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婴幼儿留置针穿刺操作的负面心理因素浅析

2012-01-28 13:08杨丽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23期
关键词:操作者心理因素心理素质

杨丽娟

(吉林省四平市中心医院儿科,四平136000)

婴幼儿留置针穿刺,是儿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护理手段。穿刺成功的因素,以往人们认为与穿刺的部位、手感、静脉选择以及固定密切相关,而忽视操作者的心理因素在穿刺过程中的影响。通过多年的儿科临床实践证明,心理因素在留置针静脉穿刺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提高心理素质,可以提高成功率,而心理素质与情绪关系密切。

1 来自操作者情绪方面的因素

因家庭琐事、工作中的矛盾造成心理上的压抑、苦闷、多虑等不愉快心境。在操作过程中想不愉快之事,而且不能自我解脱,以致精力不集中,造成工作中处于被动状态导致穿刺连连失败。再者,无明显诱因引起的情绪低落和一些无意识情绪变化等,这些直接影响操作者技能发挥的潜在因素是不可低估的。

2 操作者工作安排不科学

工作能力主要表现在工作是否安排得科学合理,有很多人不注意这方面的培养,工作无计划性,抓住一样干一样,这项操作没做完,便急着去做另一项。如此造成工作忙乱,精神紧张,注意力分散,这类护士穿刺成功率明显低于其他护士。

3 意志薄弱

坚强的意志是护士最基本的心理素质之一。意志薄弱就会对一点儿微小的刺激都难以承受而无法调节自己的心理,使其无法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有的护士给患儿第一次穿刺失败后,即表现出忐忑不安的情绪,甚至身心紧张,缺乏勇气,以致于第二次穿刺成功率明显下降。有的护士当天只要碰上第一个患儿穿刺不顺利,以后的穿刺成功率明显下降,这是因为这类护士的穿刺技术暗示性较强。患儿家长的不满情绪、说三道四等都有可能对操作者造成不利影响,这些不和睦的气氛,使操作者心里不协调,心理压力过重,造成不安,起到暗示压力的负面效应。出现焦虑、紧张、自卑心理,导致越想成功越成功不了,本来可以成功的穿刺也以失败告终。

4 来自操作者自身身体的因素

因护士工作的特点,繁杂、琐碎、夜班多、生活不规律,必然带来生理上的变化与不适。如女性在经前期心理状态极不稳定、情绪波动、烦躁、易发火,再者带病工作,造成身体疲惫,以致精力不集中而影响穿刺技能的发挥。

5 来自周围环境的因素

良好的环境可保证操作者的心理平衡,以促进技术的发挥。主要包括:室内光线、配合者以及小儿哭闹。充足的光线是穿刺成功的保证,尤其是夜间小儿重度脱水、循环衰竭,血管更不易看到。病室内光线太暗可直接影响穿刺率,造成穿刺失败,延误抢救时机。患者的配合是穿刺成功的关键。护士要尽快熟悉患者,在交往中争取主动,对于新患者,护士要及早主动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记住患者的姓名、诊断、心理状态等,这样患者就会认为尊重自己,因而能主动与护士配合。如患者不配合护士则首先向其讲清配合要领,确认其可达到配合要求时方可进行操作。临床上因配合不当造成穿刺失败占有相当比例。小儿哭闹可造成操作者性情急躁而急于求成,这也是常见的穿刺失败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年轻护士一旦遇到肥胖、病重、血管不清、哭闹利害或陪护不合作时,护士就更加紧张、胆怯,不能端正心态,担心穿刺不成功,所以大大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1]。

6 体会

留置针在儿科的广泛应用不仅减轻了患儿痛苦,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强度,穿刺成功与否往往是衡量护士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任何来自内在和外在的压力都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护理人员的心理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穿刺的成功率[2]。因此护士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穿刺者应做好自我心理调节,进入良好的穿刺状态,减少来自自身因素引起的穿刺率下降。针对上述因素的影响,应努力提高护士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培养,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及时解决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合理安排本班工作程序。如针对难度大的操作应先易后难,避免不良情绪在操作中的影响,注意提高对各种刺激的适应能力,常保持良好的情绪进入工作状态。

[1]淳永丽,潘一微.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分析与应对[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4,2:729~730.

[2]陈波.心理因素对小儿静脉穿刺的影响[J].常州实用医学,2009,03:201.

猜你喜欢
操作者心理因素心理素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操作者内及操作者间可重复性研究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浅析汽车制造业人机工程标准
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与心理调控
操作者框架在车辆传动系旋转耐久试验中的研究与应用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