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癌前病变专题讲座(六)※
——胃溃疡

2012-01-28 14:07许文学杨建宇李杨孙玉冰孙光荣陈润杨成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8期
关键词:服法温开水猪肚

许文学 杨建宇* 李杨 孙玉冰 孙光荣 陈润 杨成林

(1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510515;2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北京100031;3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肿瘤科,广州510095;4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北京100029)

中医治疗癌前病变专题讲座(六)※
——胃溃疡

许文学1杨建宇2* 李杨2孙玉冰3孙光荣4△陈润1杨成林1

(1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510515;2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北京100031;3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肿瘤科,广州510095;4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北京100029)

恶性肿瘤;癌前病变;中医药疗法

胃溃疡是指穿透至黏膜肌层的胃黏膜局限性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肠系统疾病。其属中医“胃脘痛”、“吞酸”、“嘈杂”范畴,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临床多按胃脘痛进行辨证治疗。

1 中医治疗

1.1 分证论治

1.1.1 肝胃不和证【临床表现】症见胃脘胀痛,痛窜两胁,善太息,遇情绪波动加重。暖气频作,嗳气、矢气则舒,大便不畅,舌淡红、苔薄白或白厚,脉弦。证属肝气郁滞,横逆犯胃,胃气阻滞。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主方】四逆散和香苏散加减。

【药物组成】柴胡6~10g,枳壳3~6g,白芍10~15g,香附10g,青陈皮各6g,苏梗10g,生甘草3~6g。

【加减】引及脐腹作痛者,加乌药、木香;引及两胁者,加郁金、降香;引及胸背者,加瓜蒌、薤白;有痰滞、食积者,加半夏、神曲;兼火郁口苦吞酸、嘈杂不舒,舌红者,加姜汁炒山栀、黄连;兼寒湿呕吐清稀者,加吴茱萸、干姜、姜半夏;疼痛较剧者,加延胡索、川楝子。

1.1.2 肝胃郁热证【临床表现】胃脘灼热,疼痛急迫,泛酸嘈杂,呕吐酸苦,心烦易怒,口干舌燥,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肝利胆,和胃止痛。

【主方】柴胡汤合左金丸加减。

【药物组成】柴胡6g,黄芩9g,黄连6g,炒山栀6~10g,吴茱萸2~3g,牡丹皮10g,白芍10~15g,金钱草15g,败酱草15g,枳实9g,生大黄6g。

【加减】痰热互结者,表现为脘痞阻塞,喜长吸气,局部按之疼痛,不按不痛,可伴见呕吐、食欲不振,知饥但不欲食,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或滑,脉弦滑合小陷胸汤加减;泛酸嘈杂、口黏口苦者,加乌贼骨、蒲公英;胸脘痞胀疼痛,时引两胁,加降香、郁金。

1.1.3 脾胃虚寒证【临床表现】胃痛隐隐。饥则尤甚,可夜半痛醒,得食则缓,喜温喜按,四肢不温,局部有冷感,泛吐清水,或胃脘有振水声,神疲乏力,四肢不温,面色苍白、萎黄,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润,脉虚细、沉迟。

【治法】建中通阳,温胃散寒。

【主方】①理中汤合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15g,桂枝9g,白芍9g,炙甘草6g,干姜6~12g,大枣5枚,党参9g,炒白术24g。②如兼有血证者,可见面色白光白,大便色褐或黑,乏力气短,或有心悸,头眩等症,可选用黄土汤加减。甘草9g,生地黄9g,白术15g,附子9g,阿胶10g,黄芩6g,灶中黄土半斤先煎(或赤石脂代)。③如兼有寒饮留中者。见胃脘部怕冷,甚至畏凉风,喜以衣物裹之或热水袋温之则痛减,胃部振水声,便溏为特点,舌质淡苔白滑腻脉滑,可选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加减。茯苓15g,桂枝9g,白术15g,甘草6g,吴茱萸3g,半夏12g。

【加减】局部冷痛者,加干姜、吴茱萸、细辛温散;有嘈杂吞酸,胃酸过多者,加吴茱萸、黄连、瓦楞子、乌贼骨止酸。

1.1.4 瘀血阻络证【临床表现】胃脘疼痛如针刺,固定不移,拒按,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呕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点,脉涩。证属瘀停胃络,脉络蕴滞。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主方】下瘀血汤合失笑散加减。

【药物组成】制大黄6g,桃仁12g,土鳖虫6g,炮姜6g,桂枝9g,炙乳香8g,炙没药6g,川楝子15g,生蒲黄(包)10g,五灵脂10g,延胡索10g。

【加减】疼痛重者,加三七粉(吞服),或用炙刺猬皮、九香虫;大便秘结,加当归、柏子仁、杏仁润肠通便。1.1.5胃阴亏耗证【临床表现】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与饮食,口干唇燥,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证属胃阴不足,虚火灼络。

【治法】养胃生津止痛。

【主方】竹叶石膏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药物组成】淡竹叶9g,沙参15g,麦冬15g,白芍15~30g,生甘草10g,生石膏15g,山药15g,木瓜12g。

【加减】疼痛加延胡索、川楝子;嘈杂、吞酸、呕吐,胃阴虚而肝气旺者,加乌梅、吴茱萸、黄连;大便秘结者,加柏子仁、瓜萎仁、火麻仁、黑芝麻润肠通便;兼气滞者,加绿萼梅、玫瑰花、佛手片、厚朴花、枇杷叶等。

1.1.6 寒热夹杂证【临床表现】胃病日久不愈,时作时止,胃脘疼痛可因寒、热、饮食、气候、情绪各种因素诱发,无一定规律。伴见吐清涎或酸水,腹胀肠鸣,便溏久泄,食纳不佳等。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薄黄而润,脉沉弦带数,或虚缓带数。或胃脘疼痛或腹胀腹痛,喜温按,但心烦,身热。心胸部扪之灼手。舌质红苔黄腻,脉沉,为热郁胸膈、寒结脘腹。

【治法】辛开苦降,寒热并调。

【方药】①半夏泻心汤加减。姜半夏15g,干姜6g,党参15g,黄连6g,黄芩6g,生甘草6g,生姜3g,大枣10枚。②栀子干姜汤加味。栀子12g,干姜9g,豆豉12g。

【加减】脘痛腹胀者,加白芍、厚朴;呕吐清涎或酸水者,加吴茱萸、黄连;胃内有振水声或肠鸣者,加白术、桂枝、茯苓;大便溏泻者,加白术、茯苓、扁豆、薏苡仁。

1.2 中成药

1.2.1 脾胃虚寒型①良附丸:每次3.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1/2成人量,3~7岁儿童服1/3成人量。②胃气痛片;每次5片,一日2次,早晚或痛时温开水送服。③黄芪建中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④小建中合剂:每次20~30ml,一日3次,口服。⑤丁蔻理中丸:每次6~9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⑥白蔻调中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⑦胃复宁胶囊:每次4~6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⑧虚寒胃痛冲剂:每次1~2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小儿用量酌减。

1.2.2 肝胃不和型①十香止痛丸:成人每次服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3~7岁服成人量的1/3。②柴胡疏肝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③胃得安胶囊:每次4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1.2.3 肝胃郁热型①左金丸:成人每次3~6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儿童及老人可酌情减量服用。②加味左金丸:每次6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③龙胆泻肝丸(片):水丸剂成人每次3~6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1/2成人量。片剂每次4~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④健胃愈疡片:每次4~6片,一日3~4次,温开水送服。

1.3 单方验方:

1.3.1 肝胃不和型胃脘胀痛,串及两肋,嗳气泛酸,善叹息;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给予溃疡1号。处方如下:乌贼骨30g,洋金花1g,黄芪30g,白芨10g,川芎10g,柴胡12g,白芍12g,枳壳9g,半夏9g,甘草5g。水煎服。

1.3.2 脾胃虚寒型胃脘隐痛,喜嗳喜按,神倦便溏;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细软无力,给予溃疡二号。处方如下:乌贼骨30g,洋金花1g,黄芪30g,白芨10g,川芎10g,白芍15g,桂枝9g,大枣4个,甘草6g。水煎服。

1.3.3 胃阴不足型胃脘隐痛或烧痛,口干喜冷饮,失眠,大便干;舌红干,少苔,无苔或剥苔,脉细数。给予溃疡三号,处方如下:乌贼骨30g,洋金花1g,黄芪30g,白芨10g,川芎10g,沙参12g,生地黄12g,枸杞9g,当归9g,陈皮9g。

1.3.4 寒热夹杂型胃脘隐痛或胀痛,喜嗳喜按,口干、失眠,大便干结或时溏时干;舌胖红有齿印,苔白黄相间或黄腻;脉细弦数或滑数,给予溃疡四号。处方如下:乌贼骨30g,洋金花1g,黄芪30g,白芨10g,川芎10g,甘草15g,党参12g,黄芩9g,泽泻9g,干姜6g。水煎服。

2 药物食疗

2.1 按分型

2.1.1 寒邪犯胃型常表现为胃脘疼痛,常突然发作,得温痛减,畏寒喜暖,口不渴,喜热饮热食,小便清,舌质淡红,苔白等。治疗宜散寒止痛。可以选用白胡椒煲猪肚。白胡椒粉15g,放人洗净的猪肚内,并加少许水,用线扎紧猪肚头尾,文火煲。待猪肚熟后,调味即食。3日服食1次,连续7次为1个疗程;

2.1.2 食滞胃脘型常表现为胃脘胀痛,嗳腐吞酸,恶心,或吐宿食,吐后痛缓解。治疗宜消食导滞,理气止痛;可以服用槟榔茶。槟榔(打碎)15g,炒莱菔子10g,陈皮、绿茶各5g,水煎代茶饮用。

2.1.3 脾胃虚寒型常表现为胃脘隐痛,喜暖喜按,遇寒痛甚,受凉、劳累易发病。面色萎黄,纳食减少,神疲乏力,甚或手足不温,大便稀薄,舌质淡红,苔薄白。治疗宜温中散寒,健脾和胃。可选用草果胡椒煲猪肚。草果10g(打碎),胡椒5g,猪肚150g。武火煲汤食猪肚,每日1次,连用7d为1个疗程。

2.1.4 胃阴亏虚型常表现为胃脘隐痛或灼痛,口干咽燥或饥不饮食,大便干结,舌质红,少津等。治疗宜养阴益胃。可服用冰糖鱼鳔瘦肉煲。鱼鳔2个,猪瘦肉50g,冰糖10g,加水适量,隔水炖熟食用,每日1剂,连续7d为1个疗程。

2.2 未分型

2.2.1 羊乳饮原料:羊奶250g,竹沥水15g,蜂蜜20g,韭菜汁10g。

制法:将羊奶放入奶锅内,烧沸后,加竹沥水、蜂蜜、韭菜汁,再继续用火烧沸即成。

服法:代茶饮。

2.2.2 枇杷饮原料:枇杷叶10g,鲜芦根10g。将枇杷叶用刷子去毛,洗净,烘干。

制法:鲜芦根切成片。枇杷叶,鲜芦根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20~30min即成。

服法:代茶饮,温服。

2.2.3 槟榔饮原料:槟榔10g,炒莱菔子10g,桔皮1块,白糖少许。

制法:将槟榔捣碎,桔皮洗净。槟榔、桔皮、莱菔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30分钟,去渣留汁,加白糖搅匀即成。

服法:代茶饮。

2.2.4 桔根猪肚原料:金桔根30g,猪肚1个。

制法:将金桔根和猪肚洗净切碎,加水4碗,煲成1碗半,加盐少量调味。

服法:每2d吃1次。

功用:补胃和胃健脾止痛。

2.2.5 佛手茶原料:鲜佛手15g(干品6g),胡桃20g。

制法:用水冲泡代茶或用佛手、胡桃各20g,煎水代茶饮。

服法:两种方法均代茶饮。功用:舒肝止痛、健脾。

2.2.6 柚皮粥原料:鲜柚皮1个,粳米60g,葱适量。

制法:柚皮放碳火上烧去棕黄色的表层并刮净后放清水冲泡1天,切块加水煮开后放入粳米煮粥,加葱米、盐、香油调味后食用。

服法:每2d吃柚皮1个,连食4~5个。功用:舒肝健胃,止痛。

2.2.7 黑枣玫瑰汤原料:黑枣,玫瑰各适量。

制法:枣去核,装入玫瑰花,放碗中盖好,隔水煮烂即成。

服法:每日3次,每次吃枣5个,经常食用。功用:健脾和胃,补血活血。

2.2.8 鸡蛋莲藕汁原料:鸡蛋1个,莲藕250g。

制法:鸡蛋液搅匀,加藕汁30ml,酌情加冰糖调味拌匀,隔水煮熟即成。

服法:每日1剂,连服8~10d。功用:健脾和胃,活血化瘀。

2.2.9 牛肉仙人掌原料:鲜仙人掌30~60g,牛肉60g。

制法:将仙人掌洗净切碎,牛肉切片,共同炒熟,加适量调味品后食用。

服法:每天1次,连食5~10d。

功用:健脾和胃,活血止血。

2.2.10 溃疡病合并出血食谱举例

2.2.1 0.1溃疡病大量出血冷流食谱举例早餐:牛奶(冷)150ml。

加餐:过箩米汤(冷)100ml。

午餐:蒸蛋羹(冷)150ml(鸡蛋50g)。

加餐:冲杏仁霜(冷)100ml(杏仁霜25g)。

晚餐:蒸蛋羹(冷)150ml(鸡蛋50g)。

加餐:冷牛奶100ml。

2.2.1 0.2溃疡病少量出血少渣半流食谱举例早餐:大米粥(大米)25g,煮嫩鸡蛋(鸡蛋50g),烤面包(25g)。

加餐:豆浆200ml,饼干25g。

午餐:肉末鸡蛋面片(瘦肉末25g,鸡蛋25g,面粉50g)。

加餐:冲藕粉25g,蛋糕50g。

晚餐:猪肝末挂面(猪肝50g,挂面50g,菜汁50ml),烤馒头片25g。

加餐:牛奶1杯(鲜牛奶250ml)。

3 预防与护理

3.1 避免精神刺激、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吸烟和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3.2 宜食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定时进食;不宜饱食、暴食;忌食生冷粗硬、冷饮沸汤、辛辣酸甜之品;避免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

一般认为,胃溃疡愈合后,应给予小剂量药物的维持治疗,通常维持治疗时间要半年到1年,也有人主张维持治疗要1年半,但不管怎样,我们认为时间不应少于半年,而后在间断服药1~2年。药物的选择有多种,如甲氰咪胍类、胃速乐、胶体铋等等。选用那些药物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诱发因素的预防,如保持精神愉快,注意休息,劳逸结合,戒烟,少饮酒,避免生冷和有刺激的食物(如浓茶、浓咖啡、辛辣的调味品)摄入以及损伤胃粘膜的药物等。但同时也应注意,在溃疡的非急性期,不必规定特殊饮食,以免造成营养不良、贫血及体重减轻等不良后果

3.3 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3.3.1 加强营养应选用易消化、含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稀饭、细面条、牛奶、软米饭、豆浆、鸡蛋、瘦肉、豆腐和豆制品;富含维生素A、B、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3.3.2 限制多渣食物应避免吃油煎、油炸食物以及含粗纤维较多的芹菜、韭菜、豆芽、火腿、腊肉、鱼干及各种粗粮。

3.3.3 不吃刺激性大的食物禁吃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肉汤、生葱、生蒜、浓缩果汁、咖啡、酒、浓茶等,以及过甜、过酸、过咸、过热、生、冷、硬等食物。3.3.4溃疡病人还应戒烟。

3.3.5 烹调要恰当以蒸、烧、炒、炖等法为佳。制订合理的饮食制度吃饭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少说话,不看书报,不看电视;保持思想松弛,精神偷快。

3.3.6 开水冲鸡蛋疗方:鸡蛋1个,打入碗中,用筷子搅匀,用滚烫的开水;中熟后即可食用。

3.3.7 常吃些琼脂、香蕉、蜂蜜等能润肠的食物。

[1]薛英.中医对胃溃疡的辨证施治述要[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9): 57-58.

[2]李昊.胃溃疡的中医疗效初探[J].海南医学,2011,22(2):29-30.

[3]闫树新.浅析中医对胃溃疡的辨证施治[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5): 186-187.

[4]周天羽,周学文.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应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11):675-676.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8.078

1672-2779(2012)-08-0117-03

:韩世辉

2012-02-15)

国家中医管理局孙光荣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

*通讯作者

△指导老师

猜你喜欢
服法温开水猪肚
猪肚鸡要上市
《严氏济生方》中煮散剂的应用探究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车前草猪肚汤
蜂蜜的妙用
中成药治疗急性乳腺炎
治胃寒痛
治胃寒痛
心血管疾病茶疗方
瓶子自己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