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体会

2012-01-28 14:07张丽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8期
关键词:妇科导师科室

张丽娟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济南250011)

中医妇科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体会

张丽娟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济南250011)

中医妇科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以其临床实践性强的特点对培养工作提出来更高的要求,我们从提高认识、成立研究生指导小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导师严把培养质量关四个环节入手,在中医妇科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中医妇科;研究生培养

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学位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医学学位制度的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1],是我国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方式的一次战略性调整。

我校中医妇科硕士点是1996年获得授予权的,1997年开始招生,并在1998年开展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数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及支持下,我们在中医妇科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医妇科高级专门人才,促进中医妇科事业的发展做了我们应该做的工作。2004年7月底已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回顾几年来的工作,有以下几点体会。

1 提高对研究生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前提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临床科室、教研室虽工作繁杂,但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好了能够促进科室的各项工作。这是我们回顾我科发展历程得到的启示。80年代及90年代初,我们科室技术力量较强,但对研究生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对我科硕士点的申报、各方面条件的创造等工作做得不够好,所以我科硕士点授予权取得的较晚,科室医、教、研工作不同程度受到了影响。老专家有的没有带研究生,其学术思想整理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全科学术水平的提高。近10余年来,我们提高对研究生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创造条件申报硕士点、博士点。硕士点、博士点批准后,按照校院领导及研究生处、教学管理科的部署,认真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对本专业研究生的基本要求、研究方向、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时间安排做出具体规定,定期检查考核研究生的学习情况,组织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及论文答辩。研究生工作上去了,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科室的各项工作。研究生们承担了科室很多工作:医疗方面,在门诊和病房里书写病历,协助导师处理病人,并协助门诊计划生育手术室、妇科检验室及B超室的工作;教学方面,帮助辅导见习及实习学生;科研方面,参与并促进导师申报、实施、鉴定课题等工作。研究生工作促进了科室整体水平的提高,而研究生也在临床实践中锻炼了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在临床实践中完成了较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论文或报告。

2 发挥研究生指导小组作用,是做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是一个导师所能完成的。目前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临床医学各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必须依靠集体力量,采取指导教师与研究生小组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指导小组由指导教师任组长,教研室主任任副组长,共3~5人,充分发挥科室集体智慧和力量,统一培养方案。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走出去:聘请西医院高职人员为指导小组成员,派学生到西医院实习。请进来:曾邀请国内知名中西医专家刘敏如、汤春生、张师前等作学术讲座或手术指导。我们通过以上方法培养的研究生,比较符合临床实践需要,符合就业需要,即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3 加强全科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优秀群体是做好中医妇科临床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保证

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目的是为了加速培养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的素质和临床医疗工作水平,以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临床医师的需要。对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是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临床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标准要达到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达到高年资住院医师水平。其重要措施在于安排好临床实践。妇科临床专业有其特殊性,既具有内科性质,又具有外科性质;要求既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又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其临床实践除了门诊、病房,还需在检查室、计划生育手术室、门诊手术室、B超室、细胞学实验室、内窥镜室及生殖实验室等。带教老师不仅仅是导师或指导小组老师,而是全科室人员,我们重视全科专业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加强导师队伍水平的建设要求科室每一名研究生导师,必须积极从事科研工作,并且在科学实验、临床实践中不断扩展自己的科研范围,寻找新的科研方向,不断提出新的选题,全面提高中医妇科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水平。

3.2 加强全科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①科内培养:师带徒,或中高级职称医师带教初中级医师。②走出去:每年保证4~6人外出轮训,专修学习,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开阔眼界。③鼓励在职人员攻读研究生,规定45岁以下全部达到硕士以上学历,现在我科室在职人员有一半以上已获得博士学位。经过数年努力,我科已形成了一个优秀的专业人才群体。有了优秀的带教群体,对研究生的带教起到了根本保证。

4 导师认真指导,严把培养质量关是做好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关键

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承担着具体、明确的指导职责,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研究生,即使在临床轮训期间,也要求其定期与导师联系,汇报学习情况,导师给予必要的指导。“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生命力在于加强临床能力培养”[2]。中医妇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培养方式上,要强调以临床的技能训练与知识的综合应用为重点。导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通过手把手带教,耐心示范,或在诊疗之余做学术讲座或专题讨论。这种方式,不仅体现了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而且体现了传统中医教育的师承特点,促进了研究生与教师的学术交流,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导师应指导研究生合理选题及进行临床研究。选题前,导师应与研究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导师一方面要尊重他们个性发展,帮助他们选定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选题,另一方面导师应在自己研究课题中设置较多的小课题,供研究生挑选。选题前,要求他们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从中发现亟待解决的问题,把握未来研究方向。当研究生形成了初步的课题设想,导师应进一步给予详细的指导和修改,指出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以及创新性,然后在本科室进行开题论证,使课题设计更趋完善。导师应督促研究生按期完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边临床,边研究,经常与研究生进行交流,了解课题进展情况和临床研究中遇到的困难,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方法学上给予具体指导,对于一些新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应与他们一起进行摸索。论文质量是培养研究生质量的标志,既反映研究生的科研水平,也反映了导师的指导水平。导师在论文撰写的各个环节应给予指导和把关。

总之,导师通过严把各个环节质量关,培养研究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全面提高理论水平和临床技能,使他们的临床和科研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1]秦怀金,王洪歧.设置医学专业学位,完善医学学位制度[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1):40.

[2]王德炳,郭述贤.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生命力在于加强临床能力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3):22.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8.014

1672-2779(2012)-08-0028-02

:苏玲

2012-03-04)

猜你喜欢
妇科导师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爱紧张的猫大夫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V eraW an g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浅谈妇科中急腹症的临床治疗
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