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语言迟缓的早期发现与干预

2012-03-31 05:57荆州市胸科医院门诊部湖北荆州4341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2年6期
关键词:发育儿童语言

刘 艳 (荆州市胸科医院门诊部,湖北 荆州 434100)

李田甜 (荆州市儿童保健院早教中心,湖北 荆州 434020)

学龄前儿童语言迟缓的早期发现与干预

刘 艳 (荆州市胸科医院门诊部,湖北 荆州 434100)

李田甜 (荆州市儿童保健院早教中心,湖北 荆州 434020)

目的:探讨语言迟缓儿童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方法:对56例语言迟缓儿童先行临床评估,再进行语言干预。结果:56例语言迟缓儿童经过干预后有不同程度的语言水平提高。结论:语言迟缓是儿童期发生率较高的发育性问题,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语言水平,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降低语言障碍的短期和长期不良影响。

语言迟缓;学龄前儿童;早期;干预

语言迟缓是指发育过程中的儿童语言发育遵循正常顺序,但未达到与其年龄相应的水平,表现为年幼儿童的语言特征[1]。近年来,儿童的语言问题已成为儿科的热点问题之一,并引起儿科医师和儿童保健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就此我院也开展了语言早期干预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语言发育迟缓的56例儿童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根据儿童年龄和语言水平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1 临床资料

本组56例学龄前儿童,其中男34人,女22人,男女之比为1.7∶1.1,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为3岁。语言迟缓的病因类型:56例学龄前儿童中部分性构音障碍38例,孤独症语言发育迟缓12例,脑瘫伴言语障碍5例,21三体综合征伴言语障碍1例。经过半年~1年的干预后,38例部分性构音障碍儿童的语言水平达到正常,12例孤独症儿童语言发育水平提高了9~12个月,5例脑瘫伴言语障碍儿童提高了5~7个月,1例21三体综合征伴言语障碍提高了3个月。

2 早期发现与干预措施

2.1早期发现

2.1.1提高对儿童各个阶段语言发育的认识 家长及托幼机构的教师、儿童保健工作者均应提高各个语言发育阶段的认识,如18个月时至少使用10个单词,18~14个月时开始结合2个单词成短语和提问等,24~36个月时使用2、3个词的短语来提问或描述事件,使用讲话来引起关注或作出请求,一旦发现儿童语言发育落后于同年龄的孩子时应及时性就诊。

2.1.2高危对象 存在发育障碍(如唇腭裂、听力损害、认知障碍)、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或行为障碍、遭受虐待或忽视、孩子较同伴话少、不会听从指令、父母很难理解孩子说的话、难与孩子对话等,这些均为高危现象,需定期进行发育监测,包括语言发育的监测。

2.1.3早期筛查 儿童语言发育的监测应纳入3岁前的基础保健内容中,应按文献[2]标准进行筛查。

2.2早期干预

对于确诊语言迟缓的儿童应及早进行有效干预,以便最大限度的改善患儿的语言功能。

2.2.1临床评估 目前我院使用的评估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语言评估测试表,其中包括:①儿童的基本情况。②主诉病史:包括孕产史、运动发育史、语言发育史和家族史、语言环境。③智力检查结果记录。④语言发育测查。⑤口腔功能评估结果。⑥构音评估结果。⑦人际交往及行为评定。⑧治疗史。⑨初步诊断。⑩建议。第二部分是构音器官检查记录表,其中包括呼吸、喉功能、面部、口部肌肉、硬腭、腭咽机制、舌、下额等部位检查结果。

2.2.2语言治疗 语言迟缓的治疗不是依据病因,主要是依据儿童的语言和沟通水平进行的。治疗可直接针对儿童,也可指导儿童的家庭成员和幼儿教师,专业的老师、家长和幼儿老师均可作为儿童语言干预的治疗。语言治疗必须有家庭和教师参与,才能将治疗情景中学习的技能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校。儿童语言迟缓,虽在语言上表现明显,但别的方面如模仿、大运动、感知、认知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不能单纯从语言训练干预,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联合干预,才能使儿童达到预期效果。

1)口腔功能练习。 首先家长和儿童学会做唇、舌、下额操。①口部:噘起嘴、咧开嘴、鼓起腮。②舌部:伸收舌、舔嘴唇、舔嘴角、弹响舌、舔绕唇、顶两腮。③下颌运动:张口闭口、左右移动、前后移动、上下扣齿。④按摩操:抹口轮、捏下额、擦下巴、弹颧腮、揉面颊、轻拍面部,每天至少2次,每次15min。

2)呼吸练习。运用游戏方法进行呼吸练习,如吹纸片、吹蜡烛、吹气球、吹口琴等。用大笼球按压胸腹部,使其被动发音,上下楼梯,跑步这些运动都能训练气流量,坚持每天都做。

3)感觉统合训练。 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都存在着不同程序的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科学的、完整的体育游戏,包括:滑板、滑梯、羊角球、袋鼠跳、隧道、蹦蹦床、滚筒、大笼球、独角椅、摇摇般、网揽、拍球、跳绳等,每天2课时,1课时40min。

4)语言训练。①语言前期能力训练。 这一阶段是训练儿童在学会用眼睛去注视物品并学会与训练老师对视,用手指认想要的物品,听懂简单一步动作指令(如“拿”、“放”、“给”等),学会安静做好的基础上,重点训练模仿动作的能力。首先从模仿粗大动作入手,如拍手、跺脚、摸头、指鼻子等。这些简单的粗大动作模仿,可以帮助其在大脑中建立起有意识跟他人学习的想法,明白自己应该象老师或他人那样做,学会注意他人并经过大脑思考后模仿去做,粗大动作模仿基本学会后,接着进行使用物品模仿,如拿梳子梳头、拿杯子喝水,再接着是做手部精细动作模仿,如点手指、伸手指、食指拇指碰触,拇指与各个手指的碰触等,最后是嘴部动作模仿,如张大嘴、伸缩舌、上下扣齿等。②模仿发音训练。当儿童嘴部动作模仿比较熟练后,让孩子同时学会理解他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品,如吃的食物、玩具、动物、家用电器的名称,在孩子练习发音前学会理解几十个名词非常有必要。因为语言的理解能力要先于语言的表达能力,否则孩子的说话变得毫无意义,模仿发音训练阶段强调运用正强化手段,给予儿童丰富的语言刺激,培养他们学说话的愿望和兴趣,老师每次做一对一单独训练时,总是让孩子挑选喜欢的玩具,老师融入其中,成为孩子的“玩伴”,先跟他们一起玩,在玩中做语言刺激,充分诱导,调动其内驱力,让他在自己很想说的情况下不由自主地蹦出“语言”,老师将孩子喜爱的东西既作为教具又作强化物,在具体的语言刺激中采取“3遍5s”方法,即每个单词、词、短句一般重复念3遍,每次间隔5s,这时先不强求孩子跟读,由于孩子已经经过语言前期训练,稍微能注意到教师的嘴巴在动,发出声音,他自己也会尝试跟着老师去做。③语言表达训练。模仿发音虽然重要,但鹦鹉学舌般的仿说并不代表孩子真正有语言表达能力,当孩子的模仿发音比较稳定后,我们不应太着急要求孩子很快地增加表达性词汇,而应该做大量的帮助孩子学会思维的训练,如培养孩子对物品、对活动、对人产生兴趣;注意提高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帮助孩子积累理解性的基本词汇。语言表达训练第一阶段重点放在理解与反应,让孩子多听,多接触事物,大量接受语言信息,并注意孩子在仿说词语时作出相应的反应,如教孩子仿说“摸摸脸”时,应带着孩子边做边说,第二阶段重点是积累名词词汇,掌握食品、玩具、日常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动物名称等词语,在选择词汇时应注重先选择孩子最感兴趣,熟悉的词汇,然后逐步过渡到不太熟悉、生疏的词汇。第三阶段侧重提示孩子进入主动表达,这一阶段引导孩子与他人“互动”地沟通。

5)听力统合治疗。此疗法是通过让儿童聆听经过一特殊仪器调配和过滤过的音乐来矫正患儿听觉系统对声音处理失调的现象,并刺激脑部活动,从而促进其言语的发育。4岁以上的儿童可以做听力统合治疗,在做听力统合治疗前,注意以下3点:①要进行脑电图检测。②要到聋儿康复中心进行“纯音听阈”测试。③培养孩子戴耳机听音乐的习惯,每次要安静听30min,1个疗程为20次,每日2次,每次30min,两疗程的间隔至少9个月。

6)针刺疗法。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干预措施,我们还辅以针刺疗法。主要针刺:四神针、颞三针、平衡三针、语言三针等,通过疗效观察,对语言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语言迟缓是儿童期发生率较高的发育性问题,有50%的儿童语言问题不能随年龄增长而自然改善,其危害涉及学习、沟通、行为等方面,因此,早期发现并进行语言干预,将明显降低语言障碍的短期和长期不良影响[3]。我们应根据每个儿童的年龄和语言水平,制定训练计划及目标,通过和家长相互沟通、交流、了解儿童的家庭情况,以达到训练的最佳效果。

[1]章依文. 儿童语言障碍的早期干预[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4(11):787-789.

[2]章依文,金星明,沈晓明,等. 2~3岁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筛查标准的建立[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5):308-310.

[3]Guralnick N J. Effectiveness of early intervention for Vulnerable children: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J]. Arch Dis child,2009,94(2):110-116.

[编辑] 一 凡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2.010

R179

A

1673-1409(2012)02-R019-02

2011-12-04

刘艳(1973-),女,湖北荆州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发育儿童语言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做决定
语言是刀
孩子发育迟缓怎么办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我有我语言
中医对青春发育异常的认识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