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习医师职业道德教育

2012-01-28 14:07夏欣田张伟刘建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8期
关键词:医德实习生职业道德

夏欣田 张伟 刘建博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510405)

浅谈实习医师职业道德教育

夏欣田 张伟 刘建博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510405)

实习医师;职业道德

医学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工作中形成的并依靠社会舆论监督和内心信念指导的,用以调整医务人员与服务对象以及医务人员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的医学模式下的医德观念已经不为人们所接受。在创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今天,我国医学职业道德教育要与时俱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全面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行业理念。然而在现有的医院自负盈亏的医疗体制下,医院的社会福利性质逐渐丧失。医师的职业意识淡漠,职业认同感降低,社会责任感缺乏,这一切都间接的影响着实习医师职业道德观的塑造。本文拟从在临床代教中发现的实习医师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以及解决此类问题的途径进行探讨。

1 临床代教中发现实习生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

1.1 职业道德规范了解甚少导致学生职业道德规范了解甚少的原因有三方面:①由于医学院校的专业性强,课时紧,课业负担的特点,教学过程中过分强化“专业”教育,课程设置失衡,导致职业道德教育不足。②学校对学生的考核标准也过分强调专业成绩,职业道德教育长期处于摆设位置,缺乏职业道德考核,促使学生课余时间亦不注重职业道德的修养。③职业道德教育师资严重不足,医学职业道德教育是医学与人文学科的交叉学科,这就要求任课教师既要有充足的的医学知识,又要有丰厚的人文修养,而从事职业道德教育的老师,多为社科类教师转专业而来,缺少相应的医学知识即实践经验,这就导致教学过程中不能更好的把职业道德教育与医学活动相结合,职业道德教育成为纸上谈兵。

1.2 职业意识和职业认同感降低临床实习是从学生到医生的职业蜕变的过程,是从大学学习阶段转入毕业临床实习阶段。在这过程中,很多实习生还不能很好的转变角色,具体表现在实习过程中不能时刻以医生的身份要求自己,职业意识淡漠,不能以医生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医学生毕业后就业环境差、收入低,社会现实击碎了当初的职业梦,导致实习生对医生职业的不认同,更有甚者有改行的思想。另一方面社会上对医疗行业的过度报道,社会普遍对医生的信任程度下降,医患关系日益紧张,更有甚医生本人及家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这一切使初入医生行业的实习生临床实践时如履薄冰,对医生职业认同感再次降低。

1.3 临床工作中责任心不强实习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在代教老师的指导下要完成病史采集、病程纪录书写及临床操作工作。笔者在临床代教中发现,部分实习生责任心不强,病史采集不完整,病程纪录书写不及时、完整。由于部分实习生面临毕业找工作考研等现实问题,所以不能专心临床实习,出现早退迟到现象。甚至出现取消实习找工作、专心备考的现象。

1.4 人际沟通能力较差由于实习生从大学生活转到临床实习,交往的对象从老师同学一下子变成了患者和同事。由于交往的对象发生变化,很多实习生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不能很好的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医患关系不融洽,甚至出现争吵现象。同事之间缺少互相关心、协作的精神,造成同事之间气氛不和谐,甚至出现争吵的现象。

1.5 主动学习能力不强临床实习是一个实践知识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要积极吸取经验和相关的知识,做到学为已用。实习生在大学的教育仍然是填鸭式教育,教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录笔记。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实习生还不能转变这种学习模式,表现为在实习过程中很茫然,不知道学习什么,应该掌握什么,临床思路不清晰。不能主动发现问题,遇到问题不能主动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出现代教老师不讲,实习生不学的现象。

2 实习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实习医生是未来的人民健康的卫士,生命的守护神,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强,是潜在对生命价值的亵渎。针对在代教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笔者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实习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2.1 重视岗前职业道德培训临床实习阶段是每个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的必经之路,毕业实习是医学生从大学理论学习步入社会实践的重要阶段,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对实习生的成长极其重要。高尚的职业操守是未来高超的医疗技术的保证。诊疗过程中坚持医疗规章制度,病人的生命安全才能得以保证。所以在岗前培训阶段,要重点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告知医学生在日后的医疗行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相关伦理问题及解决此类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自觉抵制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回扣、红包等不正之风。强调劳动纪律,铁的纪律是医疗安全的保障。

2.2 树立医德模范作用强化职业荣誉感医学生在大学理论学习阶段人文课程少,只粗略的了解医学伦理,对于在现实工作中如何运用相关知识,遇到职业道德问题时候如何解决仍是很茫然。临床代教时要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平时注意医德风范,时刻以患者的利益为出发点,让医学生以教师为榜样,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从而使代教老师平时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思想对实习医师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组织大家学习医疗系统的先进人物的高尚医德,学习他们无私无畏的高尚品德,适时重温医学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誓言,使实习生时刻感受到他们对生命的守护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从而强化职业荣誉感。

2.3 定时组织团队性临床技能比赛针对实习生临床沟通能力差,团队合作精神不强的特点,定期组织实习生以小组为单位,实习生自己作为标准化病人,进行病史采集,病历书写相关临床技能比赛。通过比赛,换位思考的方式,了解病人的心态,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小组内的实习生经过互相的探讨,最后完成病史采集与病历书写及明确疾病的诊断,以此来增进团队合作精神。2.4床旁代教与临床小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针对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主动学习能力差的情况,平时代教时注意多床旁代教,针对典型病历,代教老师主动讲解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指出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回答实习同学提出的疑问,带领实习生跟踪病人的治疗进展情况,从而对疾病的治疗全程有足够的认识。定期安排临床下课,组织学习本专业新技术、新指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强化自主学习能力。

2.5 完善职业道德考核制度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观是医师做人行医之本,是医生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加强职业道德的考核,制定多方位职业道德考核制度,同时成立专业的医德教育辅导中心,对实习医师进行专业的辅导以及心理咨询。建立职业道德与职称评定、奖金分配、毕业留校等挂钩,做到有错必罚,优者表彰的奖惩制度。

3 结语

实习过程是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段,是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完美时期。既是学习相关专业技术重要的途径,亦是接触社会,服务人民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人民对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的要求必然会提高,所以在职业道德形成雏形的时期,代教医师应引导实习生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8.013

1672-2779(2012)-08-0027-02

:张文娟

2012-02-17)

猜你喜欢
医德实习生职业道德
医学生医德意识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
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为目的加强中职德育工作
健康中国视域下医学生医德教育目标优化研究*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最牛实习生
医德信念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