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安全风险管控,实现电网安全运行——记哈尔滨电业局安全管理创新之路

2012-03-29 07:55张建国白绪涛王松柳曹宇鹏
电力安全技术 2012年1期
关键词:电业局哈尔滨管控

张建国,白绪涛,王松柳,曹宇鹏,兰 鹏

(1.哈尔滨电业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2.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004;3.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编者按:为了进一步深化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两抓一建”通知精神,哈尔滨电业局结合自身特点,以“安全等级鉴定”和“安全风险库建设”为突破口,通过提高员工安全素质、落实作业环节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等手段,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完善公司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机制,实现了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本刊于近期对哈尔滨电业局进行了走访,希冀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有着“天鹅颈下的璀璨明珠”美称的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国东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哈尔滨电业局作为守护这座北方名城用电安全的卫兵,担负着保证哈尔滨市3.7万km2、159万用户用电安全的重任。

随着社会生产生活对电力依赖性的增强,电网被誉为现代化都市最重要的生命线,如何建设坚强的智能电网,并确保电网安全运行成为摆在电力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下发了《关于开展“抓执行、抓过程、建机制”安全风险管控活动的通知》,把开展“抓执行、抓过程、建机制”(简称“两抓一建”)的风险管控活动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要求深化状态检修和配网管理,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全面提升安全管理和生产管理精益化水平。哈尔滨电业局以此为契机,深入分析总结,探索提高人员安全素质和控制作业风险的新途径。为了更好地了解哈尔滨电业局在“两抓一建”风险管控活动中采取的措施,本刊采访了哈尔滨电业局的相关人员。

1 自我分析,寻找薄弱环节

为了提高城市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哈尔滨电业局近年不断增加投入,加大设备、电网的改造力度。随着基建、老旧设备及综合自动化改造、农网工程改造任务的增加,施工现场及施工人员大幅度的增加,对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和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哈尔滨电业局成立时间较早,生产人员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比较突出,员工整体素质偏低,许多员工对新设备的技术性能、运行特点、施工工艺难以掌握,致使防范人身事故和人为责任事故的工作难度明显加大。

由于存在着局部电网网架薄弱、技术装备水平较差、电网运行外部环境日趋严峻等诸多客观问题,近年来哈尔滨电网建设、改造任务日益繁重、作业现场日趋密集,加上供电区域大、高寒地区恶劣气候天气多等因素的影响,迫使任务完成时间大大缩短,作业中有时会出现“仓促上工”的现象,往往造成现场风险分析不能涵盖所有风险,存在遗漏风险分析的情况,为安全作业埋下了隐患。

所以,如何提高员工安全技能和安全素质,如何促使现场作业风险分析做到全面、具体、有效,成为摆在哈尔滨电业局安全管理者面前的两大难题。

2 总结经验,创新安全管理

谈到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就不得不提到哈尔滨电业局的培训工作。在哈尔滨电业局以往的安全培训中,一般都采用“一刀切”的培训方式,无论岗位高低,同一专业的培训内容大致相同。这种培训方式针对性较差,往往出现以下情况:培训内容若过难,有的人听不懂;培训内容若过于简单,对有些人不起作用。这就致使培训与岗位不能很好地结合,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为了能够针对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需求,哈尔滨电业局以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为切入点,由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会同安监部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开展全员安全等级鉴定的安全管理新思路。安全等级鉴定就是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职责设立相应的考核办法,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鉴定、激励和约束机制,促使员工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学习,以实现安全技能和安全素质的整体提高。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哈尔滨电业局全体员工的热烈响应,从一线工作人员到上层管理人员,都积极地根据自身岗位的特点进行自我剖析,对自身所要具备的安全素质进行总结。

通过对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分析整理并结合自身特点,哈尔滨电业局制定了《安全等级鉴定办法》和《安全等级鉴定实施细则》,成立了由局长、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推进计划。领导小组下设安全考试、安全行为模拟测试、鉴定考核等3个专项工作组,同时成立了10个专业鉴定专家组,组织人员建立了16个安全行为模拟测试实训基地,编制了10套专业安全行为测试标准题型、7 000余道复习题和考核评分细则,对全体成员进行安全等级鉴定。安全等级鉴定考试每季度进行1次,从形式上分为笔试和行为测试2种。生产一线员工增加安全行为模拟测试,行为模拟测试比重占总分的60 %,总成绩达到80分以上为合格,并根据岗位安全风险程度将全体员工划分为三大类(生产类、生产相关类和非生产类),安全等级则划分为10级,与绩效考核、岗位变动、提拔任用紧密挂钩。通过安全等级鉴定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员工学习的热情,推动了员工素质的整体提高,实现了生产管控工作的程序化、标准化。

在解决提高员工安全技能和安全素质的同时,哈尔滨电业局的安全管理者们也在思考如何使现场作业风险分析更加全面、具体、有效。参考安全等级鉴定工作的经验,哈尔滨电业局安监处决定针对不同作业地点和作业项目,对现场所有作业的风险进行统计和分析,建立《哈尔滨电业局安全风险库》。通过对各项作业风险的汇总,实现了对作业风险管理的全面覆盖,达到了从计划安排、人员组织到现场实施、监督检查的闭环管理。通过分析流程中每个环节的危险点、危险因素,确认风险控制措施,防范事故,以保证生产作业活动全过程安全。同时,与作业标准化、现场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的要求相衔接,形成了职责明确、标准健全、流程清晰、运营高效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安全风险库的建设,尤其是在春检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员工普遍建立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哈尔滨电业局初步建立了11个专业的“设备与环境风险库”,形成了包括作业人员身体、心理素质、精神状态、业务技能、气象条件、劳动防护用具等17个方面的“公共风险库”,为作业风险控制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通过“安全等级鉴定”和“安全风险库”的实施,不同岗位人员均能得到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学习,不同作业环境均能找到对应的全面安全风险条款。通过人员和作业这2个安全控制网络的建设完善,以人员素质和现场风险为轴,建立了纵横交错的风险控制网络,真正做到了对人员技能与作业活动的全面控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防范体系。在这个安全防范体系中,每项现场操作都可以找到全面的风险分析内容,现场操作涉及的每名员工都通过了安全等级鉴定,掌握了相应的安全技能,使每项作业都得到了安全保障。

3 精益管理,强化制度落实

实施全员安全等级鉴定,使每名员工都感受到了空前的冲击和压力;开展常态化安全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岗位变动、绩效考核直接挂钩,使每名员工都感到了危机、责任和义务。

安全考核从生产专业扩展到全员,从以往每年1次的安全培训变为现在的每年4次安全考核,实训模式从独立到统一,从作业上岗证到上岗资格证,哈尔滨电业局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已经产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大大增强了员工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主动性。全员安全等级鉴定改变了传统的安全教育模式,激发了全体员工的参与热情。至2011年底,哈尔滨电业局主业、农电、集团等各条战线共10 042名员工参加了安全等级鉴定笔试考试,4 856名生产类一线员工参加了安全行为模拟测试,为全年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安全基础,安全生产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随着安全等级鉴定的实施,安全风险库的建立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安全风险库建设及应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安全管理由“事后分析”的被动管理模式向“超前预防”和“过程控制”的主动管理模式转变。通过建立安全风险库,形成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激发管理者和员工辨识风险和控制风险的主观能动性,以共同提高企业安全工作水平。

“安全生产挂嘴上,不如现场跑几趟”是对哈尔滨电业局安全风险库建设工作的最佳诠释。为规避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及时发现电网、设备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哈尔滨电业局坚持从源头把关,建立了以“月计划—周汇报—日管控”为主线,系统、完备的安全执行体系。在风险管控过程中,哈尔滨电业局编制了详实的生产作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计划,提高了作业现场的计划性管理,强化了生产全程监控。

在工作实施阶段,安全风险库针对具体作业任务确定了管理部门、作业班组在不同的流程阶段应主要防范的风险以及采取的具体控制措施。在严格执行到位制度及现场风险管控揭示板的同时,还实施了作业现场总负责人、安全总监制度。根据施工作业工作量和停电范围、作业面,确定一名现场总负责人和一名安全总监,协调指挥各施工作业现场中的各项工作,从而保证施工作业现场更加规范、措施更加具体、计划更加合理、人员更加尽责,确保现场作业更加安全。

4 取得实效,提升安全水平

安全等级鉴定实施以来,哈尔滨电业局的一线工作人员普遍反映:从认真备考到逐级过关,大家都感到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得到了提高,对安全生产、安全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受。开展全员安全等级鉴定,规范引导员工按照规程和安全生产规定作业,可以杜绝违章,防控人身事故的发生,是对员工本人及其家庭的关怀和大爱。

为了认真贯彻局领导的部署,哈尔滨电业局各职能部门积极行动、认真履职,全面促进了安全工作的稳步提升。调度部门根据哈尔滨地区电网实际情况,认真开展年度、季度电网运行方式编制工作,结合城市电网安全性评价,全面分析电网安全面临的形势和运行风险,从电网运行方式、设备异常状态、恶劣气候影响以及供用电安全等各环节查找隐患,梳理威胁大电网运行安全的主要问题,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治理目标和防范措施,重点解决突出问题。生产技术部门对重大设备隐患进行专项排查治理,对117台66 kV及以上变压器、95台GIS设备等开展带电检测和状态评价分析,对138台66 kV及以上变压器、359台SF6断路器、155条66 kV及以上输电线路进行了年度状态评价和风险评估,保证了主设备技术监督、缺陷消除、输变电设施安全及迎峰度夏、度冬、春秋检等方面措施的落实。哈尔滨电业局安全风险库已经列入了黑龙江省电力公司典型经验库,并作为黑龙江省电力系统的试点单位,拟在全省进行推广。

全员安全等级鉴定紧密结合并覆盖各专业实际工作,与安全风险库的建立和应用相衔接。通过安全等级鉴定的实施以及安全风险库的建立,哈尔滨电业局的员工已基本掌握并习惯了应用作业风险控制的程序和方法,辨识分析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主动辨识和防范风险的意识正逐步形成,作业行为得到规范,作业过程更为有序,现场作业风险逐渐降低。同时,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也促进了哈尔滨电业局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各项常规安全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并融入到风险管理体系中。哈尔滨电业局安全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闯出了一条安全管理的创新之路。

猜你喜欢
电业局哈尔滨管控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旗帜的力量——国网建三江电业局有限公司党建工作纪实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电业局做好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电业局人力资源规划之我见
县级电力财务稽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