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活血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0例

2012-01-28 14:07张茂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8期
关键词:骶髂强直性脊柱炎

张茂雷

(山东省肥城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肥城271600)

补肾活血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0例

张茂雷

(山东省肥城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肥城271600)

强直性脊柱炎;骨痹;补肾活血汤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等。早期表现为下腰部僵硬疼痛,交替性臀部疼痛,腰椎活动障碍,久坐、久卧后加重,活动后减轻等,晚期可出现脊柱强直、驼背等畸形。属中医“骨痹”范畴,肾督亏虚是致病之本,瘀血痹阻是致病之标。笔者采用补肾活血法,应用自拟补肾活血汤治疗60例,治疗1年后,评价疗效,显效26例,有效32例,无效2例,有效率96.6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60例中男性4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38岁,平均26.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2年;有驼背畸形18例,有虹膜睫状体炎2例,伴外周关节炎56例。

1.2 诊断标准采用1984年修订的AS纽约分类标准。

1.2.1 临床标准①下腰痛持续至少3个月,活动后可改善,休息无改善。②腰椎在额状面和矢状面的活动受限,即腰椎前屈、侧屈和后伸活动受限。③扩胸度较同年龄、同性别的正常人减小。

1.2.2 确诊标准具备单侧Ⅲ~Ⅳ级或双侧Ⅱ~Ⅲ级X线证实的骶髂关节炎,加上临床标准3条中至少1条。骶髂关节X线改变分期:0级:正常骶髂关节;Ⅰ级:可疑或极轻微的骶髂关节炎;Ⅱ级:轻度异常,局限性的侵蚀、硬化、关节间隙无改变;Ⅲ级:中度异常,中度或进展性骶髂关节炎,伴有以下1项(或以上)变化:侵蚀、硬化、增宽或狭窄或部分强直;Ⅳ级:严重异常,骶髂关节完全强直、融合,伴或不伴有硬化。

1.3 中医证候标准腰骶、脊背疼痛,腰背部僵硬或夜间病重,活动后减轻。久坐、坐卧后加重,膝、踝关节肿痛,舌质淡红或有瘀点、舌苔薄白,脉沉弦。

1.4 治疗方法

1.4.1 中药自拟补肾活血汤:独活15g,桑寄生15g,炒杜仲15g,川牛膝30g,怀牛膝30g,制乳香6g,制没药6g,川芎20g,桃仁10g,红花10g,香附10g,当归10g,干姜8g,茯苓10g,白术15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加减:膝关节肿痛明显者加土茯苓30g、薏苡仁30g、青风藤30g;肩关节痛重者加片姜黄10g、桑枝10g;颈部疼痛僵硬者加葛根30g。

1.4.2 西药柳氮磺吡啶1.0g每日2次,甲氨喋呤10mg每周1次,双氯芬酸25mg每日3次。

1.5 疗效制定标准显效:腰背疼痛缓解,腰椎无活动障碍,外周关节无肿痛,血沉、C反应蛋白正常。有效:腰背疼痛、僵硬均减轻,腰椎活动障碍部分缓解,血沉、CRP好转。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2 结果

治疗60例,显效26例,有效32例,无效2例,有效率96.67%。

3 讨论

3.1 概述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其发病与HLA-B27密切相关,具有高度遗传性。骶髂关节炎是其病理标志,脊柱最初的损害是椎间盘纤维环和椎骨边缘连接处的肉芽组织形成。纤维环外层最终被骨替代,形成韧带骨赘,进一步发展形成竹节样脊柱,导致驼背等畸形,严重危害青少年健康。

3.2 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3.2.1 肾督亏虚是致病之本AS发病部位主要是腰骶部,《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腰为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肾为先天之本,为水火之脏,藏真阴而寓元阳,藏精主骨生髓,肾精充实则骨髓生化有源,骨壮脊坚,肾精亏虚,则骨髓生化乏源,阳气不能温煦,阴精失于濡润,则“肾府”为邪所浸而发为“骨痹”。《素问·逆调论》中说:“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能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督脉“循背而行于身后,为阳脉之总督,督之为病,脊强而厥”。督脉贯脊属肾,其为病“脊强反折”,肾气不足,督脉失养,肾督亏虚是AS发病的根本原因。

3.2.2 瘀血痹阻是致病之标肾督亏虚,复感外邪,痹着腰部久滞不散,津血凝滞不行,变生痰浊瘀血,致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瘀血久滞不散,附着筋骨、关节,流注于经络、督脉,终至脊柱强直。AS患者腰骶部疼痛、僵硬,夜间痛甚,久卧、久坐后痛重,活动后减轻等临床特征,与中医瘀血致病的临床特点完全吻合。

3.2.3 治法方药补肾壮督,化瘀通脉。方药补肾活血汤(自拟)药物(见上)。补肾活血汤由独活寄生汤、血府逐瘀汤、肾着汤等方化裁而成。方中独活、寄生、牛膝、杜仲补肾壮督、祛风除湿,乳香、没药、桃仁、当归、川芎化瘀通脉,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为《金匮要略》治疗肾着病名方,四味合用,燠土胜湿。全方药物合用,补肾壮督,祛瘀通络,则肾壮督强,瘀去络通而痹自愈。

[1]蒋明.中华风湿病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010-1025.

[2]路志正,焦树德.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593-602.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8.099

1672-2779(2012)-08-0145-01

:王利群

2012-02-05)

猜你喜欢
骶髂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强直性脊柱炎的部分影响因素分析
MRI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MRI和X线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骶髂关节CT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运用的研究进展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骨盆后环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壮督除痹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6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