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蛤粉解毒散外敷治疗黄水疮52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2-01-26 07:17王富国
当代医学 2012年25期
关键词:疮面水疱西医

王富国

自制蛤粉解毒散外敷治疗黄水疮52例临床疗效观察

王富国

目的 观察自制蛤粉解毒散外敷治疗黄水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黄水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将自制蛤粉解毒散外敷;对照组24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均以5d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经过1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蛤粉解毒散外敷治疗黄水疮疗效显著。

黄水疮;中药外敷;蛤粉解毒散;疗效观察

黄水疮又称火赤疮、滴脓疮,是一种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皮肤病,具有较强传染性,多发于夏秋季节,常见于颜面,亦见于耳项部和四肢;初起红斑水疱,轻度痛痒,界限清晰,疱浆浑浊,易破溃伴黄色渗出,干燥后结痂而愈,一般不留瘢痕,婴幼儿及成人都可发生,尤以儿童较为多见,婴幼儿重者可因并发败血症、肾炎、肺炎而危及生命。本研究观察自制蛤粉解毒散外敷治疗黄水疮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黄水疮患者,均为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1~50岁;发生于头面部25例,发生于耳颈部17例,发生于四肢部10例。以上患者均符合《中医外科学》中黄水疮的诊断标准[1]。

1.2 药物组成及用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方案:(1)抗感染:青霉素800万U静滴,1次/d,儿童20万U/kg,静滴,1次/d。(2)抗病毒治疗:病毒唑0.5g,静注,1次/d;儿童15mg/kg,静注,1次/d。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将自制蛤粉解毒散外敷,我院自制外敷散(蛤粉解毒散)主要成分:蛤粉30g、煅石膏30g,黄柏生碾15g、轻粉15g,苍术15g。制备方法:以上五味,先将黄柏、苍术生碾,与煅石膏、蛤粉碎成细粉,再将轻粉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共为细末备用。如疮面渗出较多时,先用无菌棉签清洁疮面,然后直接将药粉掸于疮面,每日3次。如疮面水疱较少或已结痂,渗出不多,亦用无菌棉签清洁疮面,再将药粉用香油调为糊状,涂于疮面,每日3次。

1.2.3 疗程 两组均以5d为1疗程,治疗1疗程进行疗效判定。

1.3 疗效标准 治愈:皮疹全部消退;好转:无新起脓疱、水疱、皮疹干枯结痂,消退皮损达50%以上;未愈:皮损不减或消退不足30%[1]。

1.4 典型病例 孙某,女,2岁,颜面突发红斑,水疱密集,尚未破溃,以口周、鼻周为中心,波及1/4颜面,意识清晰,体温高,饮食欠佳,哭闹易惊。治疗外敷蛤粉解毒散,配合抗生素静脉滴注(青霉素、320万U),2d后水疱大部分消失,仅嘴角右侧尚存一小处皮损,体温正常,2d后痊愈。

2 结果

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n(%)]

3 讨论

黄水疮又称火赤疮、滴脓疮。临床曾有多种治疗方法。历代文献中有关本病记载颇多,如《新外科正宗》卷四说“黄水疮,于头面耳颈,忽生黄色,破流脂水,顷刻沿开。多生痛痒。此因日晒风吹,暴感湿热,或因内食湿热之物。风动火生者有之。治宜蛤粉散擦之必愈。”中医认为,该病多因湿热之邪侵入肺卫,郁于皮肤,肺卫有热,脾胃有湿,二气交杂,内外相搏而发病。

余在总结前人的古方上,多方阅读参考资料,合理组方,方中蛤粉清利湿热,配以轻粉外用杀虫,攻毒,敛疮;取其黄柏、苍术泻火解毒功效配以轻粉外用主治湿毒、疮疡。煅石膏有清热收敛、敛疮生肌之效,故配以轻粉对疮疡溃烂、久不收口效果尤胜。蛤粉解毒散配伍合理,制备方便,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敛疮生肌之功效。

本组研究表明西医配合蛤粉解毒散治疗黄水疮患者,中西药优势互补,较单纯西医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另外黄水疮易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家庭中传播流行,应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同时应避免搔抓,及时治疗,并对居住环境进行消毒。

[1] 刘忠德.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9,159-160.

10.3969/j.issn.1009-4393.2012.25.108

734508 甘肃省民乐县永固中心卫生院(王富国)

猜你喜欢
疮面水疱西医
慢性疮面之“偎脓长肉”的再认识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基于慢性疮面刍议脓的辨治❋
慢性疮面相关“邪”与“腐”的关系刍议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治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