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2-04-01 21:22陈秀兰夏叶丹
财务与金融 2012年5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农村经济

陈秀兰 夏叶丹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指:在农村家庭经营基础上,农业从业者为了满足其生产经营的需要,维护和改善其自身利益而依法自愿联合组成并实行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随着2007年开始施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种必然有效的制度安排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农村县域经济发展,稳定农村大局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普遍存在着内部控制薄弱的问题导致了组织内部财务管理不规范、会计信息质量低劣,直接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经济效率,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

从整体上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模不断壮大。自2000年开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为推动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截止2011年,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计15万余个,成员总数达3870余万户,其中农民成员3480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3.8%,带动非成员农户5512万户。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类型多种多样,包括能人大户创办型、农民经纪人领办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村支部促进性等多种类型。在涉及行业方面,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几乎涉及了农业的各方面,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花卉业、蔬菜、农产品加工营销、流通等多种行业。

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环境薄弱

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支配着单位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内部审计协会将其定义为:“董事会会与管理层对待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的态度及采取的措施”。内部环境主要包括:组织结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在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之上,缺乏经济条件及相应的运行资源,从根本上阻碍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从组织结构来看,多数合作经济组织设置了内部各层级的组织机构,但是职责权限不明确、权责分配不合理,往往缺乏科学的决策、运行效率较低、执行力不强。从发展战略上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刚建立不久,企业制度尚不健全,管理者多关注短期的利益,缺乏长远的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从人力资源上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在一些组织中会计人员并未经过专业的会计从业资格培训,缺乏系统的会计专业知识与相应的职业道德,导致其在执业过程中会计科目混淆、记账不及时、甚至存在虚拟记账的现象,严重损害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二)缺乏风险评估系统

风险评估是指及时识别、分析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目标实现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管理策略以降低企业运行风险。农业属于弱质性性产业,面临着较高的自然灾害风险与市场风险,这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外部风险。同时农业合作加剧组织还面临着人力资源因素、管理因素、财务因素等方面的内部风险。但针对这些不确定因素,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缺乏风险评估系统,缺乏对风险的系统分析,当风险发生时主要采取以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不足,导致其抗风险能力较低。

(三)内部控制活动不足

内部控制活动是确保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风险应对措施得以实施的政策和程序,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从而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从整体上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控制活动不足,导致了其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在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方面,多数合作组织存在会计员和出纳员相互兼职的问题,使得资金的使用和记录不能相互监督,难以形成有效的职责分离,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在授权审批方面,由于合作经济组织机构设置权限不明使得侵占其授权审批职责尤其是资金的审批管理和使用管理上存在很多的问题。许多经济组织存在资金使用范围不名为,经常出现一些非常手段挪用、长期占用,胡乱开支公款的情况。在会计系统控制方面,合作经济会计制度不健全、缺乏会计准则制度的约束,会计记录、会计账簿处理不规范,导致会计活动无章可循,从而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

(四)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

有效的信息沟通是连接内部控制各要素的重要手段,能够提高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确保内部控制得以有效的运行。由于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单个农户家庭难以应对市场风险,客观上要求合作经济组织提供有效的产供销信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市场议价能力。但是目前合作经济组织缺乏相应的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较低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在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同时组织内各层级之间也缺乏良好的沟通系统,未形成一种良好的沟通渠道,不能及时的将信息反馈给管理层。

(五)内部监督机制弱化

内部监督是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的检查,能及时发现内部控制设计与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当前,农村合作积极积极组织普遍寻在内部监督弱化,内部审计制度并未引起重视,甚至很多合作组织并未建立内部审计制度,财务监督与经济监督不足,导致资金的使用与管理混乱。许多合作组织内部牵制制度较弱,受制于领导,缺乏内部监督应有的独立性,以致存在领导滥用职权、预算执行缺乏监督、收支不合理的现象。

三、改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控制的对策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取得可持续发展,必须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随时了解、并及时采取措施应对风险,这都需要借助完善的内部控制以协调。针对现阶段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改善措施:

(一)完善农村经济组织的内部控制环境

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控制环境主要从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三方面来具体实施。首先,应建立一个高度集中的组织管理机制,明确组织内部各个层级机构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要求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为组织的运作控制提供一个紧密联系的平台。第二,制定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政策,尤其是加强会计队伍的建设,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及职业道德。可定期举行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对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工作,重视对业务能力差的会计人员的基础业务知识培训以提高工作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对会计人员遵守法律、法规、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教育,强调以诚信原则为中心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第三,明确合作经济组织的战略目标与发展规划。要求组织管理层必须兼顾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制定全局性、长期性的发展战略,并根据发展战略,制定工作计划,编制全面预算,确保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二)加强风险防范控制

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风险防范控制,首先应该树立管理层的风险防范意识,这要求管理层不断提高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管理层应系统分析组织内部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组织外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组织存在的风险。并对面临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按照计划、实施、检查、纠正的顺序进行管理,以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通过建立科学的预算系统把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相结合,从而有效的降低组织面临的风险。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风险对容易发生,需要管理层加强对环境变化时的事务管理。

(三)加强内部控制活动

内部控制活动直接关系着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对控制目标的实现产生直接的影响,要求其必须贯穿于合作经济组织的全过程,并能够对其经营管理做全面的监督。首先,组织内部应该建立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控制,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包括将交易授权、交易记录以及资金保管等职责分配给不同的员工,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收入、支出、费用、债权账务账目的登记工作,防范同一员工履行多项职责时可能发生的舞弊或错误。第二,严格的授权审批控制,这要求组织管理层根据常规权限、授权的规定,遵循权责一致的原则,明确各岗位办理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并强化集体决策,防止出现资金不合理使用的情况。第三,强化会计信息系统控制。这要求组织管理层建立严格的会计制度,尤其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明确会计凭证处理、账簿设置、会计核算的规范程序,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

(四)加强信息技术发展,促进顺畅的沟通渠道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竞争中信息技术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想取得发展必须不断革新技术,以提高竞争力。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建立并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并推进现代物流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以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在信息收集方面,应当通过各种适当的渠道收集组织内外部信息,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合理筛选、核对、整合,以提高信息的有用性。可以通过财务会计资料、经营管理资料、内部刊物、办公网络等渠道获取内部信息,通过行业协会组织、业务往来单位、市场调查、网络媒体等获取外部信息。在信息沟通渠道方面,组织内部应结合自身特点建立一个集会计信息、信息沟通渠道与一体的完善的沟通传递体系,结合正式沟通渠道和非正式沟通渠道,以使组织内各种需要沟通的信息准确的传递、反馈,如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群众座谈会就是一种很好的正式沟通渠道。在信息沟通系统建设上,需要建立反馈机制,鼓励信息接受者在接受信息后及时反馈信息,同时信息传送者也可以观察接受者的反应、行动以间接取得反馈信息。

(五)强化内部监督系统

强化内部监督系统首先需要建立内部审计制度,而内部审计制度的运行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部门得以运行,当前多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并未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因此进行建立内部审计是当务之急。内部审计部门应对内部控制进行常规、持续性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提高合作组织的会计信息质量,将合作组织的风险控制在接受的范围内。对于内部控制的缺陷的合租组织,应当建立认定标准;对于内部审计部门发现的缺陷,应分析其性质及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方案;而对于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要求其保持高度独立性,通过定期的考核制度,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优化内部审计人员的结构。同时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将内部审计制度与内部评价制度结合使用,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互补作用,做到社务、财务公开。

[1]李芮.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意义及发展途径[J].农业经济,2011(9):65-66

[2]李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J].中国财政,2011(18):70-71

[3]刘文丽,幸丽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0(1):76-77

[4]刘文锦.提高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思考[J].农业经济,2012(1):128-129

[5]张福康,姚瑞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农村经济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