也不断增多,而这些复合伤病程一般又较长,需要反复换药,这样一方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近些年来研究出来的一项新技术,并且在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1]。为了探讨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术后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该研究随机选取了2010年6月—2011年5月在该院住院治疗创伤骨科术后感染患者25例,并对其运用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该院住院治疗创伤骨科术后感染患者25例,男19例,女6例,年龄为21~53岁,平均年龄为 38.2岁,伤后至治疗时间1 h~5个月,平均为6.9 d,其中5例髌骨骨折、7例股骨骨折、6例胫腓骨骨折、3例踝关节、2例跟腱断裂、2例骨盆骨折。创伤面积:体表面积在5%以上4例,1%~5%的患者13例,1%以内的患者8例。

1.2 方法

①将坏死的肌肉组织、筋膜尽可能切除,反复冲洗创面;②待止血后,根据创面的大小修剪手术所用敷料,然后用4号线将敷料与创面间断缝合,要是它们之间没用死腔,保证充分接触,尽量避开神经和血管[2];③用生理盐水和酒精清洗创面周围的皮肤,将中心负压吸引装置和引流管连接起来,为了减少敷料里面的渗液,要用手挤压敷料,这样也有利于在敷料的外面贴生物半透薄膜,在引流过程中要保证创面的封闭性,通过半透薄膜可以看见敷料变瘪;④手术完毕,患者返回病房后,将引流管和床头的负压吸引系统相连,保持负压吸引持续吸引;⑤术后要根据所做的细菌培养结果用抗生素控制感染;⑥8 d后,拆除敷料,根据创面的肉芽生长状况做进一步处理,如果效果不满意,可以考虑再次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直到达到理想的效果[3-5]。

2 结果

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后,25例患者的创面水肿情况均不同程度的减轻,有新的肉芽组织出现,有17例患者直接缝合修复创面。对所有患者随访10个月,有3例患者的感染无法控制接受了截肢术,其他患者的感染均得到了有效控制。

3 讨论

在经过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能够达到30%,这无疑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更大的痛苦。治疗感染的基础是彻底清创,消灭死腔,将伤口内的脓液或组织渗液引流出来,然后再用抗生素治疗[6]。引流要根据感染的深度、部位、范围以及手术后各种固定的位置来确定引流切口的大小、深度和位置。传统的引流方法是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安置引流管或引流条,手术后勤换药,一直到炎症得到控制,这种方法容易使伤口内的脓液引流不彻底,也容易引发交叉感染[7]。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明显提高创面的血流量,降低血管通透性,调节创面中明胶酶活性,彻底清除细菌和坏死组织,加速细胞的增殖和肉芽生长速度,帮助伤口尽快愈合,在褥疮、各种创面感染、肢体脱套伤等多个方面。另外,由于骨科创伤有很大一部分发生在四肢,创口的深浅不一,使得在植入敷料时无法使其与创面充分接触,这时为了将死腔彻底消灭,可以考虑在各个创面和腔隙分层使用压封闭引流技术。值得注意的是,压封闭引流技术只是抗感染治疗中的一个过渡环节,引流代替不了清创,待肉芽长出后,还需采用其它方法将创面覆盖[8]。另外,在没有使用抗生素之前,最好做细菌培养,这样才能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9]。

在该次调查中,25例患者的创面水肿情况均不同程度的减轻,并有新的肉芽组织出现,有17例患者直接缝合修复创面,随访过程除了3例患者的感染无法控制外,其他患者的感染均得到了有效控制,这就充分说明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术后感染治疗中确切的临床效果。总之,在创伤骨科术后感染治疗中,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有效避免交叉感染,促进创面的清创和愈合,降低患者的痛苦,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1]杨润功,张伟佳,侯树勋,等.负压封闭引流在Gustilo IIIB和IIIC型开放性骨折感染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骨肿瘤骨病,2008(4):6-10.

[2]郑晓辉,马邦兴,江晓兵,等.负压封闭引流在地震伤员截肢术后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5):12-15.

[3]董红华,周丽娜,孙焕健,等.负压封闭引流在骨科的应用(附79例报告)[J].实用骨科杂志,2011(2):46-49.

[4]朱国庆,王磊.1030例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7):100-101.

[5]蒋劲松,李传杰.267例开放性骨折创口感染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6):36-38.

[6]黄涛,鞠晓伟,黄昌林,等.负压引流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外露[J].医药论坛杂志,2009(19):65-66.

[7]刘红旗,张海生,段献荣,等.负压引流封闭治疗小腿外伤性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11):64-65.

[8]田恒进,盛辉,张治家,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复杂性软组织缺损创面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21):47-48.

[9]张希彦,左伟,蔺攀,等.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开放骨折软组织缺损时的应用[J].医药论坛杂志,2010(19):91-92.

猜你喜欢
肉芽负压骨科
芪榆油纱布外敷对糖尿病足患者肉芽生长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高渗盐水纱联合优拓对肉芽组织水肿创面的效果观察
美容点痣扫斑笔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庆大霉素高渗盐水在手足外科感染性肉芽组织创面换药中的应用
蓝普锋RPC系列PLC在高层无负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