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2.0与图书馆服务

2012-04-02 14:11邓胤龙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2年5期
关键词:中心图书馆资源

邓胤龙

(衡阳师范学院,421008)

随着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为舞台的面向知识社会、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的深入研究与开展,创新2.0必将在知识社会的多个领域行业催生一系列极具价值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因此,图书馆有必要通过对国内外各种创新2.0模式运行情况进行探索与研究,进一步了解、掌握创新2.0的概念、理念及规律,并在图书馆日常读者服务工作中加以运用,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1 创新2.0模式的理念

创新2.0即Innovation 2.0,是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科技创新模式的嬗变。创新2.0应是从Web2.0引申而来。Web2.0是要让所有人都来参加,全民织网,使用软件、机器的力量使这些信息更容易被需要的人找到和浏览。如果说Web1.0是以数据为核心的网,Web2.0是以人为出发点的互联网。创新2.0就是让所有人都参加创新,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让知识和创新共享和扩散。如果说创新1.0是以技术为出发点,创新2.0就是“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它的理念主要有:

1.1 用户体验是核心

创新2.0是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是一种应对日益移动泛在化信息通信技术,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的创新形态,使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成为可能。移动泛在环境下的创新2.0将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形态从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转变,从以研发生产为中心到以服务为中心转变。

1.2 用户创新是源泉

全社会创新2.0模式的构建离不开政府、市场、社会各方的参与,其中,政府是创新基础设施的重要引导和推动者,比如欧盟通过政府搭台、PPP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创新基础设施来服务用户,激发市场及社会的活力。各个领域、行业的创新2.0应用则离不开主体(建设者)与客体(用户)的创新参与,因此,用户是创新2.0模式的关键,是创新2.0的创新源泉。

1.3 用户满意是标准

创新2.0的应用必须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来推动,创新2.0的发展关键是如何设计与延伸出让用户更贴心、更满意的用户需求,提升服务水平,用户对创新2.0的应用满意度是检验创新的最终标准,也只有通过这样的应用创新驱动,才能真正推动创新 2.0 的发展[1]。

2 创新2.0的典型模式

2.1 美国:Fab Lab创新模式

Fab Lab即微观装配实验室(Fabrication Laboratory),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e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Center for Bits and Atoms,CBA)发起的一项新颖的实验——一个拥有几乎可以制造任何产品和工具的小型工厂,它提供硬件设施以及材料、开放源代码软件和由MIT研究人员开发的程序。这个小型工厂即是用户可以快速建立原型的平台,利用工程的设置、材料及电子工具来实现他们想象中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目前组建一个Fab Lab大约需要2.5-5万美元的硬件设施和0.5-1万美元的维护材料支出费用。而每个Fab Lab的开发过程、创新成果也并非是独立的,而是在整个Fab Lab网络中通过各种手段(如视频会议)进行共享。Fab Lab正是基于对从个人通讯到个人计算,再到个人制造的社会技术发展脉络,试图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面向应用的融合从设计、制造,到调试、分析及文档管理各个环节的用户创新制造环境[2]。

2.2 欧盟:Living Lab创新模式

欧盟里斯本战略在全欧洲范围内采取了具体和明确的措施,以支持欧盟提升竞争力和创新的政策。欧盟于2006年11月20日发起了Living Labs网络,它是通往欧盟创新系统关键的一步。其核心价值之一是改善和增加研发转移的洞察力和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世界的应用和解决方案的动力。它将采用新的工具和方法、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等手段来调动“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机会。Living Lab是欧盟“知识经济”中最具激发性的模式之一,它强调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和共同创新。Living Lab是一种致力于培养以用户为中心的、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模式和创新体制的全新研究开发环境。Living Lab立足于本地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科研机构为纽带,建立以政府、广泛的企业网络以及各种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开放创新社会(Open Innovation Community)。

2.3 中国:AIP创新模式

科技创新能力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因素。我国政府正致力于通过用户共同创新、开放创新平台的构建,推动以用户为中心、需求为驱动的应用创新,并通过应用创新平台和技术进步平台的对接推动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并驾齐驱,全面推动科技创新。北京市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启动了城市管理“三验”应用创新园区(Application Innovation Park,AIP)的探索。所谓“三验”应用创新园区,即城市管理应用创新园区,是由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共同发起并领导,北京市相关政府机构支持,各区县市政管委等机构参与,北京城市管理科技协会承办,相关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协办的开放式、公益性、非盈利机构。园区的核心理念即构建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引导、以技术为推动,需求与技术充分互动的应用创新平台,贯彻“最终用户参与产品、技术研发、设计过程”的应用创新理念,推动以“三验”——体验、试验、检验为机制的技术应用创新与试点示范活动。在科技创新复杂性、技术创新双螺旋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AIP以人为本、需求驱动、用户参与的以社会实践为舞台、开放创新、共同创新为特点的应用创新模式。经过对体验、试验、检验“三验”机制的不断摸索,应用创新园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并正在通过“三验”应用创新园区的建设不断完善“三验”应用创新模式[3]。

3 创新2.0模式与图书馆的实践探索

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的存放、研究与利用中心,尽管有着其它机构难以比拟的资源、服务及体系等优势,但由于存在图书馆信息存贮不全、商业竞争信息服务机构涌现、信息资源获取不便等原因,图书馆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读者流失现象,如何吸引读者、服务读者,图书馆正在苦思冥想,寻找出路。构建以读者为中心、读者开放创新的图书馆创新2.0模式服务平台便是有效的实践探索。

3.1 创新2.0在图书馆创新服务中的定位

创新2.0模式强调以读者为中心,以社会为舞台,强调读者的广泛参与,因此,在图书馆创新2.0模式服务平台构建中,不管是图书馆哪个层面的部门,都强调读者的参与,读者体验图书馆服务后,对图书馆的资源整合、管理与服务手段的创新建议将被真正采纳与接受,从图书馆最基础的资源建设开始,就真正地体现读者话语权与参与权。在服务手段与形式上,创新平台也强调互动、参与、开放的服务方式,因此,读者能够广泛参与交互的 IC、Web2.0、手机图书馆、微博客等得到了推崇与应用,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读者对图书馆的创新建议会被及时发现与挖掘。因此,图书馆创新2.0模式服务平台体系就是通过读者的参与和共同创新,推动图书馆各项创新要素的整合与协同,有利于涌现和推动新的图书馆服务体系,是知识社会条件下读者参与图书馆创新的服务新模式。

3.2 创新2.0在图书馆服务平台中的体系构建

根据创新2.0模式的理念,结合图书馆服务工作,笔者认为图书馆创新2.0模式服务平台体系结构应该包含三个层面,即:服务资源层、服务支持层和服务表现层。

3.2.1 服务资源层

从图书馆创新平台体系来讲,资源层位于整体结构的最底层,包含了文献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及其它资源。创新2.0模式的引入就是要让图书馆从资源层开始注重读者的创新建议,最终达到整合资源,增加或提高知识存储与数据计算等能力,适应知识社会用户对于资源的快速、高效与专业化要求。通过整合,大大减少硬件支出成本,将异构资源同构化,将使得创新模式下的资源与服务协同具有协同的基础。

3.2.2 服务支持层

作为图书馆创新2.0模式服务平台的服务支持层,其实也是图书馆资源与用户服务表现的协调连接管理层,主要包括读者管理、资源管理、任务管理、工作流管理等。主要功能就是根据分工,合理、高效和完整地分配、协调与管理信息及资源,为图书馆服务提供后台支持。随着创新2.0的引入,服务支持层的功能将变得繁重与重要,图书馆要不断升级服务支持能力,保证资源的合理分配与支持功能的强大高效,保证读者在服务中的“三验”,同时须根据读者提出的标准要求整合底层的资源。

3.2.3 服务表现层

服务表现层是图书馆服务与用户的接口层,也是读者对图书馆服务进行“三验”(试验、体验与检验)的直接接触层。现代图书馆与现代技术的发展已使图书馆服务表现呈现技术化特征,因此,服务表现层的表现手段主要以技术应用为主,如IC、手机图书馆、Web2.0、微博客、DRS等,与读者的服务接口除传统的物理接口,如借阅服务外,还有网络接口、虚拟接口及其它一些接口,创新2.0模式的引入就是要让图书馆服务以读者为中心,读者能对服务表现层的服务手段、服务方式等参与创新建设,通过读者的参与建设,延伸服务方式与渠道,提升图书馆服务品位[4]。

4 结语

图书馆“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服务宗旨,就是要求图书馆对读者在各种不同情况下提出的各种新问题要及时解决和处理,尽量满足读者的服务要求。因此,图书馆必须不断完善服务创新体系,构建以读者为中心、给读者方便、让读者满意的共同创新、开放创新的应用创新平台,实现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并驾齐驱,通过“创新双螺旋”结构的呼应与良性互动形成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创新生态,打造读者参与的创新2.0模式。所以,如何整合图书馆资源、揭示和挖掘现有资源、提高提供给读者使用的接口的快速性和有效性,是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的终极目标,基于此,创新2.0模式在图书馆的应用任重而道远,需要图书馆同仁的共同努力。

[1][4]张峥嵘.创新2.0:升级我们的图书馆服务[J].图书与情报,2011,(2):69-71

[2] Whatisa Fab Lab?[EB/OL]. http://www.fablabmanchester.org/.2011-02-08.

[3]宋 刚,等.Living Lab创新模式及其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08,(3):4-7.

猜你喜欢
中心图书馆资源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图书馆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去图书馆