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刻薄并非我所愿

2012-02-11 11:49陈雄
百家讲坛 2012年9期
关键词:才子

陈雄

晚唐才子罗隐的诗以鲜明的讽刺性、哲理性在诗坛中独树一帜,比如那首《感弄猴人赐朱绂》:“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何如学取孙供奉,一笑君王便着绯。”黄巢起义爆发,皇帝逃难,跟班的艺人中只有一个耍猴的,这猴子驯得好,居然能跟着皇帝上朝站班,皇帝一高兴,便赐“朱绂”给耍猴的,让他当上了五品官。罗隐好生郁闷:自己寒窗苦读十余年,到头来还不如一个耍猴的!

这话从何说起?原来罗隐虽才华出众,却长相丑陋,不管是科考、求官还是个人情感,都备受打击。这让罗大才子变得越来越刻薄,好像一只刺猬,见谁刺谁。

公元833年,罗隐生于浙江新城县(今浙江富阳新登镇),本名罗横,后来因屡试不第,愤而改名为“隐”。

《唐才子传》说罗隐“少英敏,善属文,诗笔尤俊拔,养浩然之气”。他不仅天资聪慧,读书也勤奋。然而,科考却总是考不上。从20岁到55岁,他一连考了十次,结果都是铩羽而归。

仕途的坎坷,只怪罗隐时运不济?

我们还是先看看他流传下来的两首名诗: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西施》)

咄咄逼人的气势,让人无法反驳。可以想见,生活中的罗隐,一定是得理不饶人的,说话尖刻得让人难以忍受。而罗隐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这种刻薄的个性,和时不时爆出的不知趣言语,才是他屡试不第的真正原因。

其实,罗隐是有入仕机会的。唐昭宗本来打算重用他,“欲以甲科处之”,但很快有大臣告状:“罗隐虽然有才,但为人轻薄,明皇(唐玄宗)圣德,都被他讥讽!”唐昭宗惊讶,问有何凭证。那大臣举出罗隐的《华清》诗:“楼殿层层佳气多,开元时节好笙歌。也知道德胜尧舜,争奈杨妃解笑何!”唐昭宗很生气—我祖宗与杨贵妃的事,岂是你罗隐能管的?居然出言讽刺!于是,罗隐这官就黄了。

黄巢起义被平定之后,一些有正义感的官员提议召罗隐入朝为官。有个官员极力反对,因为罗隐曾不屑一顾地辱骂他说:“我即使用脚夹着笔写文章,一个也能顶上他好几个!”这话一下子勾起众多朝臣的痛苦回忆。不消说,罗隐这次又没戏了。

由于喜欢讥讽,罗隐还差一点丢了性命。37岁那年,他和一个朋友去拜访大将高骈。高骈喜欢装神弄鬼,几乎达到癫狂的程度。罗隐很看不惯,就偷偷写诗讥讽他。不料有人告诉了高骈,高骈大怒,派人连夜追赶。幸亏罗隐早预料到有此结果,写诗后就溜之大吉了。

不知何时起,罗隐竟成了“轻薄”的代名词。史载,五代时有个大梁人叫李知损,平时口无遮拦,喜欢损人,时人便以“李罗隐”称呼他。若罗隐地下有知,这让他情何以堪?

与其他才子备受美女追捧不同,罗隐刻薄的个性几乎让他没有女人缘。

罗隐17岁时娶沈氏为妻,然沈氏命薄,29岁便撒手归西。罗隐于是续娶杜氏。其实,在娶杜氏之前,罗隐是有机会做宰相郑畋的女婿的。

那年,罗隐投诗给郑畋,郑畋转给美貌的女儿阅读。当读到“张华谩出如丹语,不及刘侯一纸书”时,郑女“由是切慕之,精爽飞越,莫知所从”—居然灵魂飞升,不知所从了。通晓女儿心意的郑畋后来特意安排罗隐到府上做客,想借机撮合二人。郑女在帘内偷偷观察,本以为罗隐诗美人也帅气,谁知看到的竟是一个脸“迂寝之状”的丑男,郑女心中的爱慕轰然坍塌,瞬间转为失望,继而对他厌恶至极。

未见罗隐之前,郑女对罗隐的诗爱不释手,见到罗隐之后,她发誓一辈子都不会再念他的诗了!

我想,郑女在帘内,不仅看,还在听。除了罗隐的丑陋长相让她大倒胃口,他讥讽刻薄的说话语气,也会让郑小姐大为反感吧?

江山易改,本性难易。后来罗隐碰上自己的老相好,也顺势讥讽了一番,让她大为伤心。

罗隐刚开始应试时,在钟陵(今江西南昌)的一次酒宴上,认识了妓女云英。那时节,云英正值青春妙龄,色艺双全,罗隐对她一见倾心,沉醉不已。不想十多年之后,两人再次在钟陵不期而遇,云英道:“罗秀才犹未脱白(脱离布衣阶层)矣。”

云英这话,让罗隐很是不快。他随即吟诗一首,回敬云英:“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我现在没当官,你不也是没人要的老姑娘吗?

云英可能不是慧眼识珠的红拂女,看不到罗隐身上的熠熠光彩,但罗隐也不是怜香惜玉的大才子,否则他怎么会对云英这半开玩笑的话认真,甚至出言中伤?最终,罗隐与云英各奔东西。不爱了,却要互相伤害,实在让人遗憾。

当然,刻薄的个性也非罗隐天生,如果遇到一个赏识自己的人,他也会慢慢改变。

魏博节度使罗绍威礼贤下士,罗隐慕名前去拜访,去之前先修书一封自荐。因为都姓罗,罗隐就自叙身世,并排了辈分,称对方为侄子。

罗绍威的部下看不惯,说:“罗隐一介布衣,竟称您为侄子,太无礼了!”罗绍威却说:“罗隐虽为布衣,但才名满天下,他愿意到我这里来,我很荣幸。做他的侄儿,我也很高兴。你们不用再说什么了!”

那天,罗绍威亲自出城,为罗隐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还行了晚辈的跪拜礼。罗隐一点也不客气,坦然接受。后来,罗绍威不忍罗隐的才华在自己这里埋没,于是写信给钱塘王钱鏐说:“我叔父是个人才,请您留下吧。”临别时,他还赠给罗隐百万路费。

这一年,罗隐55岁,等到花儿都谢了都没到中进士那一天,却迎来了生命中的贵人—钱鏐。

罗隐一来,就受到钱鏐的重用。钱鏐的文告、奏表都出自罗隐之手,众人看了,纷纷啧啧称赞。自此,罗隐的人生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在钱鏐手下如鱼得水,尽情施展其不俗的政治才能。他敢于进谏,为百姓说话,吴越的稳定无疑有他的一份功劳。

钱鏐也怪,火爆脾气上来了,谁也拦不住,而罗隐的三言两语就能让他怒气全消。

后来,朱温篡唐,建立后梁。朱温久慕罗隐的才名,向罗隐许以右谏议大夫的高官,但却被罗隐一口回绝了。而錢鏐倒想向朱温俯首称臣,罗隐急忙劝道:“大王是唐朝之臣,当兴兵讨伐朱温,复兴唐室,纵使不能成功,也能保住杭州、越州,称帝于东方,怎么向北称臣,甘做受辱之人呢?”

钱鏐原以为罗隐屡试不第会怨恨唐朝,没想到他不计个人得失,以大局为重,因此对他的人品更加钦服。

罗隐活到76岁,在古代诗人中算是高寿的了。

罗隐的诗文很犀利,尤其《谗书》五卷,一度成为朝廷禁书,用鲁迅先生的话说,这部《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其实,客观地说,罗隐的刻薄并非他个人所愿,而是被逼的。这种刻薄是一种耿介睿智,更是愤怒的反抗。

编 辑/孙琼歌

猜你喜欢
才子
徐文长写对联
论沈愚诗风
《绿牡丹》才子形象分析
以画当窗,潜心再学
才子的朋友圈更有料
才子
风来过了
买卖东西
才子为何难提拔
宁为干将,不为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