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稀特蔬菜威灵仙栽培技术

2012-03-22 01:58汪兆元孟祥生
长江蔬菜 2012年13期
关键词:威灵仙荒山大田

汪兆元 孟祥生

高山稀特蔬菜威灵仙栽培技术

汪兆元 孟祥生

导读:高山稀特蔬菜威灵仙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但喜凉爽、湿润;主要以种子繁殖,并栽培于荒山或大田,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以打破休眠,可条播和撒播,苗期保持床土湿润,并适当遮光;荒山栽培每667 m2可定植2 000~2 500株,采用条栽或穴栽;大田栽培多采用池畦栽培,株行距30 cm× 30 cm,当幼苗15~20 cm高时及时采收。

威灵仙,别名灵仙、葳灵仙、铁脚威灵仙、铁扇帚、风车、黑威、辣蓼铁线莲、山辣椒秧子等,为毛茛科线莲属多年生半常绿藤本植物。须根多数丛生,细长,外皮深褐色,质脆;茎圆柱形,有细纵棱,茎上有节,节部密生白毛;叶对生,1~2回羽状复叶;小叶5~7枚,叶片卵状披针形,革质;花白色,花期6~8月,果期7~9月。以根入药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涎、散癖积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痛风顽痹、腰膝冷痛、脚气、疟疾、症瘕积聚、破伤风、扁桃体炎、诸骨鲠咽等症。每100 g嫩茎叶含蛋白质3.1 g、脂肪0.43 g、碳水化合物5.6 g,凉拌、做汤、炒食均可。

威灵仙野生于富含腐殖质的山坡、林缘或灌木丛中,以采伐迹地、稀疏林下及沟谷旁生长较多。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凉爽、湿润的气候和富含腐殖质的山地棕壤土或砂质壤土为佳,在过于低洼、易涝或干旱地块生长不良。威灵仙属攀缘植物,靠叶柄弯曲攀附于其他植物向水平方向生长,其根茎部潜伏芽较多,当主芽被破坏之后,潜伏芽便迅速萌发出土,其主茎生长点被破坏停止生长后,可再从叶腋生出侧枝继续生长。

威灵仙的繁殖方式以种子繁殖为主,栽培方法有荒山栽培、大田栽培。

1 种子繁殖

1.1 种子的采收处理

威灵仙的种子成熟期在9月中下旬。种子成熟的标准是种皮呈深黄色,咬破种子后,种内的种胚没有水或只有少量的水,这时便可以采收。采收后,将种子放在日光下晒干,清除杂质,将种子装入布袋中,置于干燥、通风处保存。

威灵仙的种子有休眠期,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一般多采用沙培法,即将种子放入一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温水(35~40℃)浸泡20 h以上,取出,沥干水分,再放入5×10-4赤霉素溶液中浸泡5~6 h后取出,加入干净的河沙(种子与河沙的比例为1∶3),搅拌均匀,加入适量的水,使种沙含水量在60%左右,拌匀,置于低温(0~7℃)条件下保存,并经常翻动,使种沙内水分上下均匀一致,种沙在低温条件下保存25~30天,便可以解除休眠。播种前4~5天,取出种沙,放在22~25℃的高温条件下,几天后幼芽便可萌发。

1.2 幼苗的培育

①整地施肥 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幼苗的培育田,地块选好后,先在地表铺施农家肥,施肥量可根据土壤含肥状况来定,一般每667 m2施用农家肥3 500~4 000 kg,翻地作床,床畦应尽量高些,以利于排水,一般床高12~15 cm、宽120~150 cm。

②播种 有条播和散播2种方法,播种时间一般在早春4月中下旬,也可以在晚秋10月,如在晚秋播种,播种后,应在床畦上铺盖稻草或树叶等防寒物。

a.条播。在床畦上开出播种沟,沟深2~3 cm,沟宽5~6 cm,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用种量以每1 m240~50 g为宜,即每1 cm2可见到1粒种子,播后覆土15~20 mm厚,并浇水,为了保证出苗整齐,播种后可在床面上铺一层稻草或树叶等保湿。

条播的优点是种子用量较为节省,幼苗出土后,田间的通风透光性好,幼苗生长健壮,另外,在中耕除草时容易操作。

b.撒播。床畦作好后,先向床畦间浇水,用水量以表层土以下10 cm处达到饱和为宜,然后撒种,种子用量为每1 m250~60 g,然后用平底铁锹或木磙将种子压入土壤中,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覆土15~20 mm厚。

撒播的优点是幼苗密度较大,株数多,产量高;不足之处是苗期苗间的通风透光性不良,幼苗长势较弱,另外,在中耕除草时不易操作。

③苗期管理 播种后要经常浇水,保持床土湿润,浇水时,要小水勤浇,并在早晨或傍晚进行,不宜在中午高温时浇水,幼苗出土后,用水量以土壤不旱为原则,以免造成苗间湿度过大。

追肥应结合浇水进行,当幼苗3~4 cm高时用人畜粪水浇于苗间,第一次追肥时的肥量要少些,当幼苗6~8 cm时,可进行第二次追肥,方法同前。

当幼苗长出后,床间杂草也会相继长出,应及时清除,除草的同时进行松土,以增加土壤通透性,除草应进行多次,勿使大草欺苗,影响幼苗的生长。

幼苗时期可用遮阳网进行遮光,也可用带叶的树枝插在床畦的两侧或床畦间进行遮光。

春天播种的幼苗由于根系较弱,茎叶发育也较小,一般当年不宜采收商品,经过1年的培育,其根茎发育较成熟,可以作为定植苗,定植于荒山、大田或温室内进行商品培育。

2 荒山栽培

在具有荒山资源的地区,可利用荒山空地栽培威灵仙,于早春采收嫩茎叶,或鲜品出售或加工成干品,还可于晚秋采挖地下根茎作为药材出售,一举两得,而且一次栽植,多年受益。

在荒山上栽培,应根据地形地势和山坡的坡度、走向等条件灵活栽植,可单穴栽培,也可单垄栽培,还可进行小面积的床畦栽培。

2.1 场地的清理

将栽植地块中的杂树、杂草等清理干净,采用坑穴栽培,应将坑穴上的草皮刨去,挖出坑穴;采用单垄栽培或床畦栽培也应将上面的草皮、杂树或小灌木丛等清理干净,作成垄或床畦。

2.2 定植

威灵仙的幼苗在定植前,应选择根系发育好,粗大健壮的幼苗作为定植苗,将幼苗的根部蘸上生根粉或生根剂后定植,可提高幼苗成活率,也可蘸上泥浆,效果也很好。

坑穴栽培,坑穴深15~20 cm,长宽均为25 cm,先在坑穴底层撒入适量的农家肥,放一层土,然后将幼苗栽入坑内,每穴可栽植幼苗4~6株,采用坑穴栽培比较灵活,可以随地而栽,但栽植的密度较小,每667 m2可定植2 000~2 500株,平均667 m2产量200~300 kg。

单垄栽培和床畦栽培可以采用条栽或穴栽,株距10~12 cm,行距15~20 cm,盖土,踩实,浇水,每667 m2可栽植幼苗3 000株左右,平均667 m2产量250~350 kg。

2.3 田间管理

荒山栽培中的施肥、浇水以及中耕除草等与幼苗培育相同。

2.4 采收

幼苗经过1年的培育生长,根系发达,茎叶粗壮,一般在5月中下旬,当幼苗15~20 cm高时便可采收,采大留小,分批进行,一般可以采收4~5茬。

3 大田栽培

3.1 整地作床

先在地表上铺施农家肥,每667 m2用4 000~4 500 kg。可同时每1 m2撒入代森锰锌、多菌灵等农药5~6 kg进行土壤消毒,深翻地,使农家肥、农药与土壤充分混合,整平床面,作细床土。

3.2 定植

大田栽培大多采用池畦栽培,池畦的宽度150cm、深度15~20 cm,以南北走向为宜,池畦作好后,待苗高15~35 cm时将其定植于池内,定植株行距30 cm×30 cm,覆土盖过根部,并压实,灌足定根水。

3.3 田间管理

①肥水管理 根茎定植后要浇足底水,在幼苗出土前始终保持床土湿润,小水勤浇。根茎定植后25~30天,幼苗出土后,用水量要适当减少,以免因大田内的湿度过大而诱发病害;在幼苗生长阶段,床土以湿润为度。追肥一般分2次进行,第一次追肥在幼苗3~4 cm高时,在苗间浇施人畜粪水或追施液态有机肥,第二次追肥在幼苗8~10 cm高时,追肥的方法与第一次相同,追肥应结合浇水进行。

②中耕除草 全年进行3~4次除草,第1次在春季新叶萌发时进行,以后根据生长期间杂草生长情况而定。

③搭架 当苗高30~50 cm时,用树枝在行间搭架,供植株攀缘生长,避免茎、叶堆聚在一起,使得通风不良而影响生长。

④摘蕾 除留种外,在植株现蕾期将花蕾全部摘除,以减少养分的消耗。

⑤整形修剪 在每年的10~11月采收种子后进行枯枝修剪,去除枯枝,促进园内通风透气,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4 采收

当幼苗15~20 cm高时,便可采收,采收应分批分期进行,采大留小,采收时,用镰刀将幼茎叶沿地表上割下,捆成小捆出售上市,一般可采收4~5茬,平均667 m2可采收商品茎叶400~500 kg。

4 加工

4.1 盐渍法

去掉威灵仙鲜嫩茎叶上的杂质,切掉老根,用橡胶绳捆成小捆,放入盛有饱和盐水的容器中浸泡20~24 h,捞出,沥干水分。

取一容器,刷洗干净,在容器底层撒入2 cm厚的盐层,放一层菜,菜与盐的比例为100∶35,装满容器后,用饱和盐水将容器装满,封口,置于地窑中存放,可长年不变质。

4.2 干制法

将威灵仙的鲜嫩茎叶洗净去杂,放入开水锅中煮2~3 min,捞出,并立即放入凉水中浸泡,待温度下降后捞出,放在竹帘或草帘上于避光处阴干,需注意的是煮菜的开水要经常更换,煮后的菜不宜在日光下晒干。

蔬菜瓜果种植鼓起农民钱袋子

虽是初夏,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团结新村已是花飘香、果满园、菜满棚,温室大棚里的黄瓜、茄子、番茄进入采摘期,整个村子里满溢着丰收的喜悦。

“其实无论是在万物复苏的春天,还是在冰天雪地的冬天,只要你走进我们村,这里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名村“两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特色农产品,不仅是团结新村的亮点,更是农区居民增收的新途径。如今,钱袋子鼓起来的居民特别感谢为大伙儿谋利益的村党支部。”

团结新村现建有日光温室1 095栋,主要种植蔬菜、瓜果。近年来,村党支部围绕发展经济、富民强村目标,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大力发展特色精品农业,推动了农业增效,促进了居民增收。该村推行党支部(村委会)+合作社+基地+直销店的发展模式,设立了便民服务站,由村“两委”人员轮流坐班为居民代办社保、低保、蔬菜补贴、助学金等事项,并组织便民服务队上门为农户送科学、送技术,及时解决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资金、技术、销售等难题,为农户解除后顾之忧。

在村党支部的带动下,团结新村不仅改变了过去种植结构单一的局面,还从山东寿光引进了蔬菜新品种,仅黄瓜一茬的产量就比过去提高了20%。如今,团结新村居民年人均收入已达15 000元。

(来源:内蒙古日报)

汪兆元,湖北鹤峰县走马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445801

孟祥生,鹤峰县农业局

2012-05-22

猜你喜欢
威灵仙荒山大田
把荒山打造成4A景区
威灵仙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威灵仙治手足不遂
荒山的“根”——“牛玉琴”式的老人齐军祥
“大田后生仔”歌唱家乡
祛风除湿威灵仙
缪带弟:姐妹齐心 荒山生金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小田并大田”要有序推进
小猴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