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传统修补术和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分析

2012-01-28 14:07汤积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8期
关键词:疝的修补术腹股沟

汤积盛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人民医院,苏州215127)

腹股沟疝传统修补术和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分析

汤积盛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人民医院,苏州215127)

目的对比用传统修补术和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15例腹股沟疝患者,按顺序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修补术,对2组的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全程记录中手术的平均耗时、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都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疼痛感对照组强于观察组(P<0.05);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中,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的修补术相比,手术操作简单、迅速、安全,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方法。

腹股沟疝;传统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

在外科疾病中,腹外疝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生率大约为1.5%,尤其是以腹股沟疝更为多见,占腹外疝的90%以上[1]。目前临床上治疗腹股沟疝的最佳方式为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有张力修补术和应用补片的无张力修补术。传统的腹股沟修补术为治疗疝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仍被使用,但是传统的修补术存在着自身的不足。新的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方面弥补了传统修补术的缺陷,已经逐渐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的主流[2]。本文通过来我院治疗腹股沟疝患者215例,分为2组治疗并进行对比,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15例腹股沟疝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30例,女性患者85例;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75例;疾病特征,47例确诊为腹股沟斜疝,48例为直疝,20例为复发疝。将选择的215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顺次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07例,采用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患者108例,采用传统的修补术方法。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对比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行硬膜外麻醉,取下腹部斜切口,自腹股沟韧带上2cm处,与腹股沟韧带平行,一般上端超过内环2cm左右,下端至耻骨结节。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切开皮肤以后,切开皮下组织,注意结扎腹壁浅动、静脉和阴部外动、静脉的分支,直至腹外斜肌腱膜,暴露出腹股沟管浅环。于腹股沟管浅环和深环的连线上,沿腹外斜肌腱膜纤维走行的方向切开腹外斜肌腱。切口应略偏浅环口的上方,以免伤及髂腹股沟神经。寻找、切开疝囊:用2把止血钳夹起上下两片腹外斜肌腱膜,于其下面钝性分离,上片至显露出联合腱,下片至腹股沟韧带。无张力修补术,将疝囊还纳回腹腔并置入锥形充填物。如疝环过小,充填物不能完全置入,可将充填物作适当修剪,再将充填物四周与疝环缝合固定6~8针,在精索下置入成型补片并缝合固定。

2 结果

2.1 手术的平均耗时、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手术后疼痛感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全程记录中手术的平均耗时、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都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疼痛感对照组强于观察组(P<0.05)。

2.2 并发症比较观察组发生并发症3例,均表现为切口积液,无阴囊血肿及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8%;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1例,表现为阴囊血肿5例,皮下脂肪液化4例,切口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10.1%,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随着近代疝外科对腹股沟区解剖、生理功能、疝发生机制的认识逐渐完善,腹股沟疝手术治疗方法已取得了很大的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克服了传统手术对正常解剖的损伤,且缝合无张力,锥型填充物成扇形,内层有8个花瓣样结构,可保持填充物呈开放状态,当受到腹腔内压力时,可使腹腔内压力迅速扩散到各个方向,这是该术式复发率低的原因之一。补片通过组织的粘附及成纤维细胞的渗透作用,使腹股沟管后壁更牢固,亦降低了疝复发率[3]。无张力修补术方法简便,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迅速,无明显痛苦。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始于1989年,至今已有近百万病人接受此术式治疗。该术式在我国应用始于1997年[4]。其真正无张力的修补,简单而安全的特点带来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本术式的最大特点是减少了大量的组织解剖分离工作。长期以来,外科医生被传统的观念所影响,手术时必须分辨清楚腹股沟管的每一个解剖结构。这一创伤必将造成病人更多痛苦。而本术式克服了传统手术的缺陷,以其独特的优点,被称为疝修补手术的里程碑。

[1]秦国强.腹股沟疝传统修补和无张力修补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24):45.

[2]黄锦远,姜杰,曹锡朝.腹股沟疝传统修补术和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2009,(12):26-28.

[3]曲立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84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14):59-60.

[4]金嗣松,丁健民,濮亚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206例[J].人民军医,2005,(08):462.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8.022

1672-2779(2012)-08-0040-01

:苏玲

2012-03-13)

猜你喜欢
疝的修补术腹股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研究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胃镜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