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2012-02-27 02:29刘红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年14期
关键词:胰岛素血糖糖尿病

刘红艺

(河北省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及老龄化加剧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的、需终身治疗的疾病,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1]。有研究表明,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患有糖尿病的约占11%左右[2]。因此,临床上加大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9月~2011年2月来本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5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60~78岁,平均6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出现多食、多饮、多尿、消瘦并伴有乏力等特征。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为(9.32±2.44)mmol/L、餐后血糖(16.2±5.92)mmol/L。

1.2 治疗方法

早期合理使用胰岛素是成功抢救的关键,胰岛素的输入量以及输入速度至关重要。一般采用小剂量速效胰岛素,以0.1~0.2 U/(kg·h)静脉滴注,用输液泵控制滴速,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当患者血糖大于13.8 mmol/L时,在0.09%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胰岛素,以6 U/h的速度静脉滴注,2 h后血糖值下降至超过滴注前的30%则继续滴注,小于30%则加倍量。在胰岛素治疗时,及时观察患者,如发现出现心悸、心率加快、头晕等低血糖症状要及时处理,同时对本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血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本组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处理,干预前后采用检验。

2 结 果

见表1。从表1可见,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同时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尿液的PH值为5.25~6.0, 2 h后为6.0~6.2 5;干预后尿液的PH值为6.25~6.85,2 h后为6.85~7.45。

表1 干预前、后血糖测定及并发症的比较(±s)

表1 干预前、后血糖测定及并发症的比较(±s)

干预前后比较,P<0.05

类型 病例 血糖(mmol/L)2 h血糖(mmol/L)并发症(例)干预前 40 10.8±2.9 15.4±3.4 30干预后 40 5.9±1.4 8.0±2.3 13

3 护 理

3.1 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和控制饮食,患者会产生焦虑、绝望等心理,护理人员需要针对其不同的心理状态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安慰和鼓励患者[3]。在护理过程中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与患者交流沟通,讲解疾病知识,解除患者悲观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疏导患者的心理障碍,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饮食指导

有效的持之以恒的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措施,因此饮食护理必须做到定餐、定量、定时。根据患者的体质和血糖、尿糖含量及劳动强度,合理制定膳食标准。要经常检查患者饮食控制的执行情况,并根据患者的血糖、尿糖的检查结果给予及时进食。特别对食盐的要求要严格控制[2],食盐有增高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的作用,进而增加胰腺的负担。

3.3 运动指导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的基本疗法之一,适当的运动可促进血中葡萄糖的利用,改善血液循环,帮助肌肉保持弹性,同时减轻胰岛素或降糖药的剂量,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在运动治疗兼护理中,应注意对患者在相对固定饮食及日常活动的前提下辅以运动治疗,安排运动要循序渐进,不宜突然中止,运动量不宜过大,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出汗过多应及时补充水分,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一般选择在餐后1 h运动可达到较好的降糖效果;注意安全,随身携带病情卡,防止意外。患糖尿病并发坏疽,严重冠心病,眼底出血,严重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不宜运动治疗。

3.4 预防感染、并发症的指导

告诫患者应保持口腔清洁,经常刷牙、饭后漱口;保持皮肤清洁,做到勤洗澡、勤换内衣;每日进行足部皮肤按摩。提醒患者了解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如低血糖反应、酮症酸中毒等。

3.5 出院前指导

糖尿病病情变化多端,大都需要终身治疗,加之各种不良原因的刺激可促进或加重病情变化,所以加强出院指导既是巩固疗效的一大措施,也是对患者实施再教育的最佳时机。告诉患者要注意生活起居有规律性,随四季气候的变化而增减衣服,不吸烟,不喝烈性酒及浓茶,合理调配膳食,少食肥甘油腻食物,减少动物内脏及食盐的摄入,尤其是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3]。适当地进行体力劳动或运动,能增强心血管的功能,但切忌过度。积极防治有关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高脂血症等[4-6]。嘱其按时服药,劳逸有度,并定时复查。通过对患者再次教育,并定期进行随访,可巩固患者的糖尿病知识,避免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随时间而减弱,可促进患者有效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病情[7-11]。

[1] 蒋红玉.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 2011,8(32):4696.

[2] 魏玉香.老年人糖尿病的护理体会[J].中国健康月刊, 2011,3(30):147.

[3] 刘永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1,6(15):571.

[4] 李 青,何朝珠,何雪莹,等.南昌市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需要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合理杂志,2012, 47(6):494.

[5] 卜秀梅,苏秀若,曹丽君,等.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5,9 (24):152.

[6] 周佩如.糖尿病社区护理实践现状及对策[J].广东医学, 2005,26(10):1442.

[7] 徐晶晶,黄晓萍.住院脆性糖尿病患者的管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2):60.

[8] 顾小妹.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0):43.

[9] 杨 华.32例糖尿病足患者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5):584.

[10] 陈红梅,刘玉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8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3): 320.

[11] 李 蓉.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86例临床观察[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35(4):411.

猜你喜欢
胰岛素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