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相应理论在眼科的应用

2012-01-28 13:08郝银丽尚玉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23期
关键词:沙眼眼病情志

郝银丽 尚玉才 李 慧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医院,银川750004)

“天人相应”是中医学特有的理论,也是整体观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强调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感应于自然,又受自然界的制约,并对自然界的变化形成相应的调节和适应能力。不同的自然环境下,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各有不同,所以对人体的生理特点及病理变化规律的认识,必须结合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来研究。由此,中医学又提出了 “三因治宜”的观点,即诊疗疾病必须根据不同的时间、地域和个体的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方法。由古至今,“天人相应”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用于指导临床认识疾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对疾病进行有效防治。眼睛作为人体的一部分,其疾病的发生和变化也必然受到大自然的影响。但由于中医眼科学形成明显晚于临床其他学科,在对于不同地理环境下眼病的发病特点认识上还比较薄弱。认识自然环境对眼睛生理、病理变化的影响,对我们防治眼病、丰富和发展中医眼科基础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地域与眼病发病关系

地域不同,生活环境、经济实力、饮食习惯、文化程度及遵医行为等均有所不同,故不同地域患者眼病表现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方面亦有明显差别。北方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温差大,春秋季有风沙,干眼症、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角膜炎患者多见;南方温热多雨,特别是一些沿海城市,湿热的天气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细菌性、病毒性、衣原体性、霉菌性结膜炎多发;西藏海拔高、高寒缺氧、紫外线强度大、气候干燥,医疗水平、受教育程度较内地相对落后,翼状胬肉、各种感染性角膜炎、外伤性角膜病变及白内障发生率明显高于内地[1],且环境因素导致人群血粘增高,容易发生血管痉挛、血管壁改变和血栓形成,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发病率较南方增高[2];太阳辐射强且时间长,视网膜本身在缺氧状态下抵抗力较差,这些也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在北方高发的原因;南方由于经济发展较北方快,人们生存压力较大,尤其是年轻男性,这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发的原因[3]。南北饮食结构不同,北方饮食主要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且冬季寒冷,喜食牛羊肉等高热量饮食,故血脂、血糖、血压异常较多,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较南方多见且较重。饮食结构差异也是导致血管性疾病及黄斑疾病高发的原因[4]。经济发达地区人群文化程度偏高,故就医依从性高。农村结膜炎发病多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关,城市多与过度使用电脑有关。

例如,沙眼是一种社会性疾病,因为它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与环境卫生、个人卫生、生活条件、经济情况都有密切关系。据WHO估计,世界范围内沙眼患者约5亿人,490万人是因沙眼所致的角膜混浊而致盲[5]。非洲、中东地区某些经济不发达国家发病率极高,有的竟达90%,是致盲的主要原因。在旧中国,沙眼的患病率很高,有 “十人九沙”之说。王新成等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40岁以上人群沙眼的患病率为22.86%[6],而李华春对大学生进行沙眼患病情况调查,发现沙眼患病率为34.4%[7]; 又 如: 武 强 县 小 学 生 沙 眼 患 病 率 为23.4%[8],明显低于广西农村 (29%)和宁夏银 川(30%)小学生的沙眼患病率,但高于山西大同(10.9%)及内蒙古白云鄂博 (17.08%)小学生沙眼的患病率[9]。显示患病率和病变程度与居住环境、接触人群及个人的用眼卫生习惯有很大关系。

2 心理应激与眼的关系

心理应激是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由于环境要求与自身应付能力不平衡所引起的一种身心紧张的状态,这种状态倾向于通过非特异性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10]。心理应激不属于中医学的概念,但中医七情及藏象学说很早就认识到不良的环境或精神刺激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说明了情志变化与内脏的联系。而 《灵枢·本神》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更具体描述了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临床表现。肝主情志,主疏泄,肝气郁结、气机不调可以引起情志异常。相反,外界的精神刺激使人产生压力,引起悲伤、抑郁,又可引起肝疏泄功能的失常而变生诸证,表现为肝气郁结,上扰、下迫、流窜、横乘之特性,故有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暴怒伤肝”的理论。若情志不舒,肝气郁结,影响肝的疏泄功能,气机失调,就会引起胁痛、呕逆、积聚等一系列与肝经有关的症状[11]。

《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灵枢·大惑论》篇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肝足厥阴之脉 “连目系”(《灵枢·经脉》)。中医认为,目为肝之窍,肝所藏的精微物质,通过肝经而源源不断地输送至眼,使眼受到滋养,从而维持眼睛的视觉功能。目窍之所以发挥“精明”的功能,必须依赖五脏六腑精气的濡养,脏腑之中以肝经气血最为重要。

大量研究表明,许多疾病与慢性精神性应激的累积影响有关[12]。因为过于持久或强烈的心理应激可明显影响大脑皮质功能,干扰边缘脑及丘脑,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神经递质导致多种物质分泌、释放增加,导致疾病加重。眼病也是如此,中医认为:肝病损目的常见病理基础,首先是肝脏的气血失调,因肝藏血,主疏泄。若疏泄失调,则肝气不能升发条达,郁于本经,郁久化火,肝火上炎,阴伤阳亢,气机阻滞还可导致血瘀。可见肝气的疏泄适度和肝血的充盈畅达是目能视物的主要保障,许多眼病患者乃是由情志所伤致病或因情志抑郁加重,且病后又因眼部不适或视力障碍更增抑郁之情,故情志因素是导致或加重眼病的常见病因。临床上非常重视眼与肝的关系,很多眼病也从肝来论治,疗效显著[13-14]。这也说明了心理-社会因素与眼病发病关系密切。所以不仅要在眼病病因上,还要在眼病的诊断和整体治疗中,注重身心一体的原则。

3 对眼病防治的指导意义

3.1 顺时养生强体质 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在环境。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及其组成部分,定当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与制约,因而人类只有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而变化,才能与天地日月共存,达到颐养天年的最终目的。即顺应四时养生为原则措施。此原则在眼病防治中尤为重要。同时强调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适当选择运动方式,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调整机体的功能状态以抗邪,这与现代药理学强调以药物直接对抗致病因子有显著的不同。因机体自身存在着抗病、愈病的调控机制,赋有使疾病向健康转化的自愈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强大的,并伴随生命过程的始终。因此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人体的自主调节能力,提高抗邪能力,调整全身机能状况,促进眼病痊愈。

3.2 避邪气去诱因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眼病病人应积极掌握环境控制法预防措施,应积极预防不同的环境出现的诱发因素,防治并进。沙眼的发生可能与高温湿热的天气有关。注意个人卫生,尤其需注意保持手的清洁,不要用手揉擦眼睛。避免强光紫外线的照射,外部作业可带防护镜等,减少物理、化学性刺激等可能诱发眼病的因素。主动避邪比疾病后驱邪更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亦应加以注意。

3.3 三因治宜 疾病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受到地域环境、时令气候以及人的体质禀赋、性情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影响,尤其是眼病。因此,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也就成为中医眼病治疗学的重要原则。诊疗疾病要根据季节、地域和个体的具体情况 (如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而采取与之相适宜的不同方法。

综上所述,天人相应理论是中医学认识人与自然统一的理论。正如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指出:“把人放在时间、地域、人群、个体中,进行健康保健预防与治疗的观察研究。中医诊治疾病,不单单追求 ‘病’上,而是按 ‘时、地、人’把大环境以至全体的整体进行辨证论治与预防。”天人相应理论对眼病防病有重要指导意义。

[1]杨真龙.西藏常见眼表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西藏科技,2008,186:26-27

[2]律鹏综,张文芳.高原眼病[J].高原医学杂志,2004,4(2):16.

[3]王敏,唐娜,燕振国,等.地域等因素对眼底病病种构成比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09,9(6):1185-1187

[4]De Gooyer TE,Stevenson KA,Hmnphries P,et al.Rod photoreceptor loss in Rho-Mice reduces retinal hypoxia and hypoxia-regulated gene expre-ssion[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6,47(12):5553-5560

[5]Resnikoff S.Pascolini D.Etyaale D,et al.Global data on visua1impairment in the year 2002[J].Bull World Health Organ,2004,82(11):844-851.

[6]王新成,王红岩.当前基层医院沙眼防治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实用防盲技术,2010,2:78-81.

[7]李华春.大学生视力状况与沙眼患病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2914-2915.

[8]李建东,周玉梅,李建玲,等.武强县小学生沙眼流行病学调查[J].眼科研究,2009,27(11):1035-1038.

[9]崔爽,季成叶,张琳.2000年我国中小学生沙眼防治状况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6,10(1):60-61.

[10]徐斌,王道宏.心身医学——心理生理学的基础与临床[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19.

[11]王煜.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解析[J].甘肃中医.2010,23(7):5-6.

[12]黄瑞红,王艳红,罗惠珍.从肝气郁结论情志与健康的关系[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3,15(3):146.

[13]苏礼和,苏礼潮,苏永乐.浅谈眼病从肝论治的体会[J].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2005,3(1):105-106.

[14]蔡航波.论官窍与五脏相关理论的临床指导[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7,5(9):2-4.

猜你喜欢
沙眼眼病情志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中国眼健康白皮书》:九成大学生是近视眼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2799例新生儿眼病筛查结果分析
消灭致盲性沙眼中国提前“交卷”
沙眼防治不可轻视
告别沙眼盲 关注眼健康
FGI沙眼治疗仪临床使用观察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