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则抗体筛选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2012-01-24 09:31
中外医疗 2012年31期
关键词:受血者微柱血型

林 燕

赣州市人民医院输血科,江西赣州 341000

不规则抗体的概念来源于早期的输血实践。在ABO血型发现之初,人们在输血时仅仅需要考虑抗-A和抗-B对输血的影响,而这两种抗体的存在与否是有规律的,即A型的人具有抗-B,B型的人具有抗A,AB型的人无抗A及抗B,O型的人同时具有抗A及抗B。当更多的血型系统被陆续发现后,人们发现除抗A和抗B之外,其他红细胞血型系统所产生的抗体在血液内呈无规律的存在,因此在临床上被统称为不规则抗体。而在ABO血型系统中,由于变异而产生的变异型抗体,如抗A1等,也在临床上被称为不规则抗体。有研究认为导致新生儿溶血病、血型鉴定困难、输血不良反应和疑难配型等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红细胞ABO血型以外的不规则抗体[1-3]。现对于 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并进行输血的2 4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结果报道如下。

同理,完全加权负项集NI(Negative Itemset)关联度(all-weighted Negative Itemset Relevancy,awNIR)的计算如式(9)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并进行输血的患者2 454例,其中男1 015例,女 1 439 例,年龄 21~79 岁,平均年龄(35.3±2.0)岁。 患者病种包括:血液病、外科手术者、孕产妇、HDN以及肿瘤。所使用的检测试剂为抗A、抗B、抗D血型定型试剂、ABO、单克隆抗体RhD血型定型试剂卡和血型不完全抗体检测卡(抗人球蛋白交配血卡),以及广谱抗人球蛋白、聚凝胺、谱细胞、筛检细胞等。

判别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是否在性别、年龄、种族、地域等方面存在偏见和歧视。公众的态度和反应固然是重要的,而媒体更不应忘记自己应负的责任和道德担当。无论是正规媒体还是自媒体,也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平台,都不要为了流量和阅读量,有意臆造一些与实际不符且有歧视倾向的热点和概念,而读者和公众也应该多一些理性、客观的判断和认知。

1.2 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技术致敏红细胞检测被检物中的血型抗体。具体操作方法为:首先将待检的红细胞制成红细胞悬液,然后将50 μL红细胞悬液加入到相应的凝胶卡微管中;再将患者血浆(50 μL)加入其中;在 37℃下孵育 15 min;专用离心机离心5 min并判断结果,并参照《临床输血学》中的相关操作方法计算各抗体病例数占总数的百分比[4-5]。

2 结果

通过对2 454患者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选,结果显示34例为阳性,其阳性率为1.39%。所有不规则抗体中Rh系统抗体16例,占47.06%,其中抗D抗体7例,占20.59%,抗E抗体9例,占26.47%;其他系统6例,占17.65%,其中抗M 1例,占2.94%,抗Lea2例,占5.88%,抗 Pl 3例,占8.82%;非特异性凝集5例,占14.71%;自身免疫性凝集7例,占20.59%。通过进行血型免疫学检查、治疗以及输注完全配合型血成分,均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不规则抗体(anomaly antibody)是指临床上存在于人体血液中的不属于ABO血型系统Landsteiner法则的血型抗体,是指血液中除抗A和抗B以外的其它血型抗体。而在ABO血型系统中,则于变异所产生的抗A1,抗A2等血型抗体,在临床上也被称之为不规则抗体。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可在交叉配合之前进行或一起进行,以便早期发现患者血液中的不规则抗体,并进行早期的鉴定,进而检测出在临床输血中具有影响意义的抗体,从而减少由于不规则抗体引发的输血反应,提高输血治疗的有效性,避免造成患者病情治疗被延误[6]。在输血实践中,不规则抗体对输血可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这些不规则抗体的存在,常常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不规则抗体可引起一定程度的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7]。这是由于患者在过去接受过输血治疗,或者是发生过妊娠免疫反应,可以在该次输血前的几个月甚至几年,在受到该输血治疗的刺激后,由于免疫反应致使患者血液中产生继发性抗体,或回忆性抗体,从而对红细胞输注的结果造成影响。最初免疫反应产生的同种抗体随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在该输血前的试验中无法检测出来,虽然交叉配血是相容的,但是在输血的1周或2周后,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回忆性免疫反应,IgG同类抗体大量迅速的增加,排斥输注不合的红细胞。如含有IgG抗A1的血液输给A型人(A1型),则会引起受血者发生一定程度的迟发性血管内溶血。因此对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做不规则抗体的筛选与鉴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8]。

对受血者的血清和血浆作常规的抗体筛选试验,以检测出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即能引起各类免疫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或使输人红细胞存活时间缩短的特异性抗体。当抗体筛选试验阳性时,让待检血清与谱细胞反应,通过分析待检血清与谱细胞反应格局情况,就可以判断待检者血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不规则抗体筛检有利于早期发现和确认具有临床意义的抗体并可在配血前鉴定此抗体,以获得充足的时间来选择缺乏相应抗原的相配合的供者。以避免因寻找不到相合的血源而延误受血者的治疗,临床上可选择与此相配合的血液成分供受血者输用[9]。

[1]向东,刘曦,王健莲,等.患者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5(1):24-25.

[2]马曙轩,刘景汉,李锡金,等.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法筛选和鉴定不规则抗体[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3(2):90-92.

[3]邓莉萍,李忠俊,郑月明.微柱凝胶法在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检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学,2006(11):21,24.

[4]董永,李延年,孙波,等.微柱凝集法筛检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3(5):29-30.

[5]向东,张雄民,王健莲,等.220例患者血型不规则抗体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3(2):27-29.

[6]杨珊.165例患者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17):78-19.

[7]符晓玲,冯学冠,郑三,等.择期手术患者输血前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9):130-131,134.

[8]姜亚杰.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的研究[J].黑龙江医药,2009(3):173-174.

[9]杨喆,杨磊,薛彩霞.输血安全与不规则抗体筛选[J].医学信息,2011(4上旬刊):287.

猜你喜欢
受血者微柱血型
磁性微柱阵列制备及驱动研究*
高精度镍微柱阵列模具的制造*
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安全输血中的意义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爸爸的血为何不宜输
电化学湿法腐蚀法制备硅微柱阵列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纳米尺寸下铱单晶微柱的力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