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合理装备中小学体育器材

2012-01-29 01:14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18期
关键词:体育器材排球器材

熊 丽

目前,国家对中小学生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中小学新的课程标准中,较大幅度地增加了体育课时,小学一、二年级从原来的每周3节体育课增加到4节,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由原来的每周2节体育课增加到3节,高中阶段确立的11个学分,是高中阶段学分最多的学科。要求学生每天参加1小时体育活动,将课间操时间延长到25~30分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度中,将达到标准作为学生评选“三好生”和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另外,在中考、高考等升学考试中,也适当增加体育分的权重。这些都对体育器材的装备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装备才能最大限度地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有效锻炼,从而提高学生体质。为此,笔者针对蒲江县部分学校体育器材的装备和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做了调查,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目前我县中小学体育器材装备现状

(1)2008年“满覆盖”装备时,蒲江县按照装备标准,针对规模不同的学校确定装备类别,然后按照该类别的必配项目有选择地进行统一装备。对部分有体育特色项目的学校稍有倾斜。如:天华学校的乒乓球项目年年在省、市获奖,按照标准装备6张乒乓球桌就达标,但是我们为天华学校装备了12张。

(2)由于资金不足,在装备时我们尽量把必配项目要求的品种装够,做到品种基本不缺,数量不足待以后有资金时再进行补充。按照省、市标准,必配项目的品种和数量均配齐、配足才算配齐率达标,因此,目前全县所有学校体育器材的装备均不达标。

(3)由于蒲江县地处成都市三圈层,大部分学校地处农村,户外体育场地面积远远超过标准。但是偌大的户外体育场地却没有多少体育器械,只有几张乒乓球桌、篮排球架和一些单双杠,略显空旷。

二、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现状

(1)随着我国推行阳光体育运动,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以来,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时间延长了,体育教师也在积极加强学生的体质锻炼,常开展的体育项目有中长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篮排球、乒乓球、跳绳等。而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户外活动,如单双杠、爬杆、平梯、肋木,由于学校怕担安全责任,不准学生玩。因此,部分学校配备的这类器材变成了摆设,既浪费资源又扼杀了学生兴趣,使部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变得被动。

(2)几乎每一所学校的体育器材保管室都是篮排球摆在门口,乒乓球拍、羽毛球拍、跳绳摆放在器材架上,便于学生取放,说明这些器材的使用率很高。而那些跳高架、跨栏架、平衡木、海绵包以及大大小小的垫子堆放在保管室的最里面,从上面堆积的灰尘可以看出几乎没有使用。

(3)由于目前我国对于体育课上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责任划分还不明确,家长对于独生子女的过分保护和担忧,加上目前我县大部分学校的体育场地硬件不达标,没有塑胶跑道,以及师资力量欠缺等因素,导致学校把凡是容易造成学生意外伤害的体育活动,如跳高、跨栏、木马、山羊等统统取消。目前大部分学校按照必配标准配置的跨栏架、山羊、木马、跳高垫都存放在体育保管室,变成了闲置资源。

(4)大部分学生都喜爱的篮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板羽球、跳绳等活动,由于器材缺乏,也不能充分满足活动需要。因为这些器材都属于易损易耗品,如果学生随便借用,消耗量相当大,需要学校不断进行补充。然而经过调查了解到,我县几乎所有学校在体育器材上都为零投入,县上统一调拨的器材数量有限,只能满足体育课教学的需要。县技装部门也不可能及时补充这些易耗品,首先没有专项资金,其次各校消耗不一,最后政府采购的系列手续和复杂程序也很难为学校及时补充。这样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时借不到自己喜欢的体育器材,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部分学生也经常自己买篮球、排球等,带到学校就放在教室的课桌下,常常影响教师上课。

(5)现在体考纳入中考后,学校很重视。但是大部分学校为应付考试只训练考试的三个项目,还有部分学校只在初三下学期进行强化训练,基本上一学期就可以让所有学生及格。而在平时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由于户外体育设施缺乏,单双杠等有安全隐患的设备设施又不准玩,因此,经常能看到学生三三两两或结伴谈话,或坐在草坪上,或在操场打闹,真正利用这些体育活动时间投入体育锻炼的比较少。

三、体育器材的装备标准和学校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

(1)按必配和选配装备存在的问题。初中和九年制学校为迎接中考体考,需要配备坐位体前屈和立定跳远电子测试仪,但是必配项目里没有;学生喜欢玩的滑梯、健身器材、气排球、羽毛球等必配项目里也没有;大部分学校不愿意配备的有安全隐患的单双杠、爬杆、肋木、平梯、跨栏架、跳高架等又是必配项目里的。作为技术装备部门,我们常常感到困惑:在装备资金不宽裕的情况下是完成装备目标任务,确保在从上到下大大小小的检查、验收中达标,还是尊重学校意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装备。

(2)按类别装备存在的问题。2010年《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及管理细则》中规定了小学的三类配备方案,Ⅰ类配备方案:6~8个平行班Ⅰ类2套;Ⅱ类配备方案:2~3个平行班Ⅱ类1套;Ⅲ类配备方案:不足2个平行班Ⅲ类1套。我县大部分农村学校学生人数少,不足2个平行班的学校占一大半,只能按照Ⅲ类标准进行配备,而有些体育器材或者是教学必需的,或是是学生非常喜欢玩的,但在Ⅲ类标准里都没有,如小学的排球柱、羽毛球柱、起跑器、打气泵,这些是教学必需的,非常受小学生欢迎的滑梯,在Ⅲ类装备标准中属于选配项目。为什么学生人数少的学校就不能配备,难道农村学生就没有享受这些体育器材的权利吗?而城市学校由于学生人数多,装备都是一类或者超一类,这样只会拉大城乡教育的差距。

(3)对九年制学校仪器、器材配备存在的问题。以前的《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及管理细则》(川教基[2000]第20号)中没有九年制学校的装备标准,2010年《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及管理细则》中有了九年制的装备标准,但在器材配备上和原来是一样的,要求初中和小学分别各1套或2套。这样又会造成很多器材重复装备,如篮排球柱、乒乓球台、大大小小的垫子等按标准初中、小学各1套,否则从数量到金额,都不能保证装备达标。

四、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的思考和建议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抓紧抓好,而学校体育设备、设施和器材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和课外体育活动能否正常进行以及体育教学实施的效果。现就以上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1)在目前装备标准不变的情况下,首先应考虑装备较为安全的室外体育器材,如羽毛球架、篮排球架、乒乓球桌等。其次,对常用体育器材进行及时补充装备,如乒乓球拍、羽毛球拍、篮排球、跳绳、握力计等。对于容易对学生造成意外伤害的体育器材,如跳高架、跨栏架、山羊、木马、跳高垫、单双杠、高低杠、肋木、平梯、爬杆组合等这类设备和器材,等学校硬件条件达到标准、师资力量具备、活动有安全保障之后再装备。对有传统特色体育项目的学校加强装备。

(2)各级财政和学校应划拨一部分相对固定的专项资金,对易损易耗器材,如篮排球、乒乓球拍、羽毛球拍、跳绳、气排球等由学校根据需要随时购买,及时补充装备。

(3)如果在现行的装备标准中必须要有必配和选配的分类,就目前非常强调安全的情况下,建议把部分必配项目,如单双杠、爬杆、肋木、平梯、跨栏架、跳高架,作为选配项目,因为在这些活动中有的技术要求比较高,有的对场地也有严格要求,有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学校可以选配。在必配项目中增加乒乓球桌的数量,同时把学生喜欢、活动开展起来又安全的羽毛球架、气排球、健身器材、滑梯等器材纳入必配项目。我县大塘学校的蒲江县政协委员倪文华在2010年的提案中就提出“关于在学校增设户外健身器材(设施)的建议”,希望县级财政加大对价格昂贵的体育设施的投入,制定装备标准的部门将部分由于安全原因而停用、形同摆设的户外体育器械列为选配项目。

(4)在对规模小、学生人数少的学校进行装备时,也应该按照Ⅰ类标准把必配的品种配够,只是减少数量而已。

(5)上级部门制定装备标准时,不要有必配和选配之分,可把所有体育器材全部列出来,只确定各类别学校应配的品种数和数量数。学校的分类也只分单设小学、单设初中、九年制学校、高(完)中,不要按规模进行Ⅰ类、Ⅱ类、Ⅲ类划分。如:规定单设小学配备体育器材的品种不低于80种,数量根据学生人数确定不低于多少件。所有单设小学就可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本校特色、硬件环境、师资水平以及学生人数有选择性地装备不低于80种的体育器材。在计算装备的达标率时就以所有已装备的体育器材品种来计算,不要再以必配项目的品种和数量来要求装备的达标率。

科学、合理、灵活的装备原则才能真正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才能够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促使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猜你喜欢
体育器材排球器材
室外体育器材的维护保养研究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学校体育器材的使用与保管研究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我国冰雪体育器材装备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