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对糖尿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血管功能的影响分析

2012-01-26 09:13衡雪芹
中外医疗 2012年15期
关键词:左房阵发性房颤

衡雪芹 杨 丽

1.新疆塔城地区医院内二科,新疆塔城 834700;2.新疆塔城市妇幼保健院内科,新疆塔城 834700

房颤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疾病,目前患者约有1000万,是仅次于高血压、冠心病的常见心血管疾病。房颤是最紊乱的房性心律失常,房颤的存在毕竟是心房节律的叛逆力量占了上风,心房肌细胞不是房颤的挑起者,而是房颤的受害者[1-2]。本研究通过应用超声评估糖尿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血管功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22~75岁,平均(58.2±9.2)岁,多为老年人,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3个月。同期选择我院诊治的单纯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对比类似。

1.2 超声方法

采用德国SIEMENSS2000彩色超声诊断仪,频率8~13MHz。两组患者仰卧位,获取其右侧肱动脉纵切面,测量静息时的肱动脉舒张末期内径,计算反应性充血试验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FMD)。然后计算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NTG-MD),其表示肱动脉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1.3 统计学处理

FMD、NTG-MD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与成组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SPSS18.5统计学软件包。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FMD明显下降(P<0.05),NTG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FMD、NTG-MD和左房容积的比较(±s)

表1 两组FMD、NTG-MD和左房容积的比较(±s)

参数 观察组(n=40) 对照组(n=40) P FMD(%)NTG-MD(%)6.12±2.11 21.32±6.62 16.53±1.23 22.45±3.65<0.05>0.05

3 讨论

一般认为,房颤患者心动过速而引起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又是房颤的发病因素,控制心力衰竭可缓解房颤[3-4]。糖尿病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房颤患者10%~25%存在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也较多并发房颤,而且预后不良,应引起重视。糖尿病引起心房纤维化是房颤的基础,早期控制糖尿病可改善房颤[5]。房颤原因很多,不要一出现房颤就使用副作用极大的抗心律失常药治疗,而应首先治疗原发病。对原因难以改变的遗传因素和老年人。则应对症适当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6]。如房颤较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副作用较小的抗心律紊乱药物。

在糖尿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初步评估中,所有房颤患者需要接受心脏超声检查,评价左房和左室内径以及室壁厚度,并除外瓣膜病、心肌病和心包疾病[7]。评估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有助于指导抗心律失常和抗凝治疗的方案。X线胸片能评价心脏大小和肺脏情况。经食道超声检查可发现左房内的血栓。而超声检查为无创性检查,方法简便,可重复应用。本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FMD明显下降(P<0.05),NTG-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超声能够反映糖尿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血管功能,对于指导临床早期应用改善治疗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1]李学奇.心房颤动的临床新进展[J].黑龙江医学,2009,7(2):77-78.

[2]胡大一,孙艺红.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和治疗现状[J].中国全科医师杂志,2008,11(3):233.

[3]薛莉,史铁梅.超声检测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术,2006,22(6):961-964.

[4]胡滨,罗兰,胡兵,等.高分辨力超声评价高胰岛素患者内皮功能的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1,20(8):591-593.

[5]Carey RM.Primary aldosteronism[J].Horm Res,2009,71(1):8-12.

[6]Dixen U,Ravn L,Soeby-Rasmussen C,et al.Raised plasma aldosterone and natriuretic peptides in atrial fibrillation[J].Cardiology 2007,108(1):35-39.

[7]胡滨,罗兰,胡兵,等.高分辨力超声评价高胰岛素患者内皮功能的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1,20(8):591-593.

猜你喜欢
左房阵发性房颤
老年房颤患者,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冷冻球囊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比较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左房功能的超声评价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突发性聋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分析
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的鉴别
1例左房粘液瘤的护理体会
左房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