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建设中开设图书馆阅读指导课的思考

2012-01-29 02:00周晓蓉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20期
关键词:读书笔记校本课外阅读

李 娜 周晓蓉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用是普通中学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图书馆是教育教学资源的储备地,是学生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汲取文化成果的重要场所,它既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信息集散地,也是校本课程运用的试验地。

据调查,受应试教育和课时安排等方面的影响,普通中学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普遍较低,部分中学生从未到学校图书馆借阅过图书,对学校图书馆缺乏认识和了解,造成图书馆资源的极大浪费,使其难以有效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新一轮课改已经拉开序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用即将实施,学校图书馆应借此东风,充分发挥其在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和运用中的作用,开设学校图书馆阅读指导课。把图书阅览纳入学校课程,将有效提高学校图书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让学生了解图书馆,学会利用图书馆,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校本课程中开设图书馆阅读指导课的意义

1.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

校本课程中开设图书馆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阅读政治、历史、伦理道德、科学等方面的书籍,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开设图书馆阅读指导课,向学生推荐中外名著经典、名人传记、寓言故事等书籍,使他们的思想境界在读书中得到升华,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读书品位,也能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明辨是非。学生在学识上得到提高,在思想上得到洗礼,会使他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身心更加愉悦和健康。

2.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

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要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必须通过课外阅读来实现。图书馆阅读指导课的开设有利于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在知识的宝库里自由吸收,扩大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知识学习方向,确定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迟早要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在他们未来的工作实践中会面临很多问题、难题,他们已有的知识积累或难以解决。因此,学生在学校培养起终生学习的能力才是他们立足社会的基础。校本课程中开设图书馆阅读指导课,就是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自我探索的本领,这也正是新一轮中学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校本课程中开设图书馆阅读指导课的内容

普通中学校本课程中开设图书馆阅读指导课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 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

在校本课程中开设图书馆阅读指导课,首先要开展导读工作。图书管理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学生的课外阅读应该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图书馆管理人员应了解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各任科教师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不同时期的德育教育重点等,向他们推荐不同的课外读物,使图书馆阅读指导课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2.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现实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较多问题,从阅读动机讲:一是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随性而为,二是受周边同学影响,从众而为。因此,他们的阅读行为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和系统性。此外,有些学生的阅读方法和习惯也不好,如:边吃东西边看书,边交谈边看书,边做作业边看书,边听音乐边看书,边走路边看书,看书姿势不对,等等。因此,图书馆阅读指导课应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读书方法,要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制定课外阅读计划、选择课外阅读书籍;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和效果。

3.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有些学生平时看了许多书,积累了很多材料,但需要用时却记忆混乱,模糊不清,追其根本,是缺乏良好的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学生巩固记忆,积累知识,深入思考。因此,图书馆阅读指导课应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启发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学会归纳学习心得,摘抄名言警句、精彩片段,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4.开展读书活动

图书馆应与班级、团委、学生会等部门联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如报告会、演讲会、故事会等系列交流活动,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推动和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学生对书籍的感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

5.让学生学会信息处理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途径多样,传递迅捷。学生受年龄、活动范围等因素的局限,面对铺天盖地的海量信息难以合理取舍,校本课程中开设图书馆阅读指导课应引导学生学会信息的收集方法,明确信息搜集的目标,同时学会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筛选,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保存下来,方便日后提取使用。

三、校本课程中开设图书馆阅读指导课的保障

1.改善图书馆的硬件设施

要开展好校本课程中的图书馆阅读指导课,需不断更新图书馆的各种图书资源,改善电子硬件设施,优化图书借阅环境。

2.实现图书馆的资源共享

要开展好校本课程中的图书馆阅读指导课,应与科研院校、公共图书馆和大型书店等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与他们共建、共享图书资源,实现纸质资源的相互借阅,数字资源的联网共享,有效充实学校图书馆的资源。

3.充实图书馆的师资力量

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引导者,加强对教授图书馆阅读指导课的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以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确保图书馆阅读指导课的有效开设。

4.落实图书馆的课时安排

校本课程中开设图书馆阅读指导课后,要制定相应的课程计划,落实相关的课时安排,并将其纳入学校教学课程中,进行过程管理和目标考核,各方配合,及时研究解决课程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结束语

校本课程中开设图书馆阅读指导课还有更多的内容、方法,有待我们在实践和理论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新一轮中学课程改革已拉开序幕,校本课程中图书馆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必将在学校新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猜你喜欢
读书笔记校本课外阅读
高中语文阅读之“读书笔记”应用探究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四招”记好读书笔记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