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蛇驱风汤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52例

2012-01-28 13:08刘志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23期
关键词:抓痕润燥血虚

刘志强

(四川省石棉县中医院皮肤科,石棉625400)

皮肤瘙痒症是皮肤产生痒感而欲搔抓,但又无原发皮肤损害的一种病症,中医称为 “痒风”或 “风瘙痒”;此病老年人在冬季容易发病。2008年9月至2012年8月,笔者用乌蛇驱风汤加味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52例收到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均来自本科室门诊,所有病例符合老年皮肤瘙痒症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3例,女性19例,男女之比1∶1.74;年龄60~91岁,平均 (75.1±4.11);病程2月至4年,平均 (1.96±0.63)年。

1.2 诊断标准 符合西医老年性皮肤瘙痒症诊断标准及中医痒风,血虚生风症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①患者老年60岁以上,发病时无原发性皮肤损害,仅有瘙痒;②瘙痒至少2个月以上;③常见继发损害,皮肤因搔抓而见抓痕、结痂、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

中医血虚生风证诊断标准:①患者老年,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而有皮肤瘙痒,入夜尤甚;②抓痕累累,可见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等继发皮损;③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难涩。④舌质淡红、苔薄白或少、脉细无力。

1.3 排除病例标准 因患某些系统性疾病 (如糖尿病、肝胆疾病、恶性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等)而引起的症状性皮肤瘙痒者;因理化因素、生物学刺激,精神因素,药物因素引起皮肤瘙痒及口服糖皮质激素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治疗期间停用其它一切有关药物,避免搔抓和使用碱性的肥皂、药皂,减少洗浴以及热水烫洗;嘱其禁食鱼、虾、螃蟹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戒除烟酒。内衣穿宽松的棉织品。

中医辨证为血虚津亏,肌肤失养。主证:年老体弱或有慢性疾病,皮肤干燥脱屑,瘙痒难忍,夜间为甚,抓痕血痂;可伴面色萎黄无华,头晕少寐,大便干燥,舌淡、苔薄白或舌红少苔,脉细弱。治则:养血驱风、滋阴清热、润肺止痒。方药:乌蛇驱风汤加味。乌梢蛇10g,蝉蜕6g,荆芥10g,防风10g,羌活10g,白芷6g,黄连6g,黄芩10g,金银花10g,连翘10g,甘草6g。若大便干燥加火麻仁,气虚加黄芪、北沙参;血虚加何首乌,鸡血藤;津亏加麦冬、北沙参、生地黄。用法:每日3次,2天1剂,3剂为1个疗程,一般2~4个疗程。

1.5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瘙痒完全解除,停药一个月未见复发;显效:瘙痒明显减轻,虽有微痒,但不影响生活及睡眠;无效:服药四个疗程后,瘙痒程度基本同前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2 结果

本组52例,痊愈19例,36.54%;显效22例,42.31%;无效11例,21.15%。总有效率78.85%。所有病例服药期间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皮肤瘙痒症病因繁多。西医认为老年人皮肤瘙痒症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多因皮脂腺功能减退,造成皮肤干燥和退行性萎缩,神经精神,内分泌功能改变,体内慢性病灶,气候变化或环境变化的影响等因素引起。2004年吴跃申、水润英等研究提示老年皮肤瘙痒症与过敏原有密切关系,尤其是与吸入性的过敏原。瘙痒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秋冬加重,夏季减轻,在治疗上较为棘手。发病率约为10%~50%,年龄越大,皮肤瘙痒的频率越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性瘙痒症,中医称为 “痒风”。如王洪绪 《外科证全书》痒风记载:“遍身瘙痒,并无疮疥,搔之不止”。由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气血二者相互依存,气虚血运受阻,血虚不能濡养肌肤,故患者皮肤干燥,肥厚。治宜养血润肤,疏风止痒。多数医家认为,本病由于年老体衰,肝肾精亏,气血不足,血不荣养肌肤或风湿热邪郁于肌肤不得疏泄而致。根据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理,治疗上应以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为基本法则。

乌蛇驱风汤出自著名中医皮肤病专家朱仁康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方药由:乌梢蛇、蝉蜕搜剔风邪,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祛风止痒,黄连、黄芩清热燥湿,金银花、连翘、甘草清热败毒,用于风热之邪内郁日久,未经发泄,皮肤剧痒,使风湿之邪复从表而出,加当归,生地黄养血和血,加何首乌、鸡血藤、麦冬增强养血滋阴润燥之功,加黄芪益气固表,益生血之源,托邪外出。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疏风益气滋阴,润燥止痒之功效。

猜你喜欢
抓痕润燥血虚
石榴补血糖浆对血虚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秋日滋阴润燥佳品——百合
白露秋分 润燥养阴
手臂上的抓痕
血虚≠贫血
敲打
冬季如何补肾护阳、润燥养阴
抓痕集之五
血虚≠贫血
正确对待老公背上的抓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