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乐扣”导管固定装置在腹腔留置管护理中的应用

2012-03-20 07:39朱卫芬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11期
关键词:固定装置腹水腹腔

朱卫芬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苏州215006)

癌性腹水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见于全身各部位恶性肿瘤,常引起患者胸闷、呼吸困难、腹胀难忍、下肢浮肿,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质量。我科2010年1月~2011年6月,对74例晚期恶性肿瘤合并顽固性腹水的患者行腹腔留置深静脉导管引流腹水加腔内灌注化疗药物,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腹腔留置管能否有效固定,是护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治疗措施能否顺利进行。预防导管相关并发症,维持导管功能,增加患者舒适度为导管护理的重点。我们将较为成熟的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固定器用于腹腔留置管的临床固定中,通过对比传统的缝合固定法和“思乐扣”导管固定装置的临床护理效果,进一步明确了该导管固定装置在腹腔留置导管护理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4例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33例,年龄22~79岁,平均年龄56岁。胃癌21例,直肠结肠癌18例,乳腺癌9例,胰腺癌8例,原发性肝癌8例,卵巢癌5例,胆管癌2例,神经纤维瘤1例,平滑肌肉瘤1例,小肠间皮瘤1例。所有病例皆经细胞学与病理学确诊,腹水脱落细胞检查见癌细胞。

1.2 方法

1.2.1 分组 将腹腔留置深静脉导管引流腹水加腔内灌注化疗的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思乐扣”导管固定装置固定腹腔留置管者作为实验组;采用传统缝合固定腹腔留置管者设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均在B超定位后,在穿刺点处将14G深静脉导管经Seldinger技术放置入腹腔内,置管成功后,实验组安装“思乐扣”,对照组采用传统缝合固定腹腔留置管,两组再用美国3M公司生产的9546HP敷贴固定。

1.2.2 “思乐扣”的安装 将导管外露部分摆成C形,预测“思乐扣”的安装部位,先用配套的皮肤保护剂擦拭预固定部位,待干(约10~15s),箭头对着穿刺点,将连接管固定翼上的缝合孔安装在支柱上,按住固定垫的下表面和导管,锁死固定器,使连接器固定于“思乐扣”上,将“思乐扣”与连接器顺着外露导管的“C”型,依次撕下固定垫背面的纸,将固定垫贴在皮肤上。

1.2.3 “思乐扣”的拆除 用0度手法撕去3M敷贴,用3~4个酒精棉球浸润,溶解固定垫的下表面,直至将固定垫从皮肤上脱落,向下将粘性的固定垫折叠起来,用食指稳住导管,再用另一只手的拇指从后面轻轻打开锁扣,重复上述步骤,打开另一侧的锁扣,小心从锁扣上移开导管,更换另一个“思乐扣”。

1.2.4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2)用皮肤保护剂拭擦局部皮肤时,从左到右涂擦一遍,避免重复;(3)待皮肤保护剂完全干后(约10~15s),再将“思乐扣”贴于皮肤上;(4)“思乐扣”上的蓝色箭头一定要朝向穿刺点的方向;(5)“思乐扣”每周更换一次,松脱时应立即更换。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分析,两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以不同导管固定方法使用后的感觉舒适度进行调查,由床位护士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数(线头反应、周围皮肤红肿、缝线脱落、渗液、感染)和导管留置时间进行记录,并统计医务人员针刺伤发生的次数,以及计划外重复操作次数(因导管扯脱或滑脱、固定失败等原因导致导管脱出重新置管)(表1,2)。

表1 不同固定方法患者舒适度、并发症及重复操作比较 (例)

表2 不同固定方法针刺伤、留置时间比较

3 讨论

恶性肿瘤致腹腔癌性腹水是晚期肿瘤常见的并发症,腹腔灌注作为一种选择性区域性治疗手段,近年来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癌性腹水的治疗。采用14G深静脉导管作为腹腔留置管,可保留较长时间,为反复放液加腔内灌注化疗提供方便,可大大降低反复穿刺所致的感染、胸膜粘连等并发症,其创伤小、痛苦少,患者易接受 。

腹腔留置深静脉导管引流腹水加腔内灌注化疗药物的导管护理,是肿瘤患者日常护理中的重要一环,传统缝合固定技术易扯脱或滑脱,导致导管脱出,需重新置管,增加患者痛苦,病人对缝合产生恐惧感。皮下缝针处常出现线头反应,表现缝针处皮肤发红,炎症反应严重时导致缝线脱落,需再次缝针固定,并增加置管处的感染率。“思乐扣”作为一种新型固定粘贴材料,在PICC穿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采用“思乐扣”外固定腹腔留置管,避免医护工作人员缝合时的针刺伤,减少不必要的更换,增加了导管留置时间,无需缝合固定。“思乐扣”配合保护剂,可减少皮肤在受到粘合和摩擦时带来的损伤,保护皮肤免受汗液渗液带来的损伤,缩短固定操作时间。“思乐扣”易于固定,且固定牢固,使用方便,活动不受限制,患者都能接受,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改善了病人的舒适度,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导管固定装置。

[1] 胡君娥,吕万丽,陈道菊,等.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6):554-555.

[2] 何丹.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当代护士,2008,(5):9-10.

[3] 刘莉,辛明珠,李金渡,等.两种加压方法应用于PICC管穿刺点止血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1):1028-1030.

[4] 虞卫新,徐群.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灌注化疗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06,10(6):96-97.

[5] 张静娟,周群英,张茵英.思乐扣在PICC置管维护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5):1409-1410.

[6] Schea GJ.Summary of product trials for 10,164patients:comparing an intravenous stabilizing device to tape[J].J Infus Nurs.2006,29(4):225-231.

猜你喜欢
固定装置腹水腹腔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食管癌患者两种固定装置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扩值探讨
肉鸡腹水咋防治
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处理案例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旋转滑动式全程监控摄像机固定装置
一种无伪影小动物头部成像固定装置的设计
大型客车座椅固定装置强度的有限元分析
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