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中的检测结果分析(附32例资料报告)

2012-01-24 13:10古丽仙阿布拉
中外医疗 2012年15期
关键词:微柱血站血型

古丽仙-阿布拉

新疆和田地区中心血站新疆和田,新疆维吾尔 848000

由于血型中的不规则抗体会与抗体相应抗原的血液而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因此在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抗体筛查有助于血液的选择,可防止因输注含有与抗体相应抗原的血液而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笔者对本血站2007年9~2011年9月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出现不规则抗体的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9月~2011年9月在本血站献血的6598例资料,其中男 4526例,女 1572例。年龄 18~39岁 4452例,40~49岁1121例,50~55岁25例;均为无偿献血者。

1.2 检测方法

本血站采用的直接抗球蛋白试剂、IgG抗D血清由上海血液生物医药责任公司提供,不规则抗体筛查细胞、10种筛查谱细胞及各种标准血清由上海博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微柱凝胶工作测试系统由瑞士达亚美(Diamed)公司提供,A、B反定型细胞由本中心试验室自行制定。

取供者血浆50μL,放置于36~37℃孵育器中孵育15min即采用专用离心机进行离心,然后通过肉眼观察结果:离心时,如果凝集块不能通过凝胶间隙,会保留在凝胶孔上层,此时可视为是阳性反应。对抗体筛选试验阳性者,可再用酶法、抗球蛋白法进一步作抗体的特异性鉴定。

2 结果

2.1 不规则抗体检查结果

2.1.1 本组6598例献血者的血液标本中,出现不规则抗体阳性共32例,占献血者的0.43%。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18~39岁13例,40~49岁 11例,50~55岁 8例。

2.1.2 不规则抗体的分布

本组检出32例不规则抗体的分布为:抗E11例(37.93%)、抗D6例(20.68%)、抗 cE7例(24.13%)、抗 c4例(13.79%)、抗 C1例(3.44%)。

3 讨论

准确的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是临床安全、有效输血的重要保证。因此为了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选择安全有效的配血方法在临床中显得相当重要。近年来,随着输血技术的不断进步,微柱凝胶试验(MGT)在我国已作为一种常规血液检测的应用技术。由于微柱凝胶技术能使红细胞抗原与极微弱的相应的血型抗体发生阳性反应,说明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反应介质能加速和增强凝集反应,且凝集在微柱凝胶孔内的红色凝集颗粒清晰、明确,极易被观察到,所以可作为反定型检测低滴度血型抗体的有效方法[1]。

本组资料显示,6598例血液中共检出不规则抗体32例,阳性率为0.48%。与国内0.4%报道[2]基本符合。由于上述血液均来自于无偿献血者,说明了在即使是在无偿献血者的血液中,也会有不规则抗体的存在。陈静等学者认为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含量过高会影响配血结果[3]。国内郭伟等学者研究表明[4],抗原阳性与阴性的百分率越接近,产生抗体的机会也越多。人们发现以往临床检验中常用的酶法、抗人球蛋白法及凝聚胺法对血液中的不规则抗体进行检测,但由于上述检测方法均存有洗涤费时、操作繁琐等弊端,故给临床对输血前的检查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但微柱凝胶法能很好地把免疫血清学技术与凝胶分子筛选技术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调节凝胶的浓度来控制凝胶间隙的大小,使其间隙只能允许游离的红细胞通过,从而使游离的红细胞和聚集的红细胞分离,简化了整个操作过程,并且检测抗体筛查方法稳定,最大限度消除了人为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使实验结果便于保存,已成为临床上可作为反定型检测低滴度血型抗体的有效方法[5]。

笔者认为微柱凝胶技术是一种安全、灵敏的免疫鉴定技术,对确保用血质量与安全作用明显,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方法,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1]陈才生,王雷萍,翁彬,等.新生儿脐血ABO血型正反定型及交叉配血实验结果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7,22(1):61~63.

[2]马曙轩,刘景汉,李锡金,等.微柱凝胶简接抗球蛋白法筛选和鉴定不规则抗体[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3,11(2):194-196.

[3]陈静,马涛.微柱疑胶技术筛选及鉴定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J].河北医药,2008,30:1233-1234.

[4]郭伟,杨彦杰,孙泳.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意义探讨[J].西南军医,2010,12(4):728.

[5]陈才生,王雷萍,翁彬,等.新生儿脐血ABO血型正反定型及交叉配血实验结果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7,22(1):61~63.

猜你喜欢
微柱血站血型
磁性微柱阵列制备及驱动研究*
高精度镍微柱阵列模具的制造*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电化学湿法腐蚀法制备硅微柱阵列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纳米尺寸下铱单晶微柱的力学行为
血站院感知识系统化培训模式探讨
南通市中心血站
血站建立和实施审核组模式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