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的临床诊治进展

2012-01-29 16:06冯艳军谢环英车军利张博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34期
关键词:中枢性前庭检查

冯艳军 谢环英 车军利 张博

眩晕症的临床诊治进展

冯艳军①谢环英①车军利①张博①

眩晕; 梅尼埃病; 临床诊断

眩晕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综合征,是由于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引起的一种运动幻觉或者错觉,是平衡障碍在患者大脑皮层内产生的主观反映[1]。在国内眩晕病患病率为0.5%。眩晕是一种多发的常见疾病,常常表现为视物旋转,自身旋转、漂浮感等,有时还伴有恶心、呕吐、多汗、血压波动不定等症状,有的患者伴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2]。它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并且该病的诊断与治疗一直困惑着临床医生,但又是临床医生比较感兴趣的研究课题。笔者对眩晕症的诊断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1 眩晕症的病因分型

根据病因及病变部位一般分为前庭性眩晕和非前庭性眩晕,以内耳为界前庭性眩晕进一步又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3]。

1.1 前庭性眩晕 前庭性眩晕指小脑、大脑前庭中枢、内耳前庭感受器、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核及其联系的纤维等受到损害引起的眩晕,一般伴有自主神经反应及眼球震颤等症状。中枢性眩晕是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经核及其核上纤维、小脑、大脑皮质前庭代表区等部位病变引起的眩晕。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有脑梗死、脑肿瘤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周围性眩晕主要是内耳前庭至前庭神经颅外段病变引起的,常见的疾病有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迷路炎、听神经瘤及体位性眩晕等。

1.2 非前庭性眩晕 非前庭性眩晕是指病变部位不在前庭,其为全身各系统的疾病引起,也可由眼部疾病引起,如屈光不正、眼外肌麻痹、先天性视力障碍等,其他系统疾病以心血管疾病、代谢中毒、感染、神经官能症等引起的眩晕比较常见。

2 眩晕症的诊断

眩晕是人本身一种感觉障碍,医生单凭患者的主诉症状是不能定位诊断的,需仔细询问有无其他伴随症状以及其他疾病,必要时做一些辅助检查。诊断时,应确定是前庭性还是非前庭性的,前庭性系统病变引起的眩晕还应区分是周围性还是中枢性的眩晕。如是中枢性的眩晕,还要做一些辅助检查分清是哪一部位的病变。专科检查注意耳道有无病变,如果耳道正常,需关注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检查。

2.1 中枢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临床表现为眩晕较轻,可忍受,发作时持续时间长,为旋转性,与头部运动及体位改变无关。眼球震颤粗大,可以是水平型、旋转型,眼震方向与病灶侧方向不一致。垂直性震颤是脑干前庭神经核受损所特有的表现,中枢性眩晕一般无耳鸣及听力下降的症状,但当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累及内听动脉时,患者除了眩晕还可能伴有程度较轻的耳聋、耳鸣症状。其他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自主神经症状也比较轻。

周围性眩晕的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常呈发作性,眩晕发作时间较短,发作时间不规律。有的患者呈慢性过程,但由于患者自身代偿作用,持续时间不超过数天或数周。眩晕发作时患者感觉旋转比较剧烈,一般感觉物体旋转或者自身旋转,常诉旋转呈上下左右摇晃,改变体位可使眩晕明显加重。眼球震颤与眩晕程度一致,特点是幅度小,为水平或者水平旋转性的震颤。眩晕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紊乱的症状。

2.2 辅助检查

2.2.1 听力学检查 (1)纯音听阈测试,主要判断听力下降的性质。听力损害的程度按照WHO听力损害分级标准[4]进行判断,计算患者双耳气导0.5、1、2、4 kHz的平均阈值。具体如下:轻度听力障碍:26~40 dB HL;中度:41~60 dB HL;重度:61~80 dB HL;极重度:>80 dB HL。(2)听性脑干反应(ABR),高刺激的听性脑干反应为内耳供血情况提供参考。如出现ABRⅠ-V波间期延长且双侧差值超过0.4 ms或者ABR晚期波缺失可以作为诊断蜗后病变的指征[5]。(3)耳蜗电图(ECochG):-SP/AP值增加≥0.4为内淋巴积水的敏感参数。

2.2.2 前庭功能相关检查 临床上常用的有位置试验、变位试验、旋转试验以及凝视动眼试验、静态姿势描记法以及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和主观垂直视觉(SVV)等。近年来,临床上采用的静态姿势描记法是对前庭系统、视觉系统和本体感觉系统的一种新的定位定性诊断方法[6]。VEMP是一种检查球囊-丘脑反射通路的方法。主观垂直视觉检查是针对椭圆囊病变的一种主观检查,在鉴别前庭外周与前庭中枢病变、眼动病变,眼球偏斜反应以及滑车神经麻痹中有重要意义[7]。周围性眩晕前庭功能试验往往是异常的,而中枢性眩晕一般比较正常。

2.2.3 影像学检查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有经颅多普勒检查(TCD),核磁共振、磁共振血管成像及内耳水成像等。近年来,三维螺旋CT血管成像(SCTA)是临床比较常用且发展迅速的非创性血管成像技术,他能准确显示病变部位、狭窄的原因及性质等[8-9]。对于骨质退变增生引起的横突孔狭窄导致的颈性眩晕CT检查有很重要的诊断价值。Seemann等[10]对经TCD检查椎动脉和颈动脉有病变及异常的15例患者进行SCTA和DSA检查,发现二者检查结果一致。

3 眩晕症的治疗方法

3.1 急性发作的治疗方法 眩晕急性发作并且病因尚未明确时,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声光刺激,减少头部运动,同时限制盐和水的摄入,解除精神紧张因素。在治疗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镇静药、扩血管药及营养神经的药物。目前临床常用的血管扩张剂有培他司汀、氟桂利嗪、银杏叶制剂等。等患者病情稳定后再做详细检查,进一步查找病因。

3.2 病因治疗 当眩晕症已经明确病因时,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3.2.1 梅尼埃病 虽然病因尚未明确,但主要的病理特征是膜迷路积水,应用脱水剂脱水治疗。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者,则建议行外科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有颅中窝的前庭神经切除术、第8对颅神经切除术、交感神经破坏术、内淋巴囊减压引流术等。

3.2.2 前庭神经元炎 经研究发现,前庭神经节隐匿的单纯疱疹病毒被激活是其主要的发病原因,前庭神经炎是一侧前庭的不完全受损,损伤只累及感受水平半规管和上半规管运动的前庭上神经[11]。应用糖皮质激素;呕吐停止后停用前庭抑制剂,尽早行前庭康复训练[12-14]。

3.2.3 颅内病变 主要包括颅内肿瘤、囊肿、寄生虫、脑梗死等,根据超声、TCD、MRA可明确诊断,当影响前庭神经系统时可进行外科手术治疗[15-16]。

3.2.4 颈内动脉颅外段供血不足 见于颈椎退行性变、外伤,根据TCD、MRA、SCTA、DSA、血流变检查有助明确诊断,一般采用局部按摩、理疗、颈椎牵引、颈背肌功能锻炼等治疗;有寰枢椎半脱位者,可行手法复位,制动外固定;有颈椎不稳者及骨折脱位者,导致椎间盘突出压迫椎动脉,此时可行前路或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寰枢钩环压迫椎动脉,笔者建议行后路钩环切除术。

3.2.5 感染 由感染疾病引起的患者,常伴有发热等全身炎症反应,脑脊液检查时确诊依据,根据病原学结果给予抗感染治疗。

3.2.6 药物中毒 有些药物可损害前庭末梢感受器或前庭通路而出现眩晕。如长期应用苯妥英钠可致小脑变性,长期接触重金属可损害耳蜗、前庭及小脑。有机溶剂苯乙烯、三氯甲烷等可损害小脑。酒精中毒出现的共济失调是半规管和小脑可逆性损害的结果[17-18]。主要的治疗手段是脱离环境或者停止用药,积极采取对症治疗。

3.3 心理治疗 有时发现患者的眩晕症是由于心理问题造成的,这时要采取积极的心理治疗,请心理医生协助治疗,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必要时给予帕罗西汀等抗抑郁、抗焦虑药物。

3.4 前庭康复训练 主要针对前庭功能低下或丧失的患者,常规治疗无效时推荐采用前庭康复疗法。例如使用潜在刺激、交替眼球运动反应和头-眼联合运动等方法。目的是通过训练,重建视觉、本体感觉和前庭的传入信息整合功能,改善患者平衡功能,减少振动幻觉。

[1] 安德仲.神经系统疾病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5.

[2] Hanley K,O’Dowd T.Symptoms of vertigo in general practice:aprospective study of diagnosis[J].Br J Gcn Pract,2002,52(1):809-812.

[3] 张素珍.眩晕病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45-46.

[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rades of hearing impairment.[EB/OL][2008]http://www.who.int/en/pbd/deafness.

[5] 钟乃川,金晶,段家德.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诊断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2,6(2):66-68.

[6] 尔贵,王锦玲,赵萍,等.静态姿势描记法在前庭周围性疾病的临床应用[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3,11(2):13-16.

[7] 吴子明,张素珍,赵承君,等.耳石功能检查仪的设计与临床初步应用[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39(8):566-568.

[8] Magarelli I V,Scarabino T,Sineone A L,et al.Caromtid stenosis:A comparision bettn MR and spinal CT anyiography[J].Neuroradiology,1998,40(1):367.

[9] 单希征,孙勍.临床常见眩晕病的诊治[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8,6(2):235-236.

[10] Seemann M D,Englmeiev K,Schuhm D K,et a1.Evaluation of the carotid and vertebral arteries,Comparison of 3D SCTA and IADSA work in progress[J].Europe Radiology,1999,9(1):1105.

[11] Fetter M,Dichgans J.Vestibular neuritis spares the inferior division of the vestibular nerve[J].Brain,1996,119(3):755-763.

[12] Strupp M,Zingler V C.Methylprednisolone,valacyclovir,or the combination for vestibular neuritis[J].N Engl J Med,2004,351(1):354-361.

[13] Walker M F.Treatment of vestibular neuritis[J].Curr Treat Options Neurol,2009,11(1):41-45.

[14] Baloh R W.Vestibular neuritis[J].N Engi J Mad,2003,348(1):1027-1032.

[15] Rosenber M L,Gizzi M.Neuro-otologic histry[J].Otolaryngol ClinNorth Am,2000,33(1):471-482.

[16] Baloh R W,Halmagyi G M.Disorder of the vestibular system[M].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11-15.

[17] Baloh R W,Halmagyi G M.Disorder of the vestibular system[M].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12.

[18] 张连山.高级医师案头丛书-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78.

10.3969/j.issn.1674-4985.2012.34.107

①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三医院 北京 100141

冯艳军

2012-10-15) (本文编辑:连胜利)

猜你喜欢
中枢性前庭检查
前庭康复在前庭疾病的应用进展
针药并用对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痛觉和感觉阈值的影响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远离眩晕一运动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被忽视的“前庭觉”
孕期X线检查,真的不能碰吗
备孕多年不成功,要做些什么检查
儿童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7例
Playjng with ch & sh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