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性低血糖反应病案分析1则

2012-01-28 14:07李永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8期
关键词:格列美磺脲降糖

李永泉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广州511400)

持久性低血糖反应病案分析1则

李永泉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广州511400)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格列美脲

1 案例

患者陈某,女,70岁,因头晕、咳嗽伴双下肢乏力1天于2012年4月2日入院。入院体查:血压180/102mmhg心率95次/min,精神一般,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痰鸣音,心律齐,无杂音,双下肢无浮肿。入院诊断为:①支气管炎。②高血压病。予抗感染、厄贝沙坦片降压等治疗。入院后多次查空腹血糖高于7.0mmol/L、餐后2h血糖高于11.1mmol/L,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7%。6/4补充诊断2型糖尿病,予口服格列美脲片2mg qd降糖治疗。服药后血糖控制良好。8/4晚间患者出现神志不清、全身冷汗、面色苍白、呕吐症状,测血糖低于1.1mmol/L,即予50%葡萄糖50ml静推,继予10%葡萄糖维持,患者症状好转,神志清醒,血糖恢复正常,停服格列美脲。此后3d内患者多次血糖低于1.1mmol/L并出现烦躁、全身冷汗、面色苍白、胸闷、呕吐等低血糖反应,及时给予50%葡萄糖静推及5%~10%葡萄糖维持后症状均可缓解。12/4起患者未再出现低血糖反应,停止输注葡萄糖液,并继续监测血糖,空腹血糖波动于6.1~8.5mmol/L,餐后2h血糖波动于7.9~14.2.mmol/L。继续抗感染及控制血压等治疗,患者于2012年4月17日治愈出院。

2 讨论

磺脲类降糖药物主要通过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增加胰岛素靶细胞的结合能力,降低血清糖原水平等起到降糖作用。与传统的磺酰脲类药物相比,格列美脲还具有显著的胰外降糖作用,故其被划分为第三代磺脲类药物。格列美脲与磺脲类受体的结合比格列本脲快2~3倍,而解离快8~9倍。与受体结合快,使格列美脲能较快的刺激胰岛素分泌,并部分恢复2型糖尿病患者第一相胰岛素分泌,在早期即可抑制内源性葡萄糖的生成,从而减少第二时相的胰岛素分泌量;而与受体解离快可使格列美脲刺激B细胞的时间明显缩短,低血糖发生率较低[1]。

本病例患者服用小剂量格列美脲2d即出现严重低血糖反应,原因可能有:①老年患者在患病期间食欲波动较大,口服降糖药物而进食量减少容易造成低血糖发生。②当磺酰脲类药物和某个药物合用时,可能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例如:ACE抑制剂、喹诺酮类等。③老年人高糖激素调节功能降低,胰岛素拮抗激素如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及皮质醇分泌障碍,血糖变化是不能有效调节。④格列美脲一次服药降糖效应可覆盖24h,属于长效降糖药,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代谢缓慢,易体内蓄积。

低血糖对机体的影响以神经系统为主,尤其是脑部及交感神经,这是由于神经细胞和其他组织细胞不同,它本身没有糖原储备,又不像其他组织那样能利用循环中的游离脂肪酸作为能量来源。脑细胞所需的能量几乎完全来自血糖。当血糖降低时,大脑虽能利用酮体,但酮体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不能抵抗急性低血糖时能量缺乏对大脑造成的损伤[2]。发生低血糖时应尽快使血糖迅速恢复正常水平,防止低血糖反复发作。病情严重、神志不清者,立即输入50%葡萄糖40~60ml,如效果不明显,可肌注高血糖素(成人1mg),此后持续静滴5%~10%葡萄糖液,根据病情调节葡萄糖用量,血糖监测追踪至少24~48h[3]。格列美脲致低血糖有时可反复发作,为减少脑细胞损害及诱发脑血管意外及急性心肌梗死等风险,应持续用葡萄糖液2~3d。低血糖昏迷起病急,危害大,应及时发现,及时抢救治疗,提高急救水平。格列美脲半衰期长,易发生持久低血糖,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应严密监测血糖,掌握药物的使用指征,合理选择降糖药物,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用药,防止低血糖发生。

[1]宋滇平.磺脲类药物的低血糖风险[J].药品评价,2012,9:4.

[2]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2.

[3]张文武.急诊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8.071

1672-2779(2012)-08-0107-01

:张文娟

2012-03-17)

猜你喜欢
格列美磺脲降糖
黄连及其有效成分降糖作用的研究进展及量效关系
大叶榄仁叶化学成分及其降糖活性
天麦消渴片与格列美脲片致药源性肝损害1例
HPLC法同时测定降糖甲片中9种成分
BMJ:糖尿病患者换药需谨慎,从二甲双胍更换为磺脲类药物增加不良事件风险
格列美脲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磺脲降糖药应该怎么吃
磺脲类降糖药你用对了吗
格列美脲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