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在肺癌患者放疗中的作用比较

2012-02-27 02:29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年14期
关键词:放射性循证护理

孟 梅

(江苏省徐州市肿瘤医院放疗科,江苏徐州,221005)

循证护理(EBN)是20世纪90年代受循证医学思想影响而产生的护理理念,其核心就是运用现有最新、最好的科学证据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1]。本研究选取80例肺癌Ⅱ期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观察患者对于不同护理的满意程度,及其住院费用减少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将2007年1月~2010年12月于本院住院的肺癌Ⅱ期放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男35例,女5例,年龄40~75岁;对照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45~78岁。两组患者均无精神病、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病,要求均能进行口语及书面交流,并遵循知情同意原则。两组患者在年龄、肿瘤种类及文化程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照射方法:患者均采用肺部精确放疗,常规分割6 000 cGy/30 F/6 w,每周5次,周六周日休息。

护理方法:对照组用常规的护理模式,主要针对放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全身反应如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身体衰弱、疲乏、恶心呕吐、食后胀满等,局部反应如皮肤反应、骨髓抑制、胸部放疗反应、消化系统反应等问题,依次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2]。

观察组的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循证问题:肺癌患者放疗期间存在的基本问题如恐惧、焦虑、疲乏、胃肠道反应、放射性皮肤反应、骨髓抑制、呼吸系统反应等。循证支持及循证观察:观察患者已经出现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查阅相关资料,寻找证据,对资料的可靠性、实用性进行分析、评价,并将获得的证据和护理专业技能、临床经验、患者的愿望及需求相结合,制定人性化及个性化护理计划。循证应用:实施护理计划。①心理护理。调查发现,肺癌患者放疗时其心理除具有一般依赖性增加,自尊心增强,情绪波动,主观感觉有病等异常心理,最突出的心理特征为恐惧、猜疑、焦虑不安和绝望,多数患者往往同时具有2种或2种以上的心理反应[3]。护理人员要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首先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其信任护理人员。其次,要把握告知的艺术,面对不同的患者要因人而异:对于理智型的患者,理性暗示会使患者紧张情绪得以放松,利用正面的“说教法”讲解治疗成功的典型病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最后,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和指导,让患者感受到亲人的关心,从而配合治疗。本组有1例患者,情绪极不稳定:焦虑、紧张、易怒、抑郁,这些情况一旦被激发,患者情绪很难平静下来,责任护士通过评估患者,确定患者的护理问题即循证问题:焦虑、抑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愿望,为患者制定心理护理计划即循证支持和循证观察。护理计划的实施即循证应用:首先逐步向患者讲解该病的起病原因和发病过程,并通过病房其他患者的成功事例让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注意方法,及时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其次,在进行每项治疗前耐心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的配合,以免引起患者的误会和猜疑,强化过度焦虑和抑郁,同时给予患者系统的癌症知识、放疗知识的指导,尤其是情绪不稳定对机体免疫的影响,鼓励患者向护理人员诉说自己内心的恐惧、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使患者得到宣泄。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嘱家属多关心患者,多为患者解决身心需要,为患者创造了一个轻松、舒适、安慰的环境。通过护理,改变了患者对癌症和放疗的认识,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意识,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②疲乏的护理。疲乏已成为困扰癌症患者的首要症状[4]。癌因性疲乏(CRF)不同于一般性疲乏,它发生快、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不能通过休息缓解。目前对疲乏尚无理想的治疗手段,病因也尚无定论,研究证实它与贫血、疼痛、抑郁、营养不良、睡眠紊乱、代谢异常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护理过程中应重视疲乏的健康教育,使癌症患者对CRF有科学的认识,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其次,要加强营养 ,并做好患者的心理调适。加强对于陪护的教育,以缓解患者的疲劳。③肺门及纵膈照射进行到15~20次时,可引起放射性食管炎,也有的发生于放疗刚刚结束,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疼痛等症状。但放射性食管炎一般于放疗结束就会慢慢缓解。晚期可有食管黏膜溃疡、食管狭窄。本组有11例患者出现放射性食管炎。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严重进食疼痛,并一度拒绝继续放疗。责任护士通过评估患者,确定患者的护理问题即循证问题:放射性食管炎,查阅相关资料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的愿望,为患者制定饮食护理计划即循证支持和循证观察。循证应用即护理计划的实施:根据患者标准体重量计算每日总热量,按照食物交换法安排饮食,提供牛奶、米汤、菜汁、软面条等温凉半流质为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进食时少量、多餐,进餐后2h内取半卧位,避免平躺或左侧卧位,以免食物反流,加重食管炎性反应。用药指导: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对胃酸分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指导患者于饭前吞服,不宜嚼碎。其不良反应较少,主要有恶心、腹泻、腹痛、便秘等,一般轻微或短暂,停药后自动消失。注意观察患者胸骨后疼痛症状有无加重,有无呕血、黑便、腹痛、腹膜炎症状,警惕消化道出血和消化道穿孔的发生。通过护理,患者食管炎症状减轻,坚持放疗结束,病情得到控制,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④皮肤护理。恶性肿瘤放疗治疗中放射线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还会损伤正常组织,尤其是皮肤,表现为早期照射野出现红斑、色素沉着、干性脱皮、水泡、糜烂、继之湿性皮炎等,严重的可继发溃疡和坏死。Ⅰ度、Ⅱ度放射性皮炎可以不予处理,停止照射后可自愈,当皮肤累积剂量在50 Gy以上,可出现Ⅲ度放射性皮炎[5],常在受某些外界刺激后诱发,如受冻、皲裂、摩擦、抓破等。护士应指导患者保持照射野皮肤免受理化刺激,如指导患者勿用肥皂擦洗,勿抓挠,勿贴胶布,避免冷热刺激,禁用热水袋,穿柔软、宽松、棉质内衣,出现脱屑破皮时勿用手撕剥周围干燥脱皮部分。⑤骨髓抑制护理。放疗可引起骨髓抑制,致使周围血象下降,常以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为常见[2]。护士应观察血常规变化,如白细胞减少至4×109/L以下、血小板降至10×109/L以下,体温高于38℃,应暂停放疗,并嘱患者注意以下事项:不与人群和其他患者接触,外出做治疗时戴口罩,病房用紫外线消毒;多摄入海带、紫菜、黑木耳、红枣、猪肝、泥鳅等食物,口服利血生、参芪片以提升白细胞;予粒细胞集落因子药物应用。食疗、药疗相结合效果佳。血小板过低者应予保护性隔离,下降者,输液、肌注结束拔针后延长压迫时间,关节避免扭伤防血肿。禁用锐器,防止皮肤与黏膜受损,避免挖耵聍,使用软毛牙刷。保持大便通畅,观察有无恶心、腹痛、牙龈出血、鼻出血以及尿血便血情况。给予白细胞介素-II皮下注射,严重者给予血小板输注。⑥呼吸系统护理。肺癌胸部放疗可引起气短、咳嗽和呼吸困难,放射次数多、剂量大时可发生放射性肺炎[6]。国内学者报道,放射性肺炎的发病率为7.4%~29.6%,放射性肺炎的预防和治疗仍是胸部放疗的棘手问题,严重反应只能被迫停止放疗,延长治疗时间,从而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并且给患者带来痛苦。为预防、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查阅相关资料,采用行为干预预防放射性肺炎:病房每日早晚2次开窗通风30 min。指导患者及时添加衣服,避免受凉感冒;指导患者增加营养,适当锻炼,改善体质,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指导患者做心肺保健呼吸操,早晚2次,每次30 min;预防放射性肺炎。本组40例患者,有2例发生放射性肺炎,低于放射性肺炎的平均发病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节省了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

2 结 果

2组患者医疗护理质量满意度见表1。观察组医疗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2组医疗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比较(例)

3 讨 论

循证护理即以有价值、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1]。本院对40例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参考最新护理研究成果,结合临床经验、患者的愿望,制定并实施最佳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对于首次放疗的患者,一定要做好心理安抚和健康宣教,详细向患者介绍放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放疗中的注意事项;对已经有放疗经验的患者,着重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主动为患者提供各种需要的服务。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从而减轻了患者躯体和心理的症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

循证护理强调,以护理问题为出发点,将科研结果与临床专业知识、经验、患者的需求相结合,护士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在实践中得到综合应用,避免了护理工作的盲目性和主观性,使护理活动有证可循,有据可依[7],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效率,减少了护理事故,也避免了由于少数护士年资短、业务水平低、经验不足及能力不同而造成的遗漏和疏忽。同时,护士为寻找实证,进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通过查找资料,跟踪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提高了理论水平。

循证护理的理念将科学与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为成本-效益核算提供依据,要求医护人员在制定医护方案与实施的同时,也要考虑医疗成本[8]。本研究对肺癌放疗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在竞争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提高了医院的社会形象。

[1] 蔡 红.循证护理对临床护理的挑战及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6):954.

[2] 张惠兰.肿瘤护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154.

[3] 王福芬,蔡茜,高伟,等.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7):1.

[4] 闫 玲,姜永亲,王 瑛.对249例癌症患者症状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83.

[5] 刘树铮.医学放射生物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84.

[6] 东文霞.恶性肿瘤患者放疗的副作用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2):1140.

[7] 王燕薇,樊月连,王怡军,等.脊柱骨折患者的循证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4):21.

[8] 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

猜你喜欢
放射性循证护理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循证护理》稿约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放射性家族个性有不同 十面埋“辐”你知多少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