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护理职业倦怠与人性化管理的关系

2012-01-24 13:10江瑛莹
中外医疗 2012年15期
关键词:倦怠感职业倦怠人性化

江 红 江瑛莹

湖北省郧西县人民医院,湖北十堰 442600

职业倦怠也可以称之为对工作的倦怠感,在国内有职业枯竭、工作耗竭等相应的翻译。一般来说,主要是在那些需要同客户、公众以及病人等经常进行接触的工作中发生,也被人视为人际压力或者是慢性情绪的一种延迟反应。

所谓的人性化管理,主要指的是在进行企业管理的时候,需要注意到人性要素这一问题,要将管理模式倾向于对人的潜能的充分挖掘之上。

随着医院的管理模式要逐渐的倾向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以及对消费的理解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对于病人护理模式的转变,其家属、医生等对于护士的工作都有了新的要求。但是,随着要求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会逐渐的加大,因此,容易使得护理人员在生理上与心理上产生疲劳的感觉。因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情绪也逐渐凸显出来。

1 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产生的背景和存在的原因

(1)临床护理工作是以特殊人群为其服务对象,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工作时间完全不规律可言的情况,让护理人员在睡眠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作为护理人员,还是病人家属的咨询者、病人出现心理情绪的教育者等等。另外,由于日益增涨的护士工作质量的要求,而且多种多样的角色的相互交替“扮演”,往往容易让护士产生身心疲惫之感,增大职业工作压力。日积月累,生理方面的不适,心理问题也将逐渐体现出来。

(2)从社会角度来看,普遍存在着重视医生而轻视护士的观念,也就使得社会群众对于护士的信任度有所欠缺。社会的不认同,使得护士难以在工作中体现出自己的成就感,而护士完全不成正比的每日工作量与其收入,也就导致一线护理人员容易对工作产生嫉妒的厌倦情绪,从而对工作失去积极性。

2 护理工作者职业倦怠的表现

职业倦怠的产生,使得原先对工作积极而热情的工作人员从心底产生了疲惫质感,也使得对病人的照顾逐渐失去了爱护的工作情绪,甚至漠视病人的要求。所以,详细的分析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表现,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

李超平等相关人员对于护理人员产生工作倦怠情绪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其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00位医护人员当中,有45%的人员有轻微的情绪衰竭的现象出现;25%的人员存在情感疏远的现象;而50%的人员认为没有工作成就感。

骆宏等相关人员在对420位的护士进行调查,其结果:48%的护士感觉到自己一直处于工作紧张的状态;57%的护士感觉到工作量超出自己的承受压力;9%的护士非常不满意自身的工作;7%的护士认为领导对自己的工作不够重视。

因此,影响护理工作人员的原因有很多种,让护理人员产生职业倦怠也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是对于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来说,工作压力、工作量的大、领导组织等等才是最主要的。

3 人性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欧洲著名管理学家凯文·汤姆森的著作《情绪与资本》。它是八大管理新思潮之一,受到全球企业管理学界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它由内外在情绪资本组成[4]。医院的外在情绪资本存在于病人及其家属的感受。内在情绪资本存在于医院内部员工的忠诚与感受、服务一种态度,它需要热情。服务是一种感受,医院需护理人员为病人提供超期望服务,那就要求护理管理者对其员工进行人性管理。护理管理者处须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上,先让护士感动,让护士满意,只有护士感动了,才能因感而动,用心去做,这样才能从一定程度上减轻倦怠情绪。

(1)应当让护理的管理人员到基层感受护士在工作中所承受的酸甜苦辣,才能够真正的出至内心的关心护士,为他们着想。

(2)人性化管理的提出,就是为了给管理层人员一个提醒,要让他们了解到护士不仅仅是一部只会工作的机器,更多的是需要重视到护士的内心真正的需求,尊重每一位员工的想法,让其寻找工作创新的思路,开发出护士人员最大的潜力,从而做好本职工作。

(3)作为护士长,应当成为沟通型的专家以及对领导支持型的专家。因此,护士长对工作的支持,对于工作满意感的影响、对于护士心理健康的教育是最为有效的方式,护士长应当树立出服务才是管理的理念,作为管理者也就是服务者,为了护士们的才艺展示、能力的提升以及专业知识的而培训搭建出理想的平台。从心底关心、爱护护士姐妹们,才能够让护士逐渐的适应工作带来的压力,引导年轻点的护士和睦相处、以诚相待,充分的挖掘并且满足护士的求知欲望。

(4)改善职业倦怠情绪,需要将护士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作为护士长,应当做到人尽其才、知人善用;全员主动的参与到科室的管理当中,让人人都有责任感以及在取得成功之后的满足感,从而达到降低倦怠感、遏制倦怠感的地步。

4 讨论

护理职业倦怠感多有人文因素及工作压力引起,然人性化管理恰到好处的从人的角度出发,给予一线护理人员更多的人文关怀,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作为一线护理工作人员的直接领导者-护士长,如若很好的将人性化管理运用到日常管理中,便能从根本上缓解一线护理人员生理及心理上的压力,从而预防或者从一定程度上抑制职业倦怠感的产生。因此,人性化管理是预防职业倦怠感的重要措施之一。

[1]张铁山,李殿富.医务人员工作倦怠-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J].中国医院管理,2004,9:5~7.

[2]李超平,时堪,罗正学,等.医护人员工作倦怠的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3):170~172.

[3]骆宏,叶志弘,冯莺.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领域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2~14.

[4]凯文·汤姆森.情绪与资本[M].北京:当代出版社,2004;10.

猜你喜欢
倦怠感职业倦怠人性化
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PDCA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缓解效果探讨
外科病房年轻护士自我效能感 工作满意度及工作倦怠感研究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