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文类选修课对预防校园突发事件的调查报告

2012-01-28 06:26景庆虹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突发事件人文

景庆虹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83)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概述

高校作为社会机构中专门培养人才的组织,人员矛盾高度集中,人员流动性大,人员结构错综复杂,加上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等诸多因素,使得高校倍受社会关注。高校校园突发事件的发生不但会影响到校园的安全与稳定,影响到师生员工的生活和工作秩序,还可能影响到师生员工的家庭成员,造成或大或小的社会冲击波。因此,做好校园突发事件的防范,对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预防和处理校园突发事件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很多学校针对此类事件开始逐步建立、健全学校突发事件的预警制度,完善学校的管理细节,落实相关责任人员。同时建立、健全学校的突发事件应急机构,保证机构的有效运转,进行相关人员的指导、培训、组织管理及监督检查,由专门的应急机构来承担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负责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专项工作。加强对相关职能部门、教师的应急培训。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能力的培养,减轻学生在某种刺激下的心理应激反应,积极进行突发事件的演练等。但是,考虑到生活在高校中的学生是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成年人,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个群体自身各种能力的提高达到减少和控制校园突发事件的目的。在校园中,学习是每个学生每天要做的事情,在对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关技能、提高相应能力,是个很好的方式。选修课程的开设既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也能潜移默化地传授各种知识。人文类选修课是高校所有课程中数量最多、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类课程,因此,笔者想通过选择大学人文类选修课这个切入口,对“大学人文类选修课与校园突发事件的关系”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找到二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而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人文类选修课,以达到预防、减少、控制校园突发事件的发生。

首先,对此题目中的几个概念进行界定。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社会现象。从大的方面讲,可以指社会的精神面貌和道德修养。从小的方面讲,可以指人对自身精神世界的一种感悟和认知。选修课一般指各类大专院校开设的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而非专业选修课,其对象应该包括全校所有学生。因此,实际上人文类选修课程的涵盖面极为广泛,为了方便调查和研究,我们界定的大学人文类选修课程可以做如下划分:政治、历史、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文化艺术、军事、外交、其他等共9类。突发事件是在时间上突然发生的危机事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界定的校园突发事件大致包括以下几类:火灾、食物中毒事件、暴力伤害或抢劫等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学生群体性事件、自我伤害性事件、离校出走或失踪事件等。

其次,确定研究的方法及形式。正如前文提到的,笔者希望通过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能够了解现阶段大学里人文类选修课的开设状况以及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找到其对校园突发事件的影响,进而为有效地预防、控制及处理校园突发事件提供帮助。基于这点,我们选择了描述研究的方法。即描述现在所存在的现象、事实、问题以改进现况、规划未来。在描述研究的诸多方法中,我们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即通过对各高校发放、回收一定数量的问卷,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达到我们的预设目标。

最后,明确需要了解、掌握的基本概况。在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时,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问题:各高校开设人文类选修课的情况,在校人员对人文类选修课的认识,人文类选修课对学生各种能力发展的影响,近些年高校发生的校园突发事件的情况,学生应对校园突发事件欠缺的能力等。考虑到教师和学生对这些问题理解的角度有所不同,我们将问卷分为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种。

二、调查及数据分析

我们的调查对象是北京市20所高校的在校生及教务处、学生处、团委、人文社科类学院的教师。被调查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其中男生240名,女生252名,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8.8%和51.2%;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和其他在校生的人数分别为24名、77名、108名、228名和52名,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9%、15.7%、22.1%、46.6%和10.6%。因为高校的选修课往往从大一下学期才开始,所以我们把调查对象主要定为大学二年级以上的在校生。根据问卷的调查对象和问卷中回答问题的方式的不同,我们将问卷设计为开放型问卷、封闭型问卷、半开放与半封闭型问卷。

教师问卷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类:(1)学校人文类选修课开设情况,包括所在学校已开设的人文类选修课类型、课程效果如何。(2)学校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包括所在学校发生过的突发事件的类型、发生突发事件的频率、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3)对学校开设人文类选修课的期望,包括人文类选修课所占学校选修课的合理比例、哪些人文类选修课对减少或更好地应对校园突发事件有帮助。

学生问卷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类:(1)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2)学校人文类选修课开设情况,包括已开设的人文类选修课类型、学生选课情况、课程效果如何。(3)学校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包括所在学校发生过的突发事件的类型、对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的认知、自身缺少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4)对学校开设人文类选修课的期望,包括人文类选修课所占学校选修课的合理比例、哪些人文类选修课对减少或更好地应对校园突发事件有帮助。

调查对象的专业涉及范围比较广泛。包括文、理、工、农、林、医、体育、经济、传播类等专业。共计发放问卷600份,其中教师100份,每校5份;学生500份,每校25份。共回收问卷588份,其中教师96份;学生492份。以下分别对教师所答问卷和学生所答问卷进行分析。

(一)教师回答问卷的情况

1.已开设的人文类选修课类型

A.政治类:84.4%,B.历史类:79.2%,C.社会学类:82.3%,D.文学类:89.6%,E.心理学类:84.4%,F.文化艺术类:81.3%,G.军事类:34.4%,H.外交类:15.6%,I.其他:5.2%。调查发现约80%的被调查者表示本校都开设了文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艺术和历史类人文选修课,而军事、外交类课程则较少。

2.课程效果

被调查者认为,人文类选修课的开设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创造能力、身体素质的提高有所帮助的分别占83.3%、76%、70.8%、38.5%和10.4%。但是仅有40.6%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些人文类选修课的开设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帮助,而实践能力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又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在开设相关课程时考虑该门课程的实践性是有必要的。这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开设人文类选修课对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重要作用。

3.学校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

(1)所在学校发生过的突发事件的类型和比例。A.火灾占41.7%,B.食物中毒事件占7.3%,C.暴力伤害或抢劫等事件占13.5%,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6.3%,E.学生群体性事件占14.6%,F.自杀、自残、自虐性事件占69.8%,G.离校出走或失踪事件占26.0%,H.其他占2.1%。(2)所在高校发生突发事件的频率。A.每年1次占44.8%,B.每年2~3次占17.7%,C.每年4次及以上占7.3%,D.其他占30.2%。调查表明,有69.8%的被调查者表示该校发生过自杀、自残、自虐性事件,有41.7%的被调查者表示该校发生过火灾,这与学生答卷中相同问题的统计结果极其一致,均占第一和第二位,这就表明,自杀、自残、自虐性事件和火灾是高校最常发生的突发性事件。至于发生频率,近7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每年1次或1次以上,就整体而言属于频发。

4.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

A.缺乏相关教育占31.3%,B.缺乏生活经验占58.3%,C.人际关系失衡占53.1%,D.心理问题占76.0%,E.情感问题占60.4%,F.学习压力占44.8%,G.就业压力占37.5%,H.其他占3.1%。有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有心理问题、情感问题、缺乏生活经验、人际关系失衡,其中心理问题居首位。心理咨询、情感疏导、生活经验和人际关系知识的缺乏已经成为高校学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5.对学校开设人文类选修课的期望

(1)人文类选修课应占学校选修课的合理比例。A.占1/2的为14%,B.占1/3的为33.3%,C.占1/4的为33.3%,D.占1/5的为17.2%,E.其他为2.2%。从调查中我们得知,有33.3%的教师认为,应占1/3,有33.3%的教师认为,应占1/4。而32.5%学生认为,应占1/3,29.3%的学生认为,应占1/4,看来1/3的比例应该是老师和学生的共识。(2)哪些人文类选修课对减少或更好地应对校园学生突发事件有帮助?大多数老师认为,应多开设心理类、社会学类、文艺类、法律类课程,并加强课程的指导性和实践性。

(二)学生回答问卷的情况

1.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者中有51.2%为女生,48.8%为男生,基本上达到了男女各半,增加了调查的科学性。被调查者中大三(22.1%)和大四(46.6%)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多,这是因为我们考虑到许多高校都是从大一下学期开始设立选修课,所以我们选择的多为大二以上的学生。

2.学校人文类选修课开设情况

A.政治类占68.5%,B.历史类占69.7%,C.社会学类占69.9%,D.文学类占69.7%,E.心理学类占63.4%,F.文化艺术类占64.6%,G.军事类占31.5%,H.外交类占20.5%,I.其他占7.3%。结果显示:政治、历史、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化艺术6类选修课,在各高校的人文类选修课中占据前6位,且开课率均占63%以上。

3.学生选课情况

已选修人文类选修课的为78.7%,未选修人文类选修课的为21.3%。(1)选修的理由统计如下。A.个人兴趣占62.3%,B.增长知识占51.7%,C.修学分占68.2%,D.打发时间占.4%,E.其他占1.3%。(2)未选修的理由统计如下。A.不喜欢占41.0%,B.对能力提高没有帮助占26.7%,C.老师要求严格占14.3%,D.精力不够占37.1%,E.其他占4.8%。结果显示出的选修率已接近80%,表明人文类选修课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是较高的。有68.2%的被调查者选修人文类选修课是为了修学分,表明大学生选修人文类选修课的态度还是有待端正的。但我们也看到有62.3%和51.7%的被调查者是出自个人兴趣和为了增长知识。可见大部分学生还是对人文类选修课充满兴趣的。在没有选修人文类选修课的被调查者中不太喜欢的和认为精力不够的各占到41%和37.1%,可见人文类选修课的开设和讲授有待改进,同时还要给学生更多的选课时间。

4.课程教学效果

超过半数(分别为66.1%和54.9%)的被调查者认为,人文类选修课的开设对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提高有所帮助,这与教师的答卷结果相一致,但是教师中有70.8%的人认为,人文类选修课对学生遇事的应变能力有帮助,而在学生中只有32.1%的人赞助同这个观点,可见教师和学生对学校所开设的人文类选修课的认识有所不同。另外,分别有32.1%、29.7%和9.6%学生认为人文类选修课可提高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身体素质。

5.学校突发事件的发生情况

(1)所在学校突发事件发生的类型和比例。A.火灾占33.5%,B.食物中毒事件占20.3%,C.暴力伤害或抢劫等事件占20.9%,D.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占21.1%,E.学生群体性事件占19.9%,F.自杀、自残、自虐性事件占50.6%,G.离校出走或失踪事件占17.3%,H.其他占9.6%。(2)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A.缺乏相关教育占51.4%,B.缺乏生活经验占53.3%,C.人际关系失衡占49.4%,D.心理问题占67.5%,E.情感问题占42.9%,F.学习压力占41.5%,G.就业压力占38.8%,H.其他占2.6%。(3)认为自身缺少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A.思维能力占26.8%,B.创造能力占19.9%,C.良好的心理素质占62.4%,D.良好的身体素质占19.3%,E.遇事的应变能力占56.3%,F.实践能力占28.5%,G.其他占2.0%。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表示该校发生过自杀、自残、自虐性事件,有33.5%的被调查者表示该校发生过火灾,说明这是在各类突发事件中发生最多的两类,这与教师的回答结果基本一致,可见高校中的这两类事件是频发的。有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与心理问题、缺乏生活经验、缺乏相关教育有关,这与教师答卷中的结果基本相同,只是学生更认为是因为缺乏相关教育,这与学生对选修课开设目的的认识偏差有关。在如何应对突发性事件的问题上,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占到前两位,因此,在开设人文类选修课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6.对学校开设人文类选修课的期望

(1)人文类选修课所占学校选修课的合理比例。A.占1/2的为16.9%,B.占1/3的为32.5%,C.占1/4的为29.3%,D.占1/5的为19.7%,E.其他为1.6%。(2)哪些人文类选修课对减少或更好地应对校园学生突发事件有帮助?大多数学生认为应多开设心理学类、社会学类的课程,这与教师的期望基本吻合,表明师生在此问题上已有共识。

三、研究结果及应对建议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人文类选修课开设的种类上还是较为全面的,教师和学生一致认为其对应对校园突发事件有所帮助。但心理学类选修课程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被调查者希望开设更多的心理类课程来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在没有选修人文类选修课的被调查者中,有41%的学生是因为不太喜欢人文类选修课,有26.7%的被调查者认为,对能力提高没有帮助。可见,学生对课程的设置有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各高校在人文类选修课的设置方面进行相关的改进。有70.8%的教师认为,人文类选修课对提高学生遇事的应变能力有帮助,而只有32.1%的学生认为有帮助。可见教师和学生对学校所开设的人文类选修课在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的认识有所不同,这就涉及课程开设初衷和实际效果的差异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自杀、自残、自虐性事件和火灾,是各类高校校园突发事件中发生最多的两类。如何应对这种现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被调查的学生中,过半数的人认为,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与心理问题、缺乏生活经验、缺乏相关教育有关,而在教师答卷中也有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包括心理问题、情感问题、缺乏生活经验、人际关系失衡等,两者基本上达成了共识。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应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第一,在现有选修课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学类、社会学类选修课的开设,具体可增设青年心理学、女性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学、犯罪心理学、两性心理学、公关心理学、人际关系学、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等课程。第二,针对全校学生进行开设人文类选修课需求的调查,了解学生对哪些课程感兴趣,设置选修课首先要注重学生的实际需要。第三,被调查者中三分之二以上的教师认为,人文类选修课有助于学生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但持有同样观点的学生被调查者连三分之一都不到。要搞清楚原因何在,是课程设置有问题,还是教师讲授不到位?或是学生理解力、接受力不够?查明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因势利导、改进工作。第四,自我伤害和火灾是高校突发性事件中发生概率最高、影响最恶劣、损失最惨重的两类恶性事件,建议针对此问题,设置诸如“自杀心理学”、“生命价值及伦理道德”、“火灾防范及应对”等选修课和专题讲座,做到“防祸于未然、防火于未燃”。第五,面对突发事件学生不能很好应对与处理,这与他们缺乏实际经验、缺乏相关知识及心理脆弱、情感不坚强有直接关系。要加强选修课中的案例教学、实际操作和体验式学习,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一些实际应用技巧、技能和方式方法等,是十分必要的。

诚然,和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样,人文类选修课的开设与教学不会也不可能完全解决校园突发性事件造成的困扰,但是我们相信人文类选修课的科学设置和讲授必将对高校突发性事件的防范、减少和解决起到良好的正面导向作用。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突发事件人文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00后阅读偏好的三大特点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突发事件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