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应用天然药物的有效部位、单体防治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2012-03-28 16:43高鹏飞刘卫红李凤贤杜一民刘蜻蜻巫秀美刘光明
大理大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四氯化碳胶原纤维化

高鹏飞,刘卫红,李凤贤,李 辉*,杜一民,刘蜻蜻,巫秀美,赵 昱,刘光明*

(1.大理学院药学与化学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2.大理学院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3.大理学院附属医院,云南大理 671000)

国内外应用天然药物的有效部位、单体防治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高鹏飞1,刘卫红2,李凤贤3,李 辉1*,杜一民1,刘蜻蜻3,巫秀美1,赵 昱1,刘光明1*

(1.大理学院药学与化学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2.大理学院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3.大理学院附属医院,云南大理 671000)

目的:综述近年来用于治疗肝纤维化天然药物的有效部位及单体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方法:对34种天然药物的生物碱类、总黄酮和总酚酸类、单体酚酸类、萜类及其苷和甾醇类、木脂素类、氨基酸/多肽和杂环类、多糖类、香豆素类进行分析。结果:已报道的34种天然药物对肝纤维化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结论:对未来治疗肝纤维化的新药研发方向进行展望。

天然药物;有效部位;单体活性成分;肝纤维化;治疗肝纤维化;新药研发

肝纤维化为肝脏重复损伤愈合过程中的代偿反应,在各种损伤因素作用下,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激活、增殖、合成并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沉积增多,形成肝纤维化。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许多慢性肝脏疾病均可引起肝纤维化〔1-2〕。迄今,临床尚缺乏高效、无明显毒副作用的现代药物治疗肝纤维化。中医药和天然药物在治疗肝纤维化方面体现出较大的优势,近几年其治疗肝纤维化的实验成果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关于使用天然药物的有效部位及单体活性成分治疗肝纤维化的综合性报道尚不多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尤其是近五年来天然药物有效部位、单体在治疗肝纤维化方面的最新报道,并按照化合物结构分类法陈述如下。

1 各类天然药物(含中药)治疗肝纤维化概况

1.1 生物碱类(6种)

1.1.1黄连素(小檗科/小檗属) Zhang B J等〔3〕用黄连素对多种肝毒性因素(四氯化碳、乙醇和高胆固醇)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灌胃给药(50、100、200 mg·kg-1·d-1)4周,结果发现:与模型组相比,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和肝脏中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含量明显下降,病理变化减轻,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下调显著(以上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黄连素可以有效地防止大鼠的肝纤维化。Sun X等〔4〕研究发现,体外实验黄连素(0~20 mg·mL-1)可以明显抑制肝星状细胞株CFSC的增殖,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在G1期,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p21和p27的表达均显著减少,黄连素也降低了Akt和FoxO1的磷酸化;体内实验结果提示:伴随被激活的HSC的减少,黄连素可以有效地防止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

1.1.2氧化苦参碱、苦参碱(豆科/槐属) 曾维政等〔5〕研究氧化苦参碱(苦参素)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Smad基因表达的影响(10 mg·kg-1,ip,每周2次,共8周),结果:氧化苦参碱干预组大鼠肝半定量组织学积分和胶原面积明显减少,Smad7蛋白表达阳性率增加,Smad4蛋白表达阳性率减少,Smad4 mRNA表达阳性率显著减少,Smad7 mRNA的表达则明显增加(以上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马宁芳等〔6〕研究苦参碱对四氯化碳所致的小鼠慢性肝纤维化肝组织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干预(100 mg·kg-1·d-1,ip),发现苦参碱可通过干预受损肝细胞iNOS表达,有效降低四氯化碳所致肝脏损伤。

1.1.3白屈菜红碱(罂粟科/博落回属) 李映菊等〔7〕利用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用低、中、高剂量白屈菜红碱(0.2、0.6、2.0 mg·kg-1·d-1,ip)治疗8周后,发现各剂量白屈菜红碱组肝脏TGF-β1和α-SMA表达明显低于病理模型组(以上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1.1.4岩黄连生物总碱(罂粟科/紫堇属) 梁永红等〔8〕利用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持续12周给予岩黄连生物总碱治疗(50、75、100 mg·kg-1·d-1,ig),与模型组相比,岩黄连生物总碱三个剂量组能不同程度改善Hyp、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指标;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其肝脏病变程度较模型组显著减轻。

1.1.5汉防己甲素(防己科/木防己属) Hsu Y C等〔9〕利用肝星状细胞系HSC-T6和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探讨体内外的汉防己甲素对肝纤维化的作用,体外实验结果表明:汉防己甲素(0.5~5.0μmol·L-1)不仅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NfkappaB转录活性(包括HSC-T6中NfkappaB磷酸化和ICAM-1的mRNA表达),还减少了HSC-T6中TGF-β1诱导的α-SMA的产生和胶原沉积;体内试验(汉防己甲素:1.0,5.0 mg· kg-1,每天灌胃给药2次,连续3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汉防己甲素治疗组(5.0 mg·kg-1)大鼠肝纤维化评分明显下降;汉防己甲素治疗组胶原含量明显减小,双重染色结果表明,纤维化肝组织中α-SMA和核因子-κB(NfkappaB)阳性细胞数下降明显,此外,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α-SMA和TGF-β1的mRNA基因表达降低,血浆中AST、ALT的水平下降。

1.1.6甜菜碱(藜科/甜菜属) Erman F等〔10〕利用四氯化碳、乙醇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以1%v/v甜菜碱灌胃,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治疗组肝纤维化得到抑制;同时实验结果提示:在肝脏的的抗氧化系统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血清转氨酶的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作用降低,说明甜菜碱有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

1.2 总黄酮或总酚酸类(7种)

1.2.1豹皮樟总黄酮(樟科/木姜子属) 朱鹏里等〔11〕利用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灌胃给予豹皮樟总黄酮(TFLC)5周,结果TFLC(200、400 mg· kg-1·d-1)组血清中ALT、AST、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III型前胶原氨端肽(PIIINP)的水平下降,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肝组织中TGF-β1、CTGF mRNA的表达显著减少。

1.2.2鬼针草总黄酮(菊科/鬼针草属) 闫波等〔12〕采用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灌胃给药鬼针草总黄酮(TFB)(40、80、160 mg·kg-1·d-1)10周。结果显示:TFB能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HA、III型前胶原(PCIII)、IV型胶原和肝组织中Hyp含量,改善其肝脏病理损伤程度,减少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胶原的增生,抑制HSC的活化、增殖,促进活化的HSC凋亡。

1.2.3穿破石总黄酮(桑科/柘属) 杨增艳等〔13〕采用两种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无菌猪血清、四氯化碳诱导)造模,同时灌胃给药穿破石总黄酮(10、20、30 mg·kg-1·d-1)。结果:穿破石总黄酮能降低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中ALT和AST的活性,抑制MDA的生成,提高大鼠的SOD活性。

1.2.4丹参酮IIA(唇形科/鼠尾草属) 覃筱燕等〔14〕采用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灌胃给药丹参酮IIA(TSN)(7.1、14.2、21.3 mg·kg-1·d-1),结果显示:TSN可以恢复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已降低的TP和ALB含量,下调肝组织Hyp的含量(P<0.05或P<0.01);HE染色显示TSN可以明显改善肝纤维化的病理损伤,Masson胶原纤维特殊染色发现TSN可以阻断肝纤维化的病理过程。

1.2.5桑色素(多种植物来源) Lee H S〔15〕等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进行桑色素口服治疗,发现桑色素明显阻止了大鼠体重和肝重下降,抑制了ALT、AST、总胆红素水平升高;显著降低了I型胶原、TGF-β1、α-SMA的表达。

1.2.6水芹总酚酸(伞形科/水芹属) 年国侠等〔16〕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灌胃给药,结果模型组大鼠有明显肝损伤和慢性纤维化表现,各给药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其肝脏病变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

1.2.7黄芩苷、黄芩素(唇形科/黄芩属) 程君等〔17〕探讨黄芩苷抗四氯化碳所致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给药(50、100 g·kg-1·w-1)4周,检测结果显示黄芩苷高、低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四氯化碳导致的肝纤维化小鼠肝脏系数、血清AST/GOT、ALT/GPT、AKP含量以及肝脏Hyp的含量升高。Sun H等〔18〕研究黄芩素抗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20、40、80 mg·kg-1·d-1,给药10周),测量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AST、ALT、HA、LN,PCIII以及肝组织中Hyp和金属蛋白酶(MMPs)的含量;并探讨了PDGF-β受体的蛋白合成。结果显示:黄芩素治疗组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这些标志物水平,也减少炎症、肝结构损伤和胶原的积累、显著抑制PDGF-β受体的合成。

1.3 单体酚酸类(6种)

1.3.1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山茶科/山茶属) 甄茂川等〔19〕采用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EGCG(25 mg·kg-1·d-1,ip)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EGCG干预组血清ALT、AST水平降低(以上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CG显著抑制肝组织α-SMA的表达、抑制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的形成和提高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改善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的氧化状态;同时EGCG显著抑制肝组织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以上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3.2姜黄素(姜科/姜黄属) Wu S J等〔20〕观察姜黄素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影响,结果发现:肝脏胶原沉积和NF-κB的表达显著下降,肝脏炎性细胞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得到抑制,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明显增加,而且TGF-β1和Hyp增长水平下降明显。

1.3.3白藜芦醇(蓼科/蓼属) 刘永忠等〔21〕研究发现: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灌胃给予白藜芦醇(50、100、200 mg·kg-1·d-1,ig)4周,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治疗组的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HA、LN、MDA含量显著降低,肝组织内SOD活性显著提高;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大鼠肝组织胶原纤维沉积显著减轻,假小叶结构明显减少。

1.3.4水飞蓟素(菊科/水飞蓟属) 曹力波等〔22〕探讨水飞蓟素抗四氯化碳和酒精所致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灌胃给药(50,100,200 mg·kg-1·d-1)8周,发现水飞蓟素可降低肝纤维化小鼠血清AST、ALT水平,降低肝组织TGF-β1、α-SMA及I型胶原mRNA的表达,减轻肝纤维化程度,中剂量(100 mg·kg-1·d-1)疗效最佳。

1.3.5丹酚酸(唇形科/鼠尾草属) Tsai M K等〔23〕研究发现,丹酚酸A和B可以减弱HSC中由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氧自由基的形成;体内研究丹酚酸A和B抗硫代乙酰胺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SalA:10 mg·kg-1,SalB:50 mg·kg-1)(每天2次,灌胃4周)表明:肝组织的胶原、MDA、TNF-α、IL-6、IL-1β、纤维化评分、α-SMA的蛋白表达、血红素氧合酶-1,iNOS、gp91及血清中的ALT、AST、IL-6和IL-1β水平明显升高。

1.3.6槲皮素(多种来源皆可) 毛咏秋等〔24〕培养活化的肝星状细胞无血清饥饿后与10-9~10-5mol·L-1的槲皮素孵育24、48、72 h,发现10-8~10-5mol·L-1浓度槲皮素可抑制HSCTGF-β1表达,10-7mol·L-1的槲皮素孵育48 h可显著抑制HSCTGF-β1表达(P<0.01);TGF-β1可明显促进活化HSCCTGF mRNA表达,但10-7mol·L-1的槲皮素在72 h内几乎可完全拮抗此效应,与对照组相比,10-7mol·L-1的槲皮素孵育48 h可显著抑制HSCFN表达,说明槲皮素可抑制TGF-β1信号通路,具有潜在的抗肝纤维化治疗作用。

1.4 木脂素类(1种)五味子醇甲(木兰科/五味子属)。王洋等〔25〕观察五味子醇甲(SCH)对肝纤维化大鼠枯否细胞(KC)释放活性介质的影响,发现SCH治疗组可抑制KC细胞分泌的TNF-α、IL-6、IL-8等细胞因子的生长(P<0.05)。

1.5 氨基酸、多肽及含杂原子类、杂环类(3种)

1.5.1牛磺酸(单体氨基酸)(牛科/牛属) Miyazaki T等〔26〕探讨牛磺酸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及体外HSC的影响,结果发现牛磺酸治疗组(口服)与模型组相比,肝脏牛磺酸浓度的降低及肝损伤、纤维化受到了抑制,肝脏的α-SMA、脂质过氧化物和血清的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水平、以及TGF-β1mRNA和Hyp水平显著降低;活化HSC中脂质过氧化物和Hyp的浓度,以及TGF-β1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下降。

1.5.2川芎嗪(单体吡嗪)(伞形科/蒿本属) 华海婴等〔27〕应用猪血清诱导的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观察川芎嗪(TMP)(10、20、40 mg·kg-1·d-1,ip,持续8周)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TMP各治疗组均可显著改善大鼠肝纤维化分级程度,显著降低大鼠血清ALT、AST、ALP水平,提高A/G比值,下调TGF-β1、TIMP-1表达,不同程度的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HA、LN、IV型胶原和PIIINP水平。

1.5.3水蛭素(水蛭科动物水蛭) 贾彦等〔28〕给予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水蛭素(60 mg·kg-1· d-1)干预治疗12周,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肝组织CTGF 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5),而水蛭素干预可使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CTGF 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提示水蛭素可能通过下调CTGF mRNA转录而实现抗肝纤维化作用。

1.6 萜类及其苷和甾醇类(9种)

1.6.1熊果酸(多种来源) 欧阳灿晖等〔29〕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观察熊果酸(UA)(10、20、40 mg·kg-1·d-1)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基因与蛋白及α-SMA表达的影响。大鼠9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模型组(M组)、UA低剂量组(U1组)、UA中剂量组(U2组)、UA高剂量组(U3组)及秋水仙碱组(C组),结果发现U2和U3组肝细胞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减轻;U1组TGF-β1蛋白的表达较M组降低(P<0.05),U2和U3组TGF-β1蛋白的表达较M组明显降低(以上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U2和U3组的TGF-β1mRNA的表达也明显低于M组(以上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1-U3组较M组α-SMA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以上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1.6.2灵芝三萜(多孔菌科/灵芝属) 陈洁等〔30〕用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小、中、大剂量(45、90、180 mg·kg-1)灵芝三萜进行灌胃,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灵芝三萜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AST、ALT、GGT水平以及肝组织中TGF-β1mRNA、MMP-2的表达,病理切片显示灵芝三萜能够显著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的程度。

1.6.3β-榄香烯(姜科) 胡胜军等〔31〕采用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β-榄香烯(1 mL· kg-1·d-1)腹腔注射8周,结果显示:治疗组与模型组、对照组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治疗组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级较模型组逐渐好转,胶原纤维所占面积显著缩小;在肝组织中测得的I型胶原阳性面积比,治疗组与模型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α-SMA和TGF-β1在治疗组和模型组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

1.6.4甘草甜素、甘草酸(豆科/甘草属) 陈绍兵等〔32〕发现甘草甜素治疗组在幼龄大鼠一般情况和光镜下病理学分级中,明显优于同步预防组和肝纤维化对照组,而同步预防组又优于肝纤维化对照组,且疗程越长,效果越明显。周朝晖等〔33〕发现甘草酸能改善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病理变化。

1.6.5三七总皂甙(五加科/人参属) 张桂灵等〔34〕用牛血清白蛋白等复合因素致大鼠肝纤维化,同时给予三七总皂甙皮下注射治疗(30、60 mg·kg-1·d-1)6周,发现三七总皂甙能降低血清转氨酶,增加肝脏白蛋白的合成,减轻肝纤维化程度,抑制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I、III型胶原及TGF-β1的合成表达。

1.6.6柴胡皂苷(伞形科/柴胡属) 何燕等〔35〕观察柴胡皂苷d(SSd)抗二甲基亚硝胺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以柴胡皂苷d(1.8 mg·kg-1·d-1)预防给药4周,发现SSd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和HA、LN、IV型胶原的含量,并可提高肝组织中SOD的活性,降低血清和肝组织中的MDA的含量。

1.6.7葫芦素B(多种来源) 徐标等〔36〕以日本血吸虫尾坳感染小鼠制作小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探讨葫芦素B抗血吸虫所致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0.2 mg·kg-1·d-1,治疗8周),发现葫芦素B可减轻肝纤维化程度,显著升高肝组织中SOD活性、减少MDA含量,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VEGF和I、III型胶原表达水平。

1.6.8黄芪总苷(豆科/黄芪属) 丁向东等〔37〕以日本血吸虫尾坳感染小鼠制作小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研究黄芪总苷(AST)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所致肝纤维化的影响(10、20 mg·kg-1·d-1),发现感染后10、14周,与模型组相比较,高、低给药组肝组织中血吸虫虫卵结节显著缩小,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I、III型胶原含量明显减低;感染10周,高、低剂量组I、III型胶原下降(P<0.01)。

1.6.9白芍总苷(毛茛科/芍药属) 路景涛等〔38〕采用猪血清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研究白芍总苷(TGP)(120、240 mg·kg-1·d-1,灌胃10周)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NF-κB和TGF-β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损伤明显,胶原合成增加,NF-κB p65和TGF-β1表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TGP治疗组肝组织破坏减轻,纤维化程度也明显改善,胶原面积、NF-κB p65和TGF-β1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三者呈相关性,说明TGP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1.7 多糖类(1种)虫草多糖。李风华等〔39〕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经过虫草多糖治疗(60 mg·kg-1)4周后,结果发现镜下检查可见模型组大鼠肝脏胶原纤维间隔形成,血清肝功能指标异常,MMP-2含量降低;肝组织Hyp含量、IV型胶原含量、I型胶原蛋白表达、TIMP-2、MDA含量均较正常组均显著增加,SOD活性下降,而虫草多糖组的上述指标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SOD活性及MMP-2含量均升高。

1.8 香豆素(1种)番茄红素(番茄果实)(茄科/番茄属)。张炜等〔40〕利用刀豆蛋白A(ConA)诱导小鼠肝纤维化,以番茄红素灌胃治疗(每周两次,15 mg· kg-1),结果正常对照组未出现肝纤维化,安慰剂治疗组有典型肝纤维化,治疗组治疗5周后肝纤维化消失,提示番茄红素对肝纤维化有治疗作用。

2 总结及展望

2.1 总结由上述总结的国内外研究的34种药物,充分说明天然药物用于肝纤维化治疗的开发前景广阔。迄今天然药物防治肝纤维化的主要途径的研究,大多针对肝纤维化本身。病毒性肝炎是我国肝纤维化最主要的病因,因此,寻找兼具抗病毒和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天然药物是今后研究的主攻方向之一。目前大部分抗肝纤维化的天然药物有效组分和成分的研究还处于动物实验阶段,部分报道的有效组分和成分近年来没有继续深入研究的报道,对已发现的有效组分和成分继续深入研究,阐明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今后研究的重要内容。

2.2 展望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众多的民族药物、源远流长的传统中医药理论,结合日渐强大的科研实力,相信会在抗肝纤维化天然药物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1〕Friedman S L.Mechanisms of hepatic fibrogenesis〔J〕. Gastroen terology,2008,134(6):1655.

〔2〕Kisseleva T,Brenner D A.Mechanisms of fibrogenesis〔J〕. Exp Biol Med,2008,233(2):109.

〔3〕Zhang B J,Xu D,Guo Y,et al.Protection by and antioxidant mechanism of berberine against rat liver fibrosis induced by multiple hepatotoxic factors〔J〕.Clin Exper Pharmacol Physiol,2008,35(3):303.

〔4〕Sun X,Zhang X,Hu H,et al.Berberine inhibits hepatic stellat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prevents experimental liver fibrosis〔J〕.Biol Pharm Bull,2009,32(9):1533.

〔5〕曾维政,吴晓玲,蒋明德.氧化苦参碱对肝纤维化大鼠Smad基因表达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8):984.

〔6〕马宁芳,黄宏森,张超,等.苦参碱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慢性肝纤维化肝组织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干预及意义〔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32):3367.

〔7〕李映菊,汪煜华,刘映霞.白屈菜红碱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TGF-β1和α-SMA表达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18):1821.

〔8〕梁永红,贾杰,Spencer P S,等.岩黄连生物总碱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1及MMP-9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1):2620.

〔9〕Hsu Y C,Chiu Y T,Cheng C C,et al.Antifibrotic effects of tetrandrine on hepatic stellate cells and rats with liver fibrosis〔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7,22(1):99.

〔10〕Erman F,Balkan J,Cevikbas U,et al.Betaine or taurine administration prevents fibrosis and lipid peroxidation induced by rat liver by ethanol plus carbon tetrachloride intoxication〔J〕.Amino Acids,2004,27(2):199.

〔11〕朱鹏里,李俊,张磊,等.豹皮樟总黄酮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对肝组织中TGF-β1、CTGFmRNA表达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9,44(2):232.

〔12〕闫波,陈飞虎,吴繁荣,等.鬼针草总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8,24(12):1640.

〔13〕杨增艳,滕红丽.穿破石总黄酮对两种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J〕.四川中医,2009,27(7):30.

〔14〕覃筱燕,严莉,唐丽,等.丹参酮IIA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胶原表达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4):782.

〔15〕Lee H S,Jung K H,Park I S,et al.Protective effect of morin on dimethylnitrosamin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J〕.Dig Dis Sci,2009,54(4):782.

〔16〕年国侠,黄正明,杨新波,等.水芹总酚酸抗四氯化碳所致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0,26(1):23.

〔17〕程君,杨云霞.黄芩苷对四氯化碳致亚急性肝纤维化小鼠的保护作用〔J〕.华西药学杂志,2010,25(1):32.

〔18〕Sun H,Che Q M,Zhao X,et al.Antifibrotic effects of chronic baicalein administration in a CCl4liver fibrosis model in rats〔J〕.Eur J Pharmacol,2010,631(1-3):53.

〔19〕甄茂川,王效民,尹震宇,等.EGCG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1和CTGF表达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34):3828.

〔20〕Wu S J,Tam K W,Tsai Y H,etal.Curcumin and saikosap onin a inhibitchemical-induced liverinflammation and fibrosis in rats〔J〕.Am J Chin Med,2010,38(1):99.

〔21〕刘永忠,刘永刚,叶飞强.白藜芦醇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J〕.中药材,2009,32(9):1429.

〔22〕曹力波,李兵,李佐军,等.水飞蓟素对肝纤维化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9,25(6):794.

〔23〕Tsai M K,Lin Y L,Huang Y T.Effects ofsalvianolic acids on oxidative stress an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J〕.Toxicol Appl Pharmacol,2010,242(2):155.

〔24〕毛咏秋,刘小菩,姜愚,等.槲皮素对活化大鼠肝星状细胞TGF-β1信号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5(6):802.

〔25〕王洋,戚好文,胡咏武.五味子醇甲对KC介导的肝纤维化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9):816.

〔26〕Miyazaki T,Karube M,Matsuzaki Y,etal.Taurine inhibits oxidativedamageandpreventsfibrosisincarbon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J〕.JHepatol,2005,43(1):117.

〔27〕华海婴,李艳瑛,戈士文.川芎嗪抗大鼠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23(60):60.

〔28〕贾彦,牛英才,张英博.天然水蛭素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95.

〔29〕欧阳灿晖,朱萱,张焜和,等.熊果酸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和α-SMA表达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22):2237.

〔30〕陈洁,史杨娟,罗琳,等.灵芝三萜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9):694.

〔31〕胡胜军,杨玲,朱清静,等.β-榄香烯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TGF-β1、α-SMA、Col-I表达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12):1324.

〔32〕陈绍兵,陈军华,王玉婷,等.甘草甜素对幼龄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疗效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29(23):2261.

〔33〕周朝晖,蔡瑜,沈锡中,等.甘草酸对四氯化碳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smad7免疫组化表达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2006,13(1):67.

〔34〕张桂灵,石小枫,冉长清,等.三七总皂甙对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 29(33):2212.

〔35〕何燕,胡志峰,李平,等.柴胡皂苷d抗肝纤维化大鼠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8):915.

〔36〕徐标,童巧霞.葫芦素B对小鼠日本血吸虫肝纤维化组织VEGF及氧化应激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9,25(6):33.

〔37〕丁向东,王红群,吴强,等.黄芪总芪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2):125.

〔38〕路景涛,孙妩弋,刘浩,等.白芍总苷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NF-κB和TGF-β1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8,24(5):588.

〔39〕李风华,刘平,熊卫国,等.虫草多糖逆转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3):1968.

〔40〕张炜,范钰,朱丽群,等.番茄红素对小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743.

*通信作者:李辉,教授;刘光明,教授.

(责任编辑 毛本勇)

Research Progress on Active Fractions and Monomers from Natural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Liver Fibrosis

GAO Pengfei1,LIU Weihong2,LI Fengxian3,LI Hui1*,DU Yimin1,LIU Qingqing3,WU Xiumei1,ZHAO Yu1,LIU Guangming1*

(1.College of Pharmacy and Chemistry,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0,China; 2.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Biology Science,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3,China; 3.Affliated Hospital of 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0,China)

Objective:To review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domestic and abroad of the utilization of natural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liver fibrosis.Methods:Thirty-four reported natural drugs were summarized and classified into alkaloids,total flavonoids and total phenolics,single phenolics,terpenoids and its glycosides and steroids,lignanoids,amino acids and heterocyclic,polypeptides/ glycopeptides and coumarins.Results:Thirty-four reported natural drugs all have certain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liver fibrosis. Conclusion:The prospect of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ew natural drugs against liver fibrosis were discussed.

natural drugs;active fractions;active monomer;liver fibrosis;anti-liver fibrosis;new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284.2

A

1672-2345(2012)06-0005-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02806);云南省基础应用基金资助项目(2001FZ166);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引工程项目(2009CI121);云南省科技厅重点产业创新工程(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建设)项目(2008IF012)

2012-02-28

2012-03-07

高鹏飞,博士,主要从事药物化学研究.

猜你喜欢
四氯化碳胶原纤维化
牛跟腱胶原与草鱼皮胶原的结构表征及自组装行为比较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
肝清宁合剂对四氯化碳致肝硬化大鼠的影响
2个产地赶黄草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过墙风总黄酮对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胶原无纺布在止血方面的应用
肾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红蓝光联合胶原贴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葛根素对大鼠受损颈总动脉MMP-2和Ⅳ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