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与医

2012-01-28 13:08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23期
关键词:巫医鬼神巫术

巫的起源很早,三代以前已有之,《易·系辞》曰:“圣人以神道设教”,而主神道之事委之巫,祝史代人祈祷神明,以求降福。《说文》曰:“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也。”又 “祝、祭主赞辞者”,按:巫祝原以女人充任,若男子为现,则亦须男着女装为之。甲骨文中已有巫字祝字。最早的医字作 “翳”,下面从巫,可知原始的巫与早期医药的密切关系。巫字上加竹头成了占卜的 “筮”字,可见卜筮也是巫的事,巫与医是同源的。最早的时候,巫医是一个具有两重身份的人,既能交通鬼神,又兼及医药,是比一般巫师更专门于医药的人物。从殷墟甲骨文所见,殷周时期的巫医治病,在形式上看是用巫术,造成一种巫术气氛,对患者有安慰、精神支持的心理作用,但真正治疗身体上的病,还是借用药物,或采取技术性治疗。

据 《周礼》记载,当时朝廷有在大史之下设 “掌医之政令”,并有食医、疾医 (内科)、疡医 (外科)、兽医等医学分科,标志着巫、医开始分家,司巫的职能在政权机构中的作用逐渐削弱。从此巫师不再承担治病救人的职责,只是问求鬼神、占卜吉凶。而大夫 (医生)也不再求神问鬼,只负责救死扶伤、悬壶济世。周代的医学理论思维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尚书·洪苑》中关于水、火、木、金、土五行学说,《周易》中关于阴阳对立双方的概括,是在巫术神学还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产生的具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形成的突破。在西周也有 “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的记载。

猜你喜欢
巫医鬼神巫术
《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浅谈先秦诸子的鬼神观
基于认同视角的贵州苗族巫医治疗现状探析
俄议员提议整治巫医
鬼神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神秘的地索拉诺“巫术市场”
人分三界
西藏歌谣中的巫术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