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办学中学生教育管理的探索

2012-04-02 05:17许俊芳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办学校企

许俊芳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212)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明确提出“要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必须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要加强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本方式,同时是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与“美斯坦福”建立了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计算机专业实行校企双主体参与教育教学,共建共管。

1 校企合作办学学生教育管理的优势

1.1 严格的教师班主任考核制度

我院与“美斯坦福”共建共管专业共有7个班级,每个班级30~36人,配有1名专职讲师和1名专职班主任。讲师和班主任都必须通过美斯坦福认证培训及测试,其考评分为:周工作计划执行情况考评;月工作任务单执行情况考评;学期学生出勤率、作业上交率、内测合格率、获证率。严格的教师班主任考核制度促进了教师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执行力度。

1.2 职业素质培训体系化,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企业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素质为突破,职业素质培训贯穿全程。共建共管专业中学生的职业素质培训有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分三个阶段,以职业规划、职业心态、职业能力、职业准则、行业背景五个主题,设计不同的课程。比如职业能力,第一阶段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表达能力;第二阶段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第三阶段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和协作能力。按照课程安排,结合企业中的职业背景,学生的职业素养有很大的提高。

1.3 学生职业目标明确,专业学习主动性增强

我院与“美斯坦福”共建共管专业学生在大一就签订了就业协议,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比如软件开发工程师、游戏开发工程师、3G/4G通讯工程师、3G/4G移动商务开发工程师、汽车信息系统开发工程师等,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实训场地方面,企业在学校投资设备建立了专用的机房,学生随时可以进行上机练习,开展项目实战。课余时间,很多学生会到机房进行项目实战,集体设计程序,并寻求讲师的指导。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探索、创新意识也有所提高。

2 校企合作办学的学生教育管理出现的问题

2.1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待加强

企业在管理教育过程中强调“以打造质量学生为中心”,突出强调学生的专业学习、职业素养、行业形势等体验性教育,在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等方向性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认知性教育方面比较薄弱。在紧抓课程管理的过程中,教学安排非常紧密,学生在抓紧专业学习的同时,参加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面的活动机会比较少。

2.2 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校企两个不同的管理体系,导致学生管理工作的不协调。共建共管专业班主任的管理及考核都由企业负责,公司工作的管理考核和学校工作的管理考核在有些方面存在着不同。在工作中的沟通协调不及时就会导致工作的滞后性。

2.3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有待加强

校企合作办学,我们往往更多地希望借助企业的技术力量、设备条件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忽视了把企业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不仅能创造出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而且对于学生的顺利发展,在心理上融入企业,在行为特征上接近企业,毕业后顺利适应职业生涯非常有益。

3 校企合作办学中学生教育管理的思考

3.1 加强教育管理的制度建设

首先要明确学校的教学部门、学生管理部门、系部及企业在校企合作办学中的职责;其次要建立相关的教育管理制度,如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学生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再则建立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管理协调机构,协调处理办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2 提高教育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责,建设一支专业化水平高的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学生已经选定了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所以在对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培养职业技术能力,更要培养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辅导员、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不仅要懂学生学习的专业,更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企业学习经验。

3.3 有效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职业院校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校企合作办学中,针对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人文氛围和培养目标,更要有效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既要注重理论灌输、课堂教学,又要注重引导学生面向企业、了解社会、体察国情;另外,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在继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良传统的同时,又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新模式下大学生在高校和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

3.4 加强学生自我教育管理能力的培养

由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根据企业的要求培养学生,根据培养的要求,课程和实训内容增加,学习内容的增加会增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再则,合作培养的学生全部已经签约就业合同,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就业了,学好学坏无所谓,容易滋生懈怠的思想;另外,迫于课程学习的压力,学生较少参加社团活动,容易产生孤独的心理。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在加强学校企业对学生培养的同时,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管理能力就是要让学生作自己的主人,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独立自主地思考,处理自己的事务,在各项活动中获得更全面的锻炼。培养内容包括自我认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多个方面。

3.5 加强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而把企业文化吸收进来,是高等职业院校文化重要的特色。校企合作办学,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首先,校园文化要吸收优秀企业文化,围绕“职业”这一特征,将职业特征、职业道德及职业所需的人文因素融入校园文化中。再则,要融合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精髓,吸收企业文化中优秀的核心价值观,如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敬业精神等。另外,要与企业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举行各类学术讲座和专业竞赛等活动,将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等企业文化内涵有效地融入校园文化。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办学校企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